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通知公告
>>
特种治疗方法
>>
查看详情
耳鸣一症,让人们十分关注,因为一般人认为耳鸣就是肾虚的表现。患者就诊时第一句话就说:“我肾虚!”一再追问其所苦,他才说出是“耳鸣”,可见“肾虚耳鸣”的中医说法多么深入人心。 不可理解的是,在我们中医
2021-10-17 16:58:28
裘沛然扶正祛邪治肿瘤
裘沛然所经治的肿瘤,各类不少,但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况:发现肿瘤时已届晚期,已失去手术指征的患者,也有一些已确诊肿瘤但不愿做手术的患者;肿瘤已经手术切除,气血大伤者;因不能忍受“化疗”“放疗”的反应,而中止治疗者;边进行“化疗”“放疗”,边服中药,以协同完成疗程者。患者的治疗目的也不尽相同,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来说,只是想方设法减少病者的痛苦,尽可能延长其生命;对已切除病灶的患者,主要防止其复发或扩散;对迭经“化疗”“放疗”的患者,旨在解除治疗后的毒副作用。
治疗思路
裘沛然治疗肿瘤的基本思路是:肿瘤虽然生于某局部组织器官,但由病邪导致的反应却是全身性的,表现为脏腑气血的损耗、组织的破坏、功能的失调。按照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局部的病变是由于全身脏腑气血功能失调的结果,人之所虚之处,即是留邪之地。因此,不能只着眼于局部肿瘤,忙于寻觅消瘤、攻瘤的“特效”方药。数十年来的实践经验证明,某些清热解毒药物对消除肿瘤虽有一定疗效,但采用通过调整人体脏腑气血阴阳的“扶正法”,对改善机体情况,缓解症情,消除“化疗”“放疗”后的毒副反应等,其疗效不可低估,这也是中医学与西医学对治疗肿瘤的不同之处。某些抗肿瘤西药固然可以抑制或杀灭肿瘤细胞,但“药毒”对人体正常细胞也同样是一种破坏。故目前西医也开始考虑提高宿主的防御功能和消除潜在的亚临床灶,作为治疗肿瘤的重要方面。裘沛然认为,中医药应该发挥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他提出:像恶性肿瘤这样有形之积恐难尽除,而病人元气亟须扶助,主张在扶助正气的基础上,佐以清热解毒、活血软坚、化痰散结等祛邪方法,治疗肿瘤。
治疗大法
主张在扶正法中,重点调整气血阴阳及培补脾肾。健脾补气药选用人参、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山药、甘草等;补血药选用当归、枸杞子、熟地、首乌、大枣等;滋阴药选用西洋参、沙参、天冬、麦冬、生地、石斛等;益肾药选用龟甲、黄柏、山萸、巴戟天、菟丝子、仙灵脾、补骨脂、附子、鹿角、肉桂等。在立方遣药时,裘沛然常脾肾气血阴阳兼顾,注重阴阳互根、精气互生的道理。在扶正法中同时又须注意调整脏腑之间的关系,如肝胃不和者,拟疏肝和胃以相佐;脾胃升降失常者,投协调枢机之升降方药;脾肾转输失职者,调脾肾以利气化等。至于清热解毒,常用夏枯草、黄芩、黄连、蒲公英、猫爪草、石见穿、山慈菇、白花蛇舌草、蜀羊泉等;活血化瘀药用桃仁、红花、芍药、莪术、三棱、水蛭、地鳖虫等;化痰软坚药用南星、半夏、瓜蒌、牡蛎、昆布、海藻等;虫类药物的作用不可忽视,常用蜈蚣、全蝎、地龙、僵蚕、地鳖虫、水蛭等。在具体应用时,对以下几种情况尚需区别对待。
病届晚期,扶助胃气,挽留一息生机晚期肿瘤,瘤毒弥漫,邪气盛而正气衰,脏腑戕害,全身情况很差,此时治疗最为棘手,如果贸然攻邪,必致偾事。裘沛然经验,诸气皆虚,先扶胃气。脾胃为生化之源,化源乏竭,病必不治;若胃气尚存,还可挽留一息生机。药用人参粉冲服,它如黄芪、党参、太子参、白术、茯苓、黄精、甘草、大枣、生姜,佐以枳壳、陈皮等流动之品,冀以苏胃。若浆粥入胃,二便顺畅,可望有生存之机。
对放、化疗毒副反应的处理经放、化疗后的反应,病机是“药毒”损伤人体脏腑气血所致。其中放疗反应一般可以分为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局部反应中,头颈部反应有口干、咽部充血、咽喉痛等,治宜补气养阴、清热解毒法,选用黄芪、党参、天冬、麦冬、元参、知母、黄柏、黄芩、银花、连翘、蒲公英等;下腹反应有腹痛、腹泻、尿频等,治宜辛甘苦泄,调肝和脾法,药用半夏、黄连、干姜、甘草、党参、白术、枳壳、木茴香、薏苡仁等;全身反应则有头昏、乏力、食欲不振、精神疲乏、白细胞减少等,治宜健脾补肾法,药用党参、黄芪、白术、当归、女贞子、枸杞子、仙灵脾、仙茅、山茱萸、丹参、补骨脂、熟地、龟甲、鹿角等。
化疗后的毒副反应主要有气血两虚、脾肾亏损的证候。治宜补气养血、培肾益脾法。药用人参、白术、黄精、茯苓、鹿角、黄芪、当归、丹参、炙甘草、巴戟天、补骨脂、山茱萸、仙灵脾等。
对癌症疼痛的治疗癌症疼痛的原因主要有气滞、血瘀、寒凝、痰积、毒盛等原因,故欲止痛可用理气、行瘀、散寒、消痰、解毒等方法。药用川楝子、延胡索、赤芍、白芍、制香附、乳香、没药、草乌、附子、细辛、地鳖虫、蜈蚣、全蝎、山慈菇等。药物剂量宜稍大,虫类药物如能研细末后吞服,可提高疗效。
分型论治
脾肾阳虚证温阳健脾,主要方药:黄芪30g,党参24g,炒白术15g,补骨脂15g,肉豆蔻9g,五味子12g,干姜12g,附子9g,甘草12g等。
肝肾阴虚证滋阴补肝肾,主要方药:知母12g,黄柏15g,熟地黄18g,山茱萸15g,鳖甲24g,牡蛎30g,女贞子15g,山药18g,丹皮12g,茯苓20g,当归15g,甘草12g等。
气血两亏证益气养血,主要方药:生晒参12g,太子参12g,白术15g,茯苓18g,甘草12g,当归15g,川芎12g,熟地24g,白芍药15g等。
痰瘀毒内结证化痰行瘀软坚,主要方药:半夏15g,陈皮12g,土茯苓30g,炮山甲12g,葛根30g,黄芩18g,黄连6g,桃仁12g,丹皮12g,乌药9g,玄胡索12g,甘草9g,枳壳12g等。
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可以加用具有明确抗癌作用的中草药,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鬼箭羽、藤梨根、红藤、蛇六谷、马齿苋、龙葵、土茯苓等。对症加减:腹泻加党参、干姜、黄芩、黄连、薏苡仁、甘草等。便秘加大黄(后下)、枳实、厚朴、麻子仁、瓜蒌仁等。腹胀加香橼皮、陈皮、鸡内金、炒麦芽、神曲等。
典型医案
谢某,女,69岁。1990年11月5日初诊。诉直肠癌术后3月。患者15年前发现左侧乳房肿块,经检查提示乳腺癌,当年做手术根除术。今年因腹部隐痛,大便隐血查得直肠癌,8月在外院做手术,置人工肛门。术后伤口愈合良好,进行化疗。现大便日行1次,自觉神疲,时有头晕,面色无华,视物模糊,舌苔薄,脉细软。
辨证分析:癌症的病因病机,总因脏腑气血阴阳失调而致,气痰瘀毒结滞而成,结于乳腺名乳癌,结于肠系名肠蕈。患者15年前先患乳房癌,今年又发现直肠癌,前者因手术而病根未净,及至15年后旧邪复萌,发为是病。迭经手术,气血损伤,故神疲乏力,面色不华,治用养正徐图法。
诊断:(正气不足型)肠蕈;肠癌术后。
治法:扶正为主,兼以理气解毒,软坚散结。
方药:生晒参9g,黄芪30g,生白术12g,熟地30g,巴戟天12g,肉苁蓉15g,当归12g,牡蛎30g,海藻15g,白花蛇舌草30g,夏枯草15g,莪术12g,木茴香(各)9g,陈皮9g,14剂。
1991年2月18日复诊:上方加减服用至今,近觉头晕减轻,动则心悸,腰酸,活动欠便利,纳可便调,舌苔薄,脉细软,守法续治。处方:党参15g,黄芪30g,生白术15g,茯苓15g,煅牡蛎30g,煅龙骨齿(各)30g,熟地30g,巴戟天12g,狗脊15g,杞子12g,怀牛膝15g,仙灵脾15g,14剂。
9月21日三诊:近诉下肢行步困难,疲乏无力,手指颤动,心悸不安,寐可,舌苔薄边有齿痕,脉细沉。仍以扶正为治,兼以活血祛风。处方:黄芪45g,当归20g,白芍15g,川芎9g,生地30g,红花9g,炙地龙9g,桃仁15g,狗脊15g,千年健15g,鹿角粉4.5g,大蜈蚣1条。14剂。
11月20日四诊:症无进退,改拟地黄饮子法。方药:熟地30g,山萸肉9g,麦冬15g,川石斛15g,五味子9g,肉苁蓉15g,茯苓10g,巴戟天15g,熟附块9g,石菖蒲9g,远志6g,大枣7枚,生姜3g,桂枝15g,薄荷4.5g,生甘草9g。14剂。
12月14日五诊:精神尚好,下肢步行不便,手指颤动,心中怅然不安,舌苔薄腻,脉沉细,再以前方出入。方药:党参15g,黄芪30g,熟地30g,山萸肉9g,川石斛15g,当归15g,麦冬12g,杞子15g,茯苓12g,肉苁蓉15g,巴戟天15g,煅龙牡(各)30g,石菖蒲6g。14剂。
1992年1月4日六诊:四肢乏力,步履困难,左上肢抬举不便,心悸较前好转,夜眠尚安,苔脉如前。方药:黄芪30g,当归20g,桃仁15g,炙䗪虫10g,木茴香(各)10g,枳壳20g,炙鳖甲18g,牡蛎30g,熟地30g,黄柏15g,丹参24g,莪术15g。14剂。
2月22日七诊:近觉颈部活动不便,左侧腰部活动欠利,外院头颅CT示:脑动脉硬化。方药:丹参24g,炙鳖甲18g,生熟地(各)20g,牡蛎30g,黄芪40g,防风己(各)15g,巴戟天15g,肉苁蓉15g,川芎10g,莪术15g,仙灵脾15g,红花6g,当归15g。14剂。
8月9日八诊:代诉神疲乏力,反应迟钝,下肢轻度浮肿,睡眠欠佳,舌苔薄脉细。正气虚损,水液逗留。治拟扶正为主,兼以利水。方药:黄芪40g,大蜈蚣2条、生熟地(各)24g,巴戟天15g,肉苁蓉15g,石菖蒲10g,炙远志6g,川石斛18g,牡蛎30g,生白术18g,泽泻15g,黄芩12g,14剂。
9月20日九诊:浮肿已退,神情淡漠,四肢颤抖,下肢活动不便,苔薄质淡脉细沉,正元亏虚,体力不支,恐难挽回。方药:熟地40g,山萸肉9g,川石斛18g,麦冬15g,五味子12g,石菖蒲10g,远志6g,茯苓12g,肉苁蓉18g,桂枝15g,熟附块15g,巴戟天18g,薄荷6g,生姜4.5g。7剂。
按患者年高真元已近亏虚,裘沛然提出养正徐图法治疗颇有深意。药用参、芪、归、地、术、杞、麦等大补气血,脾虚加山药、茯苓等,肾虚加肉苁蓉、巴戟天等,略参消肿软坚,活血解毒之品,如薏苡仁、牡蛎、白花蛇舌草、莪术、三棱、半枝莲、猫爪草之类作为辅助,常能改善症状,延长存活时间,少数患者可使病情向愈。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