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瘙痒症系以肛门瘙痒,皮肤肥厚或角化,色素沉着为主要表现的肛门疾病。又称“肛痒风”。
1 诊断依据
1.1 自觉肛周瘙痒,如虫爬、蚁走、虫叮、火灼,夜间或遇到高温、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后则加重,心烦不安,精神委靡,影响休息和睡眠。
1.2 肛周皮肤散在干性抓痕、血痂、皲裂,或肛周皮肤潮湿渗出、浸渍、水肿、肥厚。
1.3 长期不愈可见肛周皮肤增厚、粗糙、皮纹加深、色素减退及苔藓样变。
2 证候分类
2.1 肝经风热: 肛门瘙痒,搔抓过度,散在干性抓痕、血痂、皲裂,灼热如烤。焦躁易怒,口苦咽干,胁胀烦闷,夜寐多梦,便秘溲赤。舌边尖红,脉弦数。
2.2 风湿挟热: 肛门瘙痒,经活动、摩擦、虫扰、搔抓而肛门皮肤潮湿渗出、浸渍、水肿、肥厚。困倦身重,食少纳呆,口淡无味,夜卧不安。舌胖,舌苔腻,脉濡。
2.3 血虚风燥: 肛门奇痒,肛周皮肤干燥、增厚、粗糙、皮纹加深、色素减退,散在干性抓痕、血痂、皲裂。形体消瘦,面色无华,口舌干燥,夜不能寐。舌质红,舌苔薄白,脉细。
3 治疗方案
3.1 内治法
3.1.1 肝经风热证: 疏风泻肝,清热通腑,方如龙胆泻肝汤加减。
3.1.2 风湿挟热证: 疏风清热,健脾除湿,方如萆薢渗湿汤加减。
3.1.3 血虚风燥证: 滋阴清热,养血熄风,方如当归饮子加减。
3.2 外治法
3.2.1 薰洗: 可用清热除湿止痒中药煎汤薰洗。
3.2.2 外敷: 可用青黛散麻油调敷。
3.3 手术法: 肛周局部封闭法: 适用于顽固性肛门瘙痒者。
4 注意事项
参照“肛门湿疹”诊疗常规处理。
5 疗效评定
5.1 治愈: 症状消失,皮肤恢复正常。
5.2 好转: 症状及皮肤损害有改善。
5.3 未愈: 症状及体征均无变化。
6 病名注释
本病证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第19条,第11款。
来自:解脱之道图书馆 > 《中医肛肠科病证诊疗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