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三高特效方
“三高症”是现代社会所派生出来的“富贵病”,由于饮食不均衡,不良生活习惯,往往亦出现在贫困人群中,“三高症”是指高血压、高血糖(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它们可能单独存在,也可能相互关联。出现这三种疾患中的任何一种,后期都易形成了“三高症”。目前西医治疗“三高症”亦提倡个体化治疗方案,但是中医向来有专病专方和辩证论治的两种并行方式,而这个方子就是“三高症”的专病专方。
此方是笔者当年在仙桃市中医院实习时跟随内儿科肖引明主任抄方所得,肖引明主任系温病名家邵永海先生嫡系传人,临床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内科疑难杂症及男性病,笔者跟随其临床数月,所用温病及膏方之经验皆从其所获。原方载于拙著《小郎中习医手记》中《服后很舒服的一张处方》。
杭菊花20g 全当归15g 赤芍药15g 正川芎8g
蔓荆子10g 薏苡仁20g 藏红花10g 紫丹参15g
明天麻20g 广蜈蚣1条 制首乌15g 福泽泻15g
怀牛膝15g 太子参15g 石菖蒲10g 粉葛根20g
炒山楂30g 七剂
当年肖引明主任是给一个高血脂的熟人开方,开方完毕,老师对这位熟人说:“这个方子开的很好,就像为我自己开的一样。”但老师却并不跟我讲此处方的立意,愚认为此方的处方立意为:活血化淤、激浊扬清。
后此熟人复诊时反馈吃药后人感觉非常的舒服,要求效不更方,再进七剂,后此方药味药量都没改动,此病人连续服用了一个多月。从此就记住了此方,就成为了我手中治疗“三高症”的首选方,后有药店店员拿去使用效果亦很好。
如《经方论剑录2-经方医学论坛临床经验交流精华》中刊载的《诊疗杂记》一文中提到:“中年男性,高血糖,高血脂,肝炎,求调理方,店员给予《小郎中习医手记》中记载服后很舒服的一张处方,原方原量原效果,无他,唯'舒服’二字,诉药贵,却服近两月,间患有换另医之方,无寸功,谓如喝茶,反愿用本方。”
中医是辨证论治,和西医有很大不同。就像挑西瓜,中医是敲一敲、听一听、压一压,西医的方法则很直接:切开看。两者都能挑到好西瓜,中医的优势在于保持了整体,西医的优势在于判断准确。在挑西瓜的时候,人们通常不愿意用切开的方法,因为空气、微生物都进去了,切开的西瓜很快就会坏掉。
【降压穴】定位:位于足弓,划一个十字,交点即为此穴。
解剖:布有趾长屈肌腱,足底内侧动静脉,足底内侧神经。
原则:交替取穴
特点:以针刺足底内侧神经之后出现的针感为宜。
手法:上下提插,对急性病人可以留针。
针感:局部酸麻胀
功能:调节神经,降低血压,兴奋镇静。
主治:高血压,临床还可用于治疗休克,昏迷,高热,精神分裂症,癫痫,癔症性瘫痪,神经性头痛,偏瘫。
【降糖穴】
定位:此穴位于前臂掌侧,腕关节至肘关节的下1/3。
局解:指浅屈肌,深层有指身屈肌,前臂正中动静脉,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下正中神经,深层有前臂掌侧骨间神经。
取穴原则:左右交替。
针刺特点:以针刺正中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或前臂掌侧骨间神经后出现的针感为宜。
手法:上下提插。对于久病体虚重症病可采滞针
功能:益气提神,健脾和胃,舒肝理气,降糖,降脂,降压,降酶,消炎,镇痛,镇静。扩张冠状动脉,增强机体免疫力。
主治:糖尿病,高血压,高血酯,高血糖。临床还可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肋间神经痛,非化脓性肋间软骨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胃炎,胃痛,胃癌,胃溃疡,膈肌痉挛,神经衰弱,低血压,失眠等。
歌诀:降糖穴位前臂下,正中神经必须扎,配穴胃痛腹痛穴,降脂降糖与降压。
(3寸毫针针尖向上成45度角斜刺2寸左右)
【降糖穴】:胰俞。操作:斜刺1.5寸,泻法,留30分钟,配三阴交、脾俞、足三里、神门、肾俞。主治:糖尿病、血糖过高。
【降脂穴】:丰隆。操作:直刺2寸,提插泻法,留30分钟。主治:高脂血症,肥胖。
常用的【降脂穴】位及按摩方法有:
【解溪穴】 此穴位置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点处。用手指尖在穴位上一压一放,做60次,可清胃热,除腹胀,治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