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摘要】
【主要内容】
一、古籍关于白癜风记载
二、经典辨证及张志礼教授辨证
三、赵炳南、张志礼经验选萃
四、从寒辨治,艾灸治疗白癜风
五、体会
一、古籍关于白癜风记载
1、中国历史最早记载
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医方著作,书中病名 “白处”是白癜风的最早记载。
2、病名
历代古籍中有:白处、白癜风、白癜、白驳风、白驳、斑驳、斑白等。
3、症状描述
隋代 《诸病源候论》中有“白癜者,面及颈项身体肉色变白,与肉色不同,亦不痒痛,谓之白癜”。
宋代《圣济总录》曰: 白癜风如雪色、毛发亦变 。
清代 《验方新编》白癜风又名白驳风,多生头面, 白如云片是也 。
4、病因病机
风邪→搏于皮肤,血气不和。
肺风→流注皮肤之间。
肝脏血虚→生风。
肝肾不足、心脾两虚→ 皮毛腠理失养。
血瘀→于皮里。
张志礼教授:先天不足、情志内伤、劳倦、不利外环境等导致人体阴阳平衡紊乱 。
经典论述:《医宗金鉴》病名:白驳风
病机: 风邪相搏于皮肤,致令气血失和 。
治疗:施治宜早,若因循日久,甚者延及遍身。初服浮萍丸,次服苍耳膏 。
浮萍丸:紫背浮萍取大者洗净,晒干。研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豆淋酒送下 。
豆淋酒法:黑豆半升,炒烟起,冲入醇酒3斤,浸1日夜,去豆,用酒送服 。
经典论述:《医林改错》病名:白癜风
白癜风,血瘀于皮里,服三、五付可不散漫再长,服三十付可痊。
通窍活血汤:赤芍、川芎、桃仁、红花、老葱、鲜姜、红枣、麝香 。
此方麝香最要紧,
通窍全凭好麝香,
桃红大枣老葱姜,
川芎黄酒赤芍药,
表里通经第一方。
二、经典辨证及张志礼教授辨证
1、经典辨证
肝郁气滞证, 肝肾阴虚证, 气血瘀滞证。
2、张志礼教授辨证
肝郁气滞证。
肝肾阴虚证 。
心肾不交,心脾两虚证。
张志礼教授辨证治疗
(1)、肝郁气滞证
【治法】疏肝理气
【处方】当归 10克、白芍15克、柴胡10克、枳壳10克、 香附10克、郁金10克、白术10克、黑桑椹30克、 刺蒺藜30克、白芷10克、丹参15克、益母草10克、 浮萍10克。
注意:刺蒺藜常规使用剂量为6-9克。因刺蒺藜有小毒,不可长期超量使用。
警告:本方剂仅供中医爱好者学习和探讨之用;因中草药熬制和禁忌等因素,如果私用此方剂,详情请咨询当地中医师。
(2)、肝肾阴虚证
【治法】滋补肝肾,养血益气,中和气血。
【处方】生地10克、熟地10克、女贞子15克、菟丝子15克、 枸杞子15克、首乌藤30克、白术 10克、赤芍10克、 白芍10克 、当归10克、红花10克、川芎10克、 丹参15克、补骨脂15克、黑桑椹30克、桂枝10克。
注意:首乌藤常规使用剂量为9-15克。有文献报道长期或超量服用首乌藤具有肝毒性,故不可长期大剂量服用。必要时监测肝功能。
补骨脂常规使用剂量为6-10克。据报道补骨脂长期或超量服用,具有潜在肝肾毒性、光毒性风险,甚或常规剂量亦有发生毒性的可能,要引起注意,监测肝肾功能。不可长期、超剂量服用。
警告:本方剂仅供中医爱好者学习和探讨之用;因中草药熬制和禁忌等因素,如果私用此方剂,详情请咨询当地中医师。
(3)、心肾不交,心脾两虚证。
【治法】补益心脾,交通心肾,调和气血。
【处方】当归10克、川芎10克、红花10克、黄芪10克 、党参10克、白术10克、茯神10克、钩藤10克 、石菖蒲10克、丹参15克、补骨脂15克、刺蒺藜30克、 木香10克、黑桑椹30克。
注意:刺蒺藜常规使用剂量为6-9克。因刺蒺藜有小毒,不可长期超量使用。补骨脂常规使用剂量为6-10克。据报道补骨脂长期或超量服用,具有潜在肝肾毒性、光毒性风险,甚或常规剂量亦有发生毒性的可能,要引起注意,监测肝肾功能。不可长期、超剂量服用。
警告:本方剂仅供中医爱好者学习和探讨之用;因中草药熬制和禁忌等因素,如果私用此方剂,详情请咨询当地中医师。
三、赵炳南、张志礼经验选萃
赵炳南教授,白驳丸、补骨脂酊。
张志礼教授,白癜风酒浸剂。
赵老“白驳丸” 调和气血
【组成】鸡血藤、首乌藤、当归、赤芍、红花、黑豆皮、防风 各30克,白蒺藜60克,陈皮、补骨脂各15克。
【制法】 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
【功用】 养血活血,通经络,退白斑。
【用法】每服一丸,日二次,温开水送服。
出处:赵炳南、张志礼《 简明中医皮肤病学》中国展望出版社1983.9 。
取象比类
以藤达藤:首乌藤 、鸡血藤
以皮达皮:黑豆皮 、陈皮
以色治色:补骨脂、黑豆皮、首乌藤、红花、鸡血藤 、赤芍
警告:本方剂仅供中医爱好者学习和探讨之用;因中草药熬制和禁忌等因素,如果私用此方剂,详情请咨询当地中医师。
赵老“补骨脂酊”
【组成】补骨脂20克,75%酒精100ml。
【制法】将补骨脂碾成粗末,浸入酒精内。 七昼夜,滤过去渣,备用。
【功用】温通气血,调和营卫。
【主治】白癜风、斑秃、扁平疣。
【用法】凃搽,并摩擦3~5分钟。
出处:赵炳南、张志礼《 简明中医皮肤病学》中国展望出版社1983.9。
警告:本方剂仅供中医爱好者学习和探讨之用;因中草药熬制和禁忌等因素,如果私用此方剂,详情请咨询当地中医师。
张志礼教授“白癜风酒浸剂”
【组方】 补骨脂15克、 白芷10克、旱莲草15克、生栀子10克、红花10克。
【制法】 共研粗末,用10%百部酒浸泡后外搽。
【用法】 中药内外合用,有效率50~70%,无明显副作用。
出处:《张志礼皮肤病临床经验辑要》
警告:本方剂仅供中医爱好者学习和探讨之用;因中草药熬制和禁忌等因素,如果私用此方剂,详情请咨询当地中医师。
“白癜风酒浸剂”之特点
1、补骨脂、白芷、百部等温性药物,“寒者热之”,以达阴阳调和。
2、补骨脂、旱莲草、栀子、红花颜色深药物,“以色治色”,以期白斑复色。
3、现代研究证实,深色类中药(黑色、紫色、红色等)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激活作用更明显,又可增强光感性,促进皮肤色素新生,该组方体现出张教授的中医辨证思维。
四、从寒辨治,艾灸治疗白癜风
成玉博士根据中医理论 “白为寒”,以 “司外揣内, 司内揣外”“有诸内者, 必形诸外”为指导思想,提出白癜风应“从寒辨治” 的思路。
艾灸治疗
取穴“灸癜风”、“阿是穴”。
采用温和灸补法,艾条点燃,对准应灸部位,约距皮肤3cm左右,进行悬灸,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以灸至皮肤变深红或接近患者正常肤色为佳,每次30分钟左右,每日1次。 若病灶多且散在分布,则先选1-2处白斑作为阿是穴(靶皮损)治疗。
灸癜风穴
“灸癜风”位于手中指掌侧,远侧指节横纹之中点稍前方,左右计二穴。《针灸经外奇穴图谱》(郝金凯编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63.317)
五、体会
体会之一:辨病辩证
1、病性:进展期多实;寒证多于热证;虚证多于实证。
2、辨白斑:虚(血、脏腑),气滞,气血失和。
3、辨证方法:气血辨证、脏腑辨证。
4、关于气血失和:可能为病机演变节点,故调和气血常用。临床无证可辨时亦常用。
体会之二:脏腑辩证思考
肺脾两虚---培土生金。
补益肺脾:黄芪、党参、太子参归肺脾经,补气药。甘草归心肺脾胃经,补脾,润肺,缓急。
肺肾两虚---金水相生。
滋肾养肺:五味子:酸甘温,入肺、心、肾经,黄精:补肺脾肾,紫河车:肺肝肾,核桃仁:归肺肾经,温肺补肾。
体会之三: 肺主气,味宜辛。
《内经》辛生肺,用辛泻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治肺之法,辛平甘润最为适宜。
五味子、诃子(性平,归肺大肠)。
乌梅:酸平,归肝脾肺大肠,敛肺生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