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通知公告
>>
特种治疗方法
>>
查看详情
清代名医:留存至今的珍贵经验方 盆腔炎方 中风偏瘫方 糖尿病方 慢性气管炎、肺气肿方 慢性胃炎方
2021-10-08 09:41:48
导读
”太和医室“始创于清咸丰年间,由姚氏第一代先祖姚福年先生所创,被清廷赏封四品花翎,至今已传承六代。下面来看看如此名望医室所留下来的珍贵经验方吧!
慢性胃炎方
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胃为五谷之海,善受纳且能消磨。今若胃有病,必少受纳而欠消磨,其用不能也。更以慢性之疾,反复发作,使气血生化乏源,一身精气不足。
处方:
党参10g,白术10g,黄芪15g,鸡内金10g,砂仁10g,建曲15g,川朴10g,山药15g,三七6g,延胡索15g,郁金15g,木香6g,白芍15g,甘草10g。水煎服。
方义:
方中先以香砂芳香行气,消胀除满,后以四君子补益中土,佐以鸡内金、建曲、川朴、山药以行胃气、消食滞。“脾胃第一仇家者,肝也”。木气横克,脾土受制,故生胃疾,畅肝柔肝则中土得养。故以白芍、甘草酸甘养阴,延胡索、郁金疏肝之气,使肝木畅达,自得生发,何犯于胃,更以三七活血定痛,和合中土。
然胃炎者,中土必虚,腑气又以通为用,最忌滞气难化之物,若饮食生冷、黏滑油腻,常久治而少功,故当慎之。
慢性气管炎、肺气肿方
皆因久病肺虚,痰浊内伏,又遇外邪,引动内饮,故而发病。
处方:
红参10g,白术15g,防风5g,麻黄3g,桂枝3g,茯苓15g,半夏10g,细辛3g,五味子10g,山药15g,辽沙参15g,川贝母10g,甘草10g,黄芪30g,杏仁6g,桔梗10g,山萸肉10g,远志5g。水煎服。
方义:
本病正虚邪实两相急,治应扶正祛邪两相宜。此方专治慢性气管炎、肺气肿、气喘、咳嗽、吐白痰,以及经常感冒者。方用麻黄桂枝各半汤、玉屏风散、小青龙汤、甘桔汤加味:
黄芪、白术、防风固表益卫以防外寇来扰;麻黄、桂枝、杏仁、甘草辛温解表,疏散风寒;又以小青龙汤内化痰饮,使表邪祛、内饮化、肌腠固;医者虑其病久根深,又以参术苓草,四君之药,补土生金,祛痰之源,更可使金旺而气自下行,喘满得解;更用山药、山萸肉养肾精而断痰根。
《证治汇补》指出: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肾为痰之根。”至此,脾、肺、肾皆得补益,则痰无藏身之地。本方配伍严谨,既解标疾,又固根本,标本并治,才使久病宿疾少时日而见奇功。
糖尿病方
很多消渴病人,久施养阴清燥套药套方罔效。细审其证,并无阴虚之象,虽见口渴无舌红少津,反多舌淡齿痕、苔滑之象。且每多阳衰诸症,其口渴者乃因肾阳虚衰,气不化津,津不上达所致;有降无升,故小便清长;脾不散精,精微不布,随小便排出,故多食善饥。
处方:
附子20g,茯苓50g,白芍100g,白术50g,干姜20g,桂枝50g,麻黄20g。
方义:
方用大辛大热之附子,温肾助阳化气;茯苓、白术健脾渗湿,白芍敛阴和阳,生姜味辛性温,既可协附子温肾化气,又能助苓术健脾和中,共奏温和化气之功。对于阳虚而阴竭者,需配人参,气阴双补,乃克有济。配伍适宜,效果方佳,神而明之,存乎于人。
中风偏瘫方
凡病之所生,必内外相感而后得之。今之中风者,气血亏于内,精气乏于中,又忽受情志、饮食、外感六淫之扰,使气血逆乱,痰瘀相阻,肝风内动,上扰清窍,故忽不知人,半身偏枯。
如《内经》云:“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荣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
处方:
黄芪30g,赤芍15g,桂枝10g,白芍15g,乌蛇1盘,红花15g,桃仁15g,三七10g,川牛膝15g,天竺黄5g,菖蒲10g,防风10g,天麻20g,钩藤10g,地龙15g,全虫6g,黑芥穗10g。
方义:
今以补阳还五汤补气血而通络脉;以菖蒲、天麻、钩藤平肝风而化痰浊;更用全虫、乌蛇搜风通络,息风止痉;怀牛膝、三七、黑芥穗引血归经,止血防变。
全方旨意明确,处方周正,主以补气活血,兼以化痰搜风,使气血旺而内风息,痰瘀祛而脉络畅,确为大医布阵,轻重得当,主次分明,丝丝入扣。
学经典传承,国医名家资料领取,秘方偏方临床绝活、道家养生智慧分享。
公众号
盆腔炎方
盆腔炎之因,主要与热毒、湿邪、气滞、血瘀密切相关。这些病因,可单独致病,亦可相互兼杂并存,随病情发展亦可相互转化,但其基本病理为:邪犯胞中,冲任受损,气滞血瘀。
处方:
蒲公英30g,红藤30g,金银花15g,紫花地丁30g,土茯苓30g,丹参15g,当归15g,甲珠12g(研末),香附12g,延胡索15g
方义:
方中蒲公英、紫花地丁、金银花、红藤清热解毒,红藤亦有活血之功;土茯苓除湿化毒;香附、延胡索舒肝理气止痛;甲珠、丹参、当归活血化瘀。
全方融清热除湿、理气化瘀药物为一体,共奏清热解毒、疏肝通络、化瘀散结之功效,适用于各型盆腔炎。其加减运用为:偏于热毒炽盛者,重在清热解毒,加入黄连、黄柏、苦参;热入营血者加生地黄、牡丹皮、玄参等凉血解毒之品;偏于湿者,重在除湿化毒。
此外,在治疗盆腔炎患者时,还善用虫类药物,如地龙、全蝎、蜈蚣等,以搜风通络,行气止痛,效如桴鼓。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