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通知公告
>>
特种治疗方法
>>
查看详情
带状疱疹怎么办?民间中医自有特效方
2021-12-14 09:04:27
带状疱疹在门诊不少见,然而中西医治疗多有用药不效者,本文介绍郭永来老师的民间特效方,二味拔毒散和瓜蒌红花汤内外配合治带状疱疹,疗效显著,值得医者学习借鉴。
带状疱疹,中医称为缠腰火丹,民间俗称“蛇丹疮”(东北人的俗称,丹发旦音)等,西医认为属于病毒性感染,至今尚无特效疗法。中医外科书中介绍的相关治法很多,但有特效者较少。内服法多倡用龙胆泻肝汤之类的处方,我刚学医时也曾应用过数次,效果并不理想。后来见王渭川老中医介绍带状疱疹特效方,试用几例,效果确实很好,一般3~7天结疤,10天左右痊愈,并能立刻止痛。
后来我才发现,原来此方就是《医宗金鉴》中的二味拔毒散。药用
白矾、雄黄各等份,研为细末,凉开水调涂,一日数次。
《金鉴》称此散治
风湿诸疮、红肿痛痒、疥痱
等疾甚效,用鹅翎蘸扫患处,痛痒自止,红肿即消,但并未言及治带状疱疹(缠腰火丹)。
【病例讲解】
我自从得此方,屡屡用于临床而收效甚速。1988年12月,我在福洞时治疗患者常某,女,43岁。1993年10月4日,八家子(地名)丛某,女,50岁。葛某,男,15岁,症状更重,前胸、后背、上臂大片疱疹,火灼样疼痛,我都用此方治愈。1995~1996年,我在皮防站,共治疗近二十名带状疱疹,其中数例症状都很重,用此药都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通过十几年的应用来看,如果在初起阶段就用此药,基本上可以不必配用其他药物,但如治疗不及时,已经形成较大面积疱疹和溃疡者,应结合其他疗法(比如西医的常规疗法),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使用方法】
此方可以称得上是一个药简效宏的好处方,使用时用
香油调涂
也可以,但我的经验不如
用凉开水
,因为用水涂上干得快,有利于快点结疤,且可以不弄脏衣服。至于用香油还是用凉开水来调药,有时也要看具体情况。
比如刚开始,皮肤没有化脓,用凉开水调药,结疤快,好得也快。如果皮肤已经化脓,用凉开水调药往往在皮肤上结成一层厚疤,疤下化脓更加厉害。所以在头几天应该用香油调药,待炎症消退后,脓液渐清,再用凉开水调药,效果才好。
孙一奎《医旨绪余》治胁痛验方
2001年8月6日,我到书店闲玩,偶翻邹孟城老中医所著《三十年临证研探录》一书,见书中论及治疗此证之内服验方一首,乃是遵照孙一奎《医旨绪余》一书中治胁痛(此案乃典型的带状疱疹)的验方,并说自得此方后,治带状疱疹,无论患者症状有多严重,都在三天左右即愈,几无不验者,并节录《医旨绪余》一书原案以证明之。余归家后急检《四库全书》(医书类)光盘,果见此案。今录之于下,以资参考。
【胁痛】
余弟于六月赴邑,途行受热且过劳,性多躁暴,忽左胁痛,皮肤上一片红如碗大,发水泡疮三五点,脉七至而弦,夜重于昼。医作肝经郁火,治之以黄连、青皮、香附、川芎、柴胡之类。进一服,其夜痛极且增热,次早看之,其皮肤上红大如盘,水泡疮又加至三十余粒。
医教以
白矾研末,井水调敷,仍于前方加青黛、龙胆草进之
。其夜痛苦不已,叫号之声彻于四邻,胁中痛如钩摘之状,次早观之,其红已及半身矣,水泡疮又增至百数。予心甚不怿,乃载归以询先师黄古潭先生。先生观脉案药方,哂曰:切脉认证则审矣,制药定方则未也。
夫用药如用兵,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今病势有烧眉之急,叠卵之危,岂可执寻常泻肝之剂正治耶?是谓驱羊搏虎矣。且苦寒之药,愈资其燥,以故病转增剧。水泡发于外者,肝郁既久,不得发越,乃侮其所不胜,故皮腠为之溃也,至于自焚即死矣,可惧之甚。
为定一方,以大瓜蒌一枚,重一二两者,连皮捣烂,加粉草二钱,红花五分,戌时进药,少顷就得睡,至子丑时方醒,问之,已不痛矣。乃索食,予禁止之,思邪火未尽退也,急煎药渣与之。又睡至天明时,微利一度,复睡至辰时,起视,皮肤之红皆已冰释,而水泡疮也尽敛矣,后亦不服他药。
夫病重三日,饮食不进,呻吟不辍口,一剂而愈,真可谓之神矣。
夫瓜蒌味甘寒,经云泻其肝者缓其中,且其为物,柔而滑润,于郁不逆,甘缓润下,又如油之洗物,未尝不洁。考之本草,瓜蒌能治插胁之痛,盖为其缓中润燥以至于流通,故痛自然止也。
【按】以上是孙氏原案,在《续名医类案》一书中也有转载,我看过数遍,也知道是现代的带状疱疹,但因为没有重复验证的医案,所以在临床上一直没有用过。
“瓜蒌甘草红花汤”运用加减
邹孟城说:余得此方,喜不自禁,盖“医家之病,病道少”。为医者能多一治病法门,则病家少一份痛苦……未几,疱疹流行,余于数日内接治五六人,无论证之轻重,皆以上方加板蓝根15g,唯全瓜蒌不用如许之多,改为重者30g,轻者15g,中者21~24g,其收效之速,“真可谓之神矣”。轻者二三日,重者四五日,率皆痊可。
全瓜蒌重者30g,轻者15g,中者21~24g,甘草3g,同样有效,而红花每以1.5g
后凡遇此证者,概以此方投之,无一例不效者。余所治病例中,病灶面积最大者几达胸部之半,理疗一月未愈,服上方一周即退净。而其得效之迟速,与瓜蒌用量极有关系,故凡体质壮实者,
瓜蒌用量宜适当加重,药后若轻泻一两次,则见效尤速
……关于
甘草,余有时仅用
3g
,同样有效,而红花每以
1.5g
为率,并不多用,而屡收捷效
。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这确实是一则典型的带状疱疹案例。孙氏以胁痛命名,说明古人的认识只限于此。他的师傅也认不出此病就是带状疱疹(缠腰火丹),可见对于皮外科也并不精通。虽然如此,并未妨碍他以中医的理论为指导,治愈了此病(尽管他引用五行的理论来解释此病比较牵强)。
用现代的知识来解释,带状疱疹是由病毒感染而引起,现在医生在治疗此病的时候,第一就是要抗病毒。即使是古代的中医,对于此病,也是认为属于火毒和湿热,治疗时首先想到的便是清热解毒。我不知道这位黄老先生为什么选用瓜蒌来治疗如此厉害的“炎症”,若要说是取瓜蒌的柔润兼清热作用,那么中药里面有此作用的绝不止瓜蒌一味。且中医用瓜蒌并不在清热解毒,中药学也没把它归之于清热解毒类中。正如案中所述,若只从理论上来讲,前医所用方药并无差错,并外用白矾水调涂,也是顺理成章的方法,但都不见效,可见此病确非一般的方药所能奏效的。
这一点在我们现在的临床上也能证实。现在虽然已有不少的抗病毒药,但治疗此病效果并不理想。中医治疗此病的内服方药也不少,但往往收效甚微。瓜蒌一药,可以用来治疗乳痈之类的“炎症”,但多与蒲公英、皂角刺、乳香、没药之类配合应用。
艾国医
传统医学经典传承,国医名家资料领取,秘方偏方临床绝活、道家养生智慧分享。
公众号
在皮外科中用治
“热游丹赤肿”
:
瓜蒌末二大两,酽醋调敷之(《产乳集验方》),我也仅于《中药大辞典》中一见而已。而黄老先生径用瓜蒌来治此病,且胸有成竹,不再剂而愈,是偶然么?殆别有密授耶?
虽然以上所述我也作不出很好的解释,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治疗带状疱疹必须有专方专药。本篇一开始介绍的二味拔毒散,我在临床上经常使用,效果很好,但在此案中,前医也曾用白矾外用调敷,并不见效。
我在临床治疗此病时,也曾碰到过数例单用雄黄调敷不效,而继用二味拔毒散收效仍很好的病例,似乎也能说明这一点——那就是药物的配伍是很重要的,有时甚至缺一不可(当然也有单味药即可奏效的)。
由此而论,
“瓜蒌甘草红花汤”
大概也可以算是一首治疗带状疱疹的专方,而邹孟城老中医于此方中加板蓝根,这也可以算是古今医学思想(或说是用药方法)的结合吧。我想,如果把内服外用二方结合而同时应用,效果一定会更好,愿我们都能记住这两个有“特效”的方剂。
上面说过,治疗带状疱疹,一般的医生大都采用龙胆泻肝汤之类的处方,也有采用六神丸之类的成药者,但临床效果都不理想。我自从用二味拔毒散治疗此证以来,很少再用内服方来配合治疗,但也有例外,那就是症状特别严重,或者是带状疱疹虽然已好,但留下了后遗症,局部仍然十分疼痛者。
带状疱疹后遗症方
此时可以用带状疱疹后遗症方:
丁香9g,郁金9g,柴胡9g,枳壳9g,川芎9g,赤芍9g,板蓝根30g,甘草9g(疼痛严重者可加五灵脂、蒲黄、冰片,共为细末,每次3~5g,温水送服)。
我曾用此方治疗数例带状疱疹后遗症,效果还算满意。方中郁金与丁香属于十九畏,一般的方书中不让一起应用,但我已试治过五六例患者,并无明显副作用,可以放心使用。我曾阅朱进忠《五十年心得录》一书,倡用血府逐瘀汤来治带状疱疹后遗症,也可一试。
结束语:我用
二味拔毒散
和
瓜蒌红花汤
内外配合治带状疱疹,近两年来又有不少治愈的病例,疗效可以肯定,但也不是百分之百有效。在我的记忆中,就有3人曾用之无效。有一天我在门诊,一人来买药,说:前些天你给我治的带状疱疹,用药(二味拔毒散)5天无效,后有人教我用
蚯蚓粪涂之,即时止痛,后来出脓而愈
。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