荷花小女子将致力于将手头世家所传的全国各民族海量的民间祖传秘方陆续整理登出,
务求所登出的秘方涵盖人体所有疾病,为医家和普罗大众提供治病资源。所登出的秘方中,
秉持严谨科学与详尽为宗旨。有的虽然标题相同,但处方绝对不雷同!
之所以称之为秘方,均应在辨证准确的前提之下,才能将秘方的药效真正起到作用,才
能够将其药效发挥至极致。望各医家与患者均应慎重辩证!鉴此。
本人所收录的中医秘方,凡末尾注有“撰方人、献方人、荐方人”的均出自古今名医的
呕心沥血之作,历经几十年甚至千百年的临床验证验方,可作参考的珍贵医家资源。欢迎选
用和转藏,造福天下苍生!乃荷花小女子终生所愿。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 1991 年首度评定当代“国家级名中医师”,共五百名,概
略统计,大陆中医师、中医士,至少二、三十万人,故获选者,必须名镇杏林、医技超群,
疗效显著。观其处方之灵活奥妙,确已深得化裁之精髓,或澎湃汹涌,或优柔细腻,盖已臻
上乘之境矣!足以令人拍案惊呼,荡气回肠。若非勤学古方,体念蕴韵,何能至此?思今者,
渐弃原典,粗看二手三手资料,虽曰开卷有益,然弃三千年代代菁华,不亦舍本逐末乎!乃
披露当今大师秘方公诸同道,以共勉之。
秘方:桂枝 3g,炒白芍 6g,甘草 3g,生姜 6g,红枣 9枚,陈皮 6g,佛手 9g,炒枳壳
9g,炒谷芽 15g,炒麦芽 15g。汗淋易感加太子参、黄芩、糯稻根、浮小麦;腹痛变软加炒
扁豆、焦楂曲、煨木香;舌红少苔或有鼻衄加川石斛、炒藕节;大便干结加莱菔子、连翘、
火麻仁。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加水适量,头煎六十分钟,二煎四十分钟,两次煎液合并混
匀,早晚各一次分服。
病例:谢某,女,6岁。患儿不思饮食日久,形体消瘦,身矮不长,汗出淋多,容易感
冒,面黄少华,腹软不胀,大便间日,偏干肛痛。舌质红,苔薄白腻,两脉濡软。针刺四缝
穴有粘液。辩证为:营卫不和,脾胃失调。治拟调和营卫,健脾醒胃。方为:
桂枝 3g,炒白芍 6g,甘草 3g,生姜 3片,红枣 5枚,炒五谷虫 10g,炒枳壳 9g,炒莱
菔子 10g,连翘 10g,砂仁(后下)3g,蔻仁 3g,生二芽各 15g。服药两周,苔化纳谷稍增,
仍见多汗,原方加糯稻根 9g,浮小麦 15g,经两个月调理,患儿纳增胃开病愈,生长发育良
好。
方解:本方具有调和营卫,健脾醒胃,理气消食之功。主治小儿厌食,属营卫不和,维
纳不振患者。症见:厌食兼自汗盗汗,反复感冒,两便尚可,腹软无积,睡时露睛,舌淡红
苔薄润,脉细缓和。临床应用本方治疗,疗效独特显著。随访多年未见复发。献方人: 国
家级名老中医
备注:古今度量衡对照:
一、古今度量衡对照表:
1、618-907 年(唐朝):一升=0.5914 市升;一升=59.4 毫升;一斤=19.1 市两;一两=1.19
市两;一两=37.30 克。
2、644-1911(清朝):
二、古方中特殊计量单位说明:
1、方寸匕是依古尺正方一寸所制的嚣器,形状如刀匕。一方寸匕的容量,约等于现代
的2.7 毫;其重量,金石药末约为 2克,草木药末约为 1克左右。
2、钱匕用汉代的五铢钱币抄取药末以不落为度者称一钱匕,分量比一方寸匕稍小,合
一方寸匕的十分至六七。半钱匕者,系用五铢钱的一半面积抄取药末,以不落为度,约为一
钱匕的二分之一。钱五匕者,是指药末盖满五铢钱边的“无”字为度,约为一钱匕的四分之
一。
3、刀圭形状像刀头的圭角,端尖锐,中低洼。一刀圭约等于一方寸匕的十分之一。
4、字古以铜钱抄取药末,钱面共有四字,将药末填去钱面一字之量,即称一字。
5、铢古代衡制中的重量单位。汉以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
三、公制与市制计量单位的折算:
1、基本折算:
1公斤(kg)=2 市斤=1000 克(g); 1克g=1000 毫克(mg)
2、十六进位市制与公制的折算:
1斤=16 两=500 克(g)
1两=10 钱=31.25(g)
1钱=10 分=3.125(g)
1分=10 厘=0.3125(g)=312.5 毫克(mg)
1厘=10 毫=0.03125 克(g)=31.25 毫克(mg)
3、十进位市制与公制的折算:
1斤=10 两=500 克(g)
1两=10 钱=50 克(g)
1钱=10 分=5 克(g)
1分=10 厘=0.5 克(g)=500 毫克(mg)
1厘=10 毫=0.05 克(g)=50 毫克(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