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是肛垫病理性肥大,移位及肛周皮下血管丛血流淤滞形成的局部肿块。本病是肛肠科的常见病,占所有肛肠疾病的87.25%,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其中炎性外痔是痔疮中的常见急症。炎性外痔常由于肛缘皮肤损伤或炎症引起,出现肛缘水肿发红、疼痛、潮湿、瘙痒等症状,久立久坐、大便努力、饮食不节或劳动过度后症状加重。治疗上大体可分为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因手术治疗可能存在伤口疼痛、局部出血、尿潴留等并发症,所以患者一般多选择痛苦小、价格低廉的保守治疗,因此提高保守治疗痔疮的临床疗效值得研究。
中医药(中医内治、中医外治)在治疗痔疮上积累了较多的经验,而诸如外洗、熏蒸、针灸等外治方法更是因其使用方便而成为广大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因此,多种外治方法的联合使用是否能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也成为医生所关注的课题。痔在中医学中没有统一的病名,根据前人所述有二十五痔甚至有七十二痔之说,《说文解字》:“痔,后病也。”(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可见中医学所认为的痔疮广泛所指的是肛门直肠的一类病变。虽然无统一病名,但描述却无外乎“脏腑本虚”“醉饱入房,筋脉横解,精气脱泄,热毒乘虚下注”“脏内湿热风燥四气相合,气血下坠肛肠而成”等,当用清热利湿、活血行滞之法。无论选择何种外治方法,均当从本病的病因病机特点出发,基于中医学的理法方药规律制定治疗方案。(以上内容摘自《针药并用治疗炎性外痔临床观察》作者:李斌 张狄 宋双临 石焱 洪媚 黄振 浙江大学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针灸杂志》2019年第2期第210-213页)
微信搜索关注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了解更多中医秘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