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药品,特别是一种治疗风寒湿型关节炎的内服保健药品。
背景技术: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痹证”历节范畴。《素问辫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是闭塞不通之意。痹症或痹痛为外邪侵袭于肢体、经络、肌肉、关节、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痛、肿、重着或麻木的一类疾患。古有历节痛风等名称。痹症的发生为外感风寒湿邪。如居处低洼、坐卧湿地、淋雨冒寒等,亦有感受风热与湿相合或风寒郁而化热者。素体不强如缺少体力锻炼或劳逸不当、气血虚弱者外邪最易乘袭。痹症日久可致气血不足肝肾亏虚, 若正虚邪恋或重复感邪,则屡发不已。亦可因经络受邪内合于脏而引起心痹等病症,少数痹症反复发作津液凝滞成痰络脉瘀阻、痰郁交阻于骨节之间, 可以导致骨节畸形肿痛, 屈伸不利。总之本病初起以邪实为主, 致病因素为风寒湿热久延邪留伤正;可致虚实夹杂或痰浊与瘀血的病理表现。
所谓“风寒湿型关节炎”是指人体同时受到风,寒,湿三邪侵袭入体。侵入骨节之间使得关节周围肌肉、筋络气血淤堵引起的关节部位炎症反应。
风痹(行痹):风为阳邪,风性善走、善行而数变。临床表现为肢体、关节疼痛以游走不定此起彼伏为特点。
寒痹(痛痹):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收引。临床表现肢体关节疼痛, 以疼痛剧烈,痛如针刺为特点。
湿痹(着痹)湿为阴邪,湿性重浊粘滞, 临床表夙为肢体关节疼痛以重着麻木为特点。
中医有:“肝主筋,肾主骨”之说。意思是肝脏和肾脏功能正常时体内气血运行通畅,骨和筋也会有抵抗外邪而自保的能力。因此,当骨关节长期受到风、寒、湿的包围,会反之影响肝肾亏虚。一旦人体感受到阴寒潮湿的环境时关节炎就会发作,如此一来经络反复受到刺激会直接传输导致心脏疾病。如果病灶达到津液凝滞成痰郁淤阻脉络结于骨节之间时,就会导致骨节畸形肿痛。
综上所述,风寒湿型关节炎的致病根本原因有:气血亏虚,肝肾阴虚,风寒湿气侵袭,脉络淤阻等四个因素构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专门针对风寒湿型关节炎配制的具有舒筋活络、活血化瘀、益气养血、消炎止痛、养肝滋肾、驱除风、寒、湿三气等作用的治疗风寒湿型关节炎的内服保健药品。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风寒湿型关节炎的内服保健药品,原料及重量比为:鸡血藤6~15%,艾叶6~12%,干姜6~12%,当归6~12%,月见草6~12%,红花3~10%,乳香6~12%,天南星3~10%,白芥子3~10%,牛膝6~12%,五味子6~12%,将各原料分别制成纳米级粉末后混合均匀,制成中药丸,包装即成。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将各原料分别制成中药切片,混合均匀,包装即成。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将各原料分别制成渗漉液,混合均匀后制成口服液,包装即成。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将各原料分别制成中药切片,混合均匀后,制成中药代茶饮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将各原料分别制成纳米级粉末,混合均匀后,制成胶囊,包装即成。
本发明是一种专门针对风寒湿型关节炎配制的一种纯中草药内服调养保健药品。其具有:舒筋活络,活血化瘀,益气养血,消炎止痛,养肝滋肾,驱除风、寒、湿三气等作用。主要原料由:鸡血藤,艾叶,干姜,当归,月见草,红花,乳香,天南星,白芥子,牛膝,五味子等天然中草药组成。
鸡血藤的作用与功效: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血,活血,通络。用于月经不调,血虚萎黄,麻木瘫痪,风湿痹痛。有行气、扶风、活血的效用;根入药,有舒筋活血的功能,也有杀虫的作用。 藤与根含酚性成分、氨基酸、糖类、树脂。功效:活血舒筋;《饮片新参》:去瘀血,生新血,流利经脉。治暑痧,风血痹症。在本发明中的作用是:活血通络,行气扶风,治疗风湿痹痛。
干姜的作用与功效:味辛,性热。归脾、胃、心、肺经。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寒湿痹痛。在本法中的作用是温经散寒,燥湿消痰。在本发明中的作用是温经散寒,燥湿消炎。
当归的作用与功效:它具有很好的补血活血功效,能提高身体免疫力、防治癌症、消炎、保护心血管,当归中的萃取物阿魏酸钠,以及当归本身所含有的多糖,在进入身体之后对于体内的吞噬细胞系统具有非常明显的刺激作用,很好的调节以及刺激体内的免疫调节功能恢复。在本发明中的作用是活血,消炎。在本发明中的作用是补血活血,提升人体免疫力。
艾叶的作用与功效:苦辛,温。入脾、肝、肾经。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治心腹冷痛,泄泻转筋,舒筋活络,回阳救逆。艾叶灰本身具有消炎、杀菌的作用,使用后,局部的红肿、疼痛都会渐渐消失。在本发明中的作用是:理气血,逐寒湿;舒筋活络。
月见草的作用与功效:具有祛风湿和强筋健骨的功能效果,可用于治疗风湿病和筋骨类疾病。在本发明中的作用是祛风湿和强筋健骨。
红花的作用与功效:性温,味辛。主治活血通径、散瘀止痛。利气养血。主治气血阻经络所致的肩痛,臂痛,腰痛,腿痛,或周身疼痛,经久不愈,促进血液循环。在本发明中的作用是:活血通径、散瘀止痛。
乳香的作用与功效:味辛;苦;微温。活血行气;通经止痛;消肿生肌。主心腹疼痛;风湿痹痛;经闭痛经;跌打瘀痛;痈疽肿毒;肠痈;疮溃不敛。治气血凝滞、心腹疼痛,痈疮肿毒,跌打损伤,痛经,产后瘀血刺痛。珍珠囊》:定诸经之痛。《纲目》:消痈疽诸毒,托里护心,活血定痛,伸筋。在本发明中的作用是:活血行气;通经止痛;消肿生肌。
天南星的作用与功效:燥湿化痰,祛瘀定惊,消肿散结。本品辛开苦泄,温燥化痰,既除经络风痰,又除脾胃湿痰,长于息风止痉,适于风痰诸证及顽痰,为温燥性烈之品。《本草汇言》:天南星,开结闭。散风痰之药也。但其性味辛燥而烈,与半夏略同,而毒则过之。半夏之性,燥而稍缓,南星之性,燥而颇急;半夏之辛,劣而能守,南星之辛,劣而善行。若风痰湿痰,急闭涎痰,非南星不能散。在本发明中的作用是:除经络风痰,消肿散结。
白芥子的作用与功效: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寒痰喘咳,胸胁胀痛,痰滞经络,关节麻木、疼痛,痰湿流注,阴疽肿毒。《本草纲目》:白芥子辛能入肺,温能发散,故有利气豁痰、温中开胃、散痛消肿、辟恶之功。《药性解》:味辛,性温,无毒,入肺、胃二经。主下气,止翻胃,消疟癖,辟鬼邪,驱疰气,除皮里膜外痰涎。《本草备要》:宣,利气豁痰。辛温入肺。通行经络,温中开胃,发汗散寒,利气豁痰,消肿止痛。痰行则肿消,气行则痛止。在本发明中的作用是: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消肿止痛。
牛膝的作用与功效:《日华子本草》:治腰膝软怯冷弱,破症结,排脓止痛《滇南本草》:止筋骨疼,强筋舒筋,止腰膝酸麻,《本草经疏》:牛膝,走而能补,性善下行,故入肝肾。主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伸者,肝脾肾虚,则寒湿之邪客之而成痹,及病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伸。此药性走而下行,其能逐寒湿而除痹也必矣。盖补肝则筋舒,下行则理膝,行血则痛止。逐血气,犹云能通气滞血凝也。详药性,气当作痹。在本发明中的作用是:止筋骨疼,强筋舒筋,通气滞血凝。
五味子的作用与功效:可以保护人体五脏-心、肝、脾、肺、肾。在日本和中国药典中,五味子是热门的专论题材。早在两千多年前,王宫贵族和中药名师已普遍采用这种传统沿用的强身妙品。五味子,顾名思义是一种具有辛、甘、酸、苦、咸五种药性的果实,在一般只带有一、两种药味的中药材当中,实属独特。这种五味俱全、五行相生的果实,能对人体五脏–心、肝、脾、肺及肾发挥平衡作用。
五味子具有消炎作用,以制止肝脏损伤,激活合成代谢过程以促进受损肝细胞的修复,并能增强脱氧核醣核酸(DNA)合成物和鸟胺酸脱羧酶的活性,再生肝脏细胞。五味子有利于组织细胞的氧气交换,而且在一些缺氧和心肌受损的个案中,已获证实能对心脏组织产生保护作用。它也能平缓心跳频率和纾解高血压。在中医的角度上,五味子常被用于滋肾生津,有助治疗盗汗、烦渴及频尿问题,在本发明中的作用是:调和五脏,滋肝补肾。
本发明的作用医理是:
1、驱除潴留在体内的风、寒、湿三气。
2、疏通经络,恢复气血运行通畅。
3、消炎止痛,化解经络淤阻寒痰。
4、滋肝补肾,强健筋骨。
5、调和五脏,增强人体免疫力。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取鸡血藤60克,艾叶60克,干姜60克,当归60克,月见草100克,红花100克,乳香120克,天南星100克,白芥子100克,牛膝120克,五味子120克,将各原料分别制成纳米级粉末后混合均匀,制成中药丸,包装即成治疗风寒湿型关节炎的内服保健药品。
实施例二:
取鸡血藤150克,艾叶120克,干姜120克,当归120克,月见草120克,红花80克,乳香80克,天南星60克,白芥子30克,牛膝60克,五味子60克,将各原料分别制成中药切片,混合均匀,包装即成治疗风寒湿型关节炎的内服保健药品。
使用时放入2000克-3000克纯净水,熬制20~30分钟,过滤药渣服用即可。
实施例三:
取鸡血藤120克,艾叶100克,干姜100克,当归100克,月见草120克,红花30克,乳香60克,天南星30克,白芥子100克,牛膝120克,五味子120克,将各原料分别制成渗漉液,混合均匀后制成口服液,包装即成治疗风寒湿型关节炎的内服保健药品。
实施例四:
取鸡血藤120克,艾叶100克,干姜100克,当归100克,月见草120克,红花60克,乳香100克,天南星80克,白芥子60克,牛膝80克,五味子80克,将各原料分别制成中药切片,混合均匀后,制成中药代茶饮包。
使用时开水冲泡即可。
实施例五:
取鸡血藤80克,艾叶80克,干姜80克,当归80克,月见草80克,红花100克,乳香120克,天南星100克,白芥子80克,牛膝100克,五味子100克,将各原料分别制成纳米级粉末,混合均匀后,制成胶囊,包装即成治疗风寒湿型关节炎的内服保健药品。
技术特征:
1.一种治疗风寒湿型关节炎的内服保健药品,原料及重量比为:鸡血藤6~15%,艾叶6~12%,干姜6~12%,当归6~12%,月见草6~12%,红花3~10%,乳香6~12%,天南星3~10%,白芥子3~10%,牛膝6~12%,五味子6~12%,将各原料分别制成纳米级粉末后混合均匀,制成中药丸,包装即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风寒湿型关节炎的内服保健药品,将各原料分别制成中药切片,混合均匀,包装即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风寒湿型关节炎的内服保健药品,将各原料分别制成渗漉液,混合均匀后制成口服液,包装即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风寒湿型关节炎的内服保健药品,将各原料分别制成中药切片,混合均匀后,制成中药代茶饮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风寒湿型关节炎的内服保健药品,将各原料分别制成纳米级粉末,混合均匀后,制成胶囊,包装即成。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风寒湿型关节炎的内服保健药品、原料为鸡血藤、艾叶、干姜、当归、月见草、红花、乳香、天南星、白芥子、牛膝、五味子,配制的纯中草药内服调养保健药品具有舒筋活络,活血化瘀,益气养血,消炎止痛,养肝滋肾,驱除风、寒、湿三气等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卫清华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文档号码:201610037995
技术研发日:2016.01.21
技术公布日:2017.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