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某某,女,53岁
【初诊】
糖尿病发现3年余。血糖230n培/dl,尿糖+~+++。一身疲乏无力,少气懒言,面白形肥,脉象濡软,按之缓大而虚,舌白体胖质嫩且润。口渴不甚明显小便数多而色清白。中阳不足,先用益气补中方法。
黄芪30克,沙参15克,麦门冬15克,五味子10克,生熟地黄各15克,杜仲10克,川续断10克,补骨脂10克,金樱子10克,芡实米10克。七付
【二诊】
药后气力有增,脉仍濡软,舌白苔润,再以前法进退。
黄芪60克,南北沙参各20克,麦门冬15克,五味子10克,生熟地黄各15克,杜仲10克,川续断10克,补骨脂10克,金樱子10克,芡实米10克。七付
【三诊】
患者依上方服药一月,自觉精力较前太增,诊脉仍属孺软,按之已觉有力,舌白苔腻,根部略厚。仍用前法加减。
黄芪60克,沙参15克,麦门冬10克,五味子10克,杜仲10克,川续断10克,补骨脂10克,金樱子10克,焦三仙各10克,水红花子10克,七付
服上方加减治疗半年,血糖降至110mg/dl.尿糖转阴,各种自觉症状基本消失。
【按】:本案患者渴饮不甚,疲乏无力明显,脉象虚大,舌胖淡嫩,据脉证辨为气阴两虚。气不化津,故渴。治以益气养阴与补肾壮元并举,方中重用黄芪益气,沙参、麦冬、五味子三药为生脉散,合黄芪共奏益气生津之技,杜仲,川续断、补骨脂,平补肝肾,温而不燥,补而不腻,生熟地滋阴添精。若久服朴益,恐运化不及,可加入焦三仙、水红花子助消化、运三焦,使补而不滞,则可常服以为图本之治。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可归纳为“三多一消瘦”,即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乏力。
1.多尿
一日夜可达20余次,夜间多次起床,一日总尿量在2-3升以上。
2.多饮
喝水量及次数增加,一日可多达7-8升,甚至更多。
3.多食
食欲亢进,一日进食五六次,主食有时0.5-1公斤,菜肴比正常人多1倍,仍不能满足。
4.消瘦乏力
Ⅰ型轻症患者因多食而肥胖,但Ⅰ型及Ⅱ型重症患者消瘦明显,体重下降可达数十斤、面容憔悴,精神不振。劳动力下降。
5.其他症状
有四肢酸痛、麻木、腰痛、性欲减退、阳萎不育、月经失调、便秘、视力障碍、皮肤瘙痒等。
此外,有些Ⅱ型轻症患者可无明显症状,偶在体检时发现本病。
常用中成药
本病属中医消渴病范畴,可分以下3型辨证论治。
1.肺胃燥热
症见烦渴多饮,善饥形瘦,口干舌燥,舌边尖红,脉滑数。
石膏20克 知母10克 甘草10克 党参10克 沙参10克 麦冬10克 生地10克 玉竹10克 花粉10克
2.肾阴亏损
症见尿频清长,稍置后上有如浮脂,腰酸无力,口干,舌红、苔少,脉沉细数。
治宜:滋阴补肾。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减。
生地15克 熟地15克 山药20克 茯苓10克 山萸肉10克 丹皮10克 泽泻10克 五味子10克
3.阴阳两虚
症见尿频清长,尿上有如浮脂,面色白或黑,浮肿腹泻、阳萎、畏寒、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治宜:阴阳双补。方用金匮肾气丸。
熟地10克 山药20克 山萸肉10克 茯苓l0克 丹皮10克 泽泻10克 肉桂5克 附子8克
成药可服:右归丸、参茸补丸、桂附八味丸、金匿肾气九、蛤蚧大补九等。
常用西药
1.降糖灵
每次25毫克,分3次服用,1-2周后如无明显疗效,亦无不良反应,可渐增至每日150-200毫克,分3-4次服。副作用有食欲减退、恶心、腹胀等,产生时应停药。
2.D860
开始时每次1.0克,每日3次,第2日起每天减少0.5克,直至维持每日1.5克,待尿糖消失,血糖基本正常后,减至最少维持量,每日0.5-1.5克,可长期服用。副作用有恶心、呕吐、皮疹、黄疸、粒细胞减少等,出现反应时立即停药。
以上两药可联合应用。
3.胰岛素
本品是治疗糖尿病的有效药物,有普通胰岛素和鱼精蛋白锌胰岛素等,必须在医师指导下应用。
老年期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人体对糖质、蛋白质、脂质等不能合理利用,而导致血糖升高为主的一种慢性病。中医属于“消渴”范畴,认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房劳过度都导致消渴,分上、中、下三消辨证论治。对此病因尚未明确,研究认为老年期糖尿病与动脉硬化、肥胖、遗传因素、衰老有关。临床主要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下降。另外,还可见乏力、四肢酸麻、全身搔痒、视力减退、浮肿等。空腹尿糖阳性,空腹血糖超过120毫克%,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140~160毫克%。
据调查我国有6%糖尿病患者,60~70岁组患病率为42%,超体重者比正常人患病率高3倍。这是一种对人体健康危害严重的疾病,如不及时治疗,会并发酮症酸中毒、心血管病、肾脏病、眼病、神经病、皮肤病及一般感染病症等。
(一)起居调养法
(1)做到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适应气候变化,预防感冒。
(2)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刺激。
(3)卧床病人应勤翻身,轻擦洗,保持皮肤清洁以防褥疮发生。
(二)药物调养法
1.常用验方
(1)党参10克,黄连10克,天花粉20克,泽泻20克,研细末,每次3克,每天3次,开水送服。
2.中成药
(1)玉泉丸,每次60粒,每天3次。
(2)消渴丸,每次5~10粒,每天3次。
(3)六味地黄丸,每次9克,每天3次。
(三)饮食调养法
戒烟酒及辛辣食物。控制饮食,减少碳水化合物进量,增加蛋白质、脂肪进量。学会尿糖测定法,并据尿糖来调整食谱。
(1)西瓜皮、冬瓜皮各15克,天花粉12克,加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半杯。
(2)苦瓜250克,蚌肉100克。活蚌用清水养2天,清除泥味后取出蚌肉,与苦瓜(洗净去皮),同煮汤。吃苦瓜、蚌肉,喝汤。
(3)鲜梨250克、鲜藕250克、鲜荸荠250克、鲜芦根250克、鲜麦冬50克。五物分别洗净、切碎、捣烂,绞取汁液,混匀,饮用适量。
(四)针灸调养法
取双侧曲池、三阴交、阳陵泉、复溜等穴。多饮者加鱼际;多食者加中脘;多尿者加关元。
用直刺、平补平泻法,得气为度。每日1次,每次留针20分钟,21次为1疗程,均治2个疗程。
(五)推拿调养法
患者俯卧位。用拇指按胰俞、肝俞、脾俞、肾俞各2分钟,捏脊,由胸1至腰2提捏。仰卧位,点按中脘、天枢、气海各2分钟,继之用拇指点揉太冲穴2分钟,擦涌泉1分钟。
(六)气功调养法
练功前排除大小便,感口渴可饮些水,然后宽松衣带,取坐式,全身放松,自然静呼吸调和呼吸之气,约5分钟左右。
意守上丹田:两手掌心放在膝盖上,舌抵上腭,呼气与吸气时间相同,两眼平视约5分钟。旋即取盘腿坐式,行内养功自然呼吸法,意守印堂穴20分钟。
意守气海穴:意守印堂穴后,意守部位由印堂穴移到气海穴,改用内养功加强呼气的呼吸法,练30分钟。
(七)其他调养法
(1)猪胰1个,苡米60克。猪胰加水适量,煮汤,猪胰煮烂后,加入苡米,共煮粥;猪胰加盐佐膳。喝粥。
(2)取心、肾、肝、脾、颈、三焦、胰腺、肺、神门、肾上腺、内分泌等耳穴。每次选取3~5穴,将半粒绿豆置于0.7厘米2的胶布中间,按出穴位敏感点后,以绿豆光面对准穴位贴压,每日按压5~7次,每次每穴1~3分钟,两耳穴交替应用。3~5日换1次。
中医讲求食疗,糖尿病人除了在食物选择上应有所顾忌,少吃高糖、高脂的食物外,还可适当选择一些食疗方来调理身体。李赛美医生提供了几套食疗方适合不同需求的糖尿病人。
目的一:调理脾胃
材料:淮山5g、茯苓5g、大枣5颗(没有蜜枣的高糖分,更适合糖尿病人)
制法:炖盅炖煮
分量:1人量
加减:消化功能差时还可加党参5g、北芪10g
进食频率:一周一次
目的二:补肝肾
制法:炖盅炖煮
分量:1人量
进食频率:一周不超过一次
目的三:补肺气、降口渴
制法:炖盅炖煮
分量:1人量
进食频率:一周不超过一次
目的四:益气活血
材料:花旗参片5g、田七片5g
制法:炖盅炖煮
分量:1人量
进食频率:一周不超过一次
目的五:降血脂
材料:黑木耳适量
制法:日常炒菜时下一些
进食频率:可每日食用
目的六:消食导滞、降脂行气
制法:煮水
注意:胃酸胃溃疡者少饮或饭后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