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通知公告
>>
特种治疗方法
>>
查看详情
胡希恕经方故事(临证的胆识花再多钱也买不来,必须有心人,兼且临证多。)
2022-01-05 08:24:04
导读
:胡希恕先生用经方有胆有识,他在文章中提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试验过”。临证的胆识花再多钱也买不来,必须有心人,兼且临证多。
胡希恕经方故事
1、桂枝汤速治定时发热汗出
《伤寒论》曰:“病人脏无它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病人定时发热汗出,先其时者,是说假设病人下午两点左右发热汗出,你在两点钟以前给他吃桂枝汤准好。
这个我遇到很多,一个朋友的厨子,就是这个病,到时候发热,完了出一身汗,过去后像好人一样。我就给他吃这个药,吃了就好了。他高兴极了,他说我这病患了20多年了,这回可好了。这种病,患20多年也太长了,我头一回听说。但是在临床上定时发热汗出这种情况很多。
我在农村巡疗时,也遇到这么一个老太太,每天4-5点钟的时候,必要发热,然后出汗,出完汗之后,也不发热了,也不难受了。天天如此,也是有很长时间了。我给她开3剂药,她吃了2剂药就好了。
编者按
:运用桂枝汤治疗定时发热汗出的关键在于“先其时发汗”。下附一段根据郝万山教授讲《伤寒论》录音整理的文字,可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我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以下简称东直门医院)做住院医师的时候,有一天门诊来了一个病人,年龄56岁,是南方人,说一口南方话,很不容易听懂。他说,大夫,我这个病不太好治,在你们医院治了3个月了。
我说你是什么表现啊?他说我每天13-15点,身上一阵热,热完了要出一身大汗,到16点汗就出完了,换了衣服还能够继续工作。汗要出到什么程度呢?一件棉毛衫湿透了,一件衬衣湿透了。
我看他之前的病历,有养阴敛汗的治疗方法,有益气固表的治疗方法,有清里热的治疗方法,我能想到的治疗多汗的方法,前面的医生都用到了。特别是他上次看病的那个医生,给他用了敛汗固表的方法。我记得药味多,药量也大,如麻黄根30克,浮小麦50克,煅牡蛎50克,分心木(就是胡桃的隔膜)20 克,金樱子30 克。
我心想,这恐怕得有效。我问他,老先生你吃了这个方子怎么样啊?他说,这个方子吃了一回我不敢再吃了。我问为什么?他说上午吃完这个药以后,15点我还是热,过去我热完了,汗出完了,换了衣服还能工作,那天下午,确实不出汗了,但我热了一下午,一直到下班身上还是热,热得我心烦体躁,汗是没有出,衣服也没有换,但是我不敢再吃了。
一听这话,我说老先生,既然止汗不行的话,我给你发汗。他愣住了,说,大夫,我看了这么长时间的病,没有一个大夫说要给我发汗的,发汗能行吗?他看我太年轻,对我不太信任。
他说要是吃了你的药没有效果怎么办?我说吃了我的药没有效,我带你去找我的老师。他一听很高兴,他说那你给我开方吧。我开了3剂桂枝汤,那时候我不太会用这个方子,我也没有告诉病人怎么吃。
拿了3剂药之后,第3天他来了,他说大夫,吃了你的药什么感觉都没有,还是那样。我就带着他去找胡希恕先生,胡希恕先生是当年我们东直门医院特别善用经方的老前辈,那时候他不出普通的门诊,只出特殊的门诊给一些高级干部看病。我说胡老,我给您带来了一个疑难的病人,我给他用了桂枝汤想发汗,但是他说无效。
介绍病情后,他就问病人,这个方子你怎么吃的?我发现这个病人吞吞吐吐地说,我早上吃一次,晚上吃一次。后来回想起来,他可能根本就没有吃我开的药,他不信任我,就等着我带他去找老大夫看病,更不相信出汗那么多还要再发汗。胡希恕先生说你的方子开得好,你怎么给他吃的?我说病人说得吞吞吐吐,我也没有说怎么吃。
胡希恕先生跟病人说,你这样,每天就吃一回药,你不是15点钟有烘热、出汗吗?那你13:30左右就吃一次药,吃完之后,多喝一些热水,然后在办公室的沙发上稍稍坐一坐,穿的衣服稍稍厚一些,让自己先潮潮地出一点汗,到了两三点钟看还热得起来热不起来。我记得那时候好像是秋天。
胡希恕先生就开3剂桂枝汤让他试试,这个老先生很高兴地走了。第4天他来了,特别高兴,他说大夫,这发汗的方法还真不错,我头一天中午吃完这个药以后,喝了点水,身上潮潮地出了一点汗,根本就不用换衣服。到了15点钟该发热的时候,我就等着自己发热,结果没热起来,或者是热的劲不大,随后出的汗不多,我只把最里面的衣服换了。到了第2天,比头一天的热更轻了,我觉得衣服不换都可以了。到了第3天,根本就不用再换衣服了,这方子有效。我就说再开3剂。他说要不要再找老大夫。我说不用了,胡希恕先生很忙。我又给他开3剂桂枝汤,后来他就好长时间没有再来。
过了3个月以后,我从门诊调到病房。有一天他来说,上次你带我去找胡希恕先生看了病以后,我前前后后吃了6剂药,从此以后就不再烘热不再有汗了。可是最近我又有一点汗,这个方子还能不能再用?我说可以。我再给他开桂枝汤,原方6剂。他说郝大夫,看来你们的工作经常变动,我吃完这个药以后不再复发,我就不再找你;再复发的话,不管你走到哪里,我都会找到你的。你工作调动总会有轨迹的吧,总会有人知道吧。现在30年过去了,他没再来找我。
2、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治儿子疹回无汗喘昏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在肺炎初期可用,但不能频繁用,要符合汗出而喘这种情况才可用,没有汗也可用,但仍要辨证,此证小儿多见。那年我儿子出疹子,我不在家,他奶奶给他吃牛黄丸,那药太凉了,我回来的时候他的疹子已经回了,喘而无汗,脸红,昏迷不醒,很危险。当时他舅舅正学医,他来开了方子,我不同意,全是一些解表、祛热、解毒类的套方。我说这不行吧,跟他舅舅商量,我说就吃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石膏少用点,麻黄多用一点,他吃完后脑袋慢慢见汗了,就吃这个,后来没再吃药就好了。他那病也是并发肺炎,好了之后,他舅舅说,没有汗用这个行吗?我说没关系,石膏清热不一定要见有汗。这是我刚开始给人家开方子,还是给我儿子,那时我才27岁,我的孩子4岁。
3、大柴胡汤加石膏治急性痢疾
我还记得,那一年我来北京,私人诊所开业,诊所就在大街上,有一个学生跟着我学习。有一次我出诊了,回来问他有病人没有?他说有呀。我问是什么病?他说一个闹痢疾的病人。我说你开方子了吗?他说我开了,开的大柴胡汤加石膏。我不放心,我说带我去看看吧。他带着我就去了,这个病人家离我家不远。我们到那儿时这个病人正在厕所里,他出来后我问怎么样?他说挺好,现在肚子也不疼了,也不发热了,大便也渐止了……所以这个方子很好,痢疾用柴胡剂的机会很多,尤其是大柴胡汤。痢疾这个病,开始时没有用补法,这个大柴胡汤的泻下作用也不大,现在我们用大黄可以用到10克。我自己闹痢疾也吃这个药,一泻就好,这个病来时挺厉害,多有发高热。
4、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石膏治妇人热入血室
我的一个朋友徐又忱,他的爱人叫徐秀珍,感冒时来例假,热入血室,病很重都不认识人了,她管她丈夫都叫小鬼。我给她看时已病了十多天了,已经起不来了,也不让我给她看病,给她切脉她叫唤有鬼,后来按着胳膊,我才能摸摸脉,脉快得很,还多少有点浮,我给她开了个方子就走了。
事情也巧,当时我闹眼睛,我借的一副茶镜落在他那儿了,吃完午饭我就赶紧上他家去取眼镜。我一进屋子,他正在那儿煎药呢,闻那药味是一股当归味,不是我开的那方子,我心里就明白了。我就问他这不是我那药吧?他就告诉我说,她的姨娘来了,这人就要死了,不告诉她姨娘,多不好哇,她在北京就她姨娘一个亲人。她姨娘来了问请大夫没?我说请了朋友。她不愿意了,说朋友不花钱是不?她姨娘就给她找了个大夫,大概他那药里就有当归。
他说完我就笑了,我说他用的这个药可是补药,现在除了我开的方子的治法没有别的法子,你不信我就算了,信不信由你。正这么说呢,他父亲在里屋,就过来了,他父亲挺明白,说这胡大夫给我们看病不是一次了,每次都挺好的,而且我听他这话也是绝对有理的。后来他就把正熬的那个药倒了,把我那剂药给煎了,我就用的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石膏,吃完就好了。这种病很多,她那是属于病情危重的。这个病也得用祛瘀药,比较好。刺期门也行。
编者按:
《胡希恕病位类方解》及《胡希恕越辨越明释伤寒》中也说到“精神病的患者很多属于血瘀证,尝以本方(桃核承气汤)或桂枝茯苓丸合用大柴胡汤治愈多矣。本方治狂不治癫,读者可试之”。
5、白矾汤治霍乱得速效
真正的霍乱拉的东西是什么样呢?不是一般的屎,看不到粪便,就是红水汤啊!病人没完没了地拉,要不这人怎么渴呢?我曾用白矾治过这个病。
白矾这个药非常好,它起一个收敛固脱的作用,味是又苦又酸,可是有这个病的人喝下去反倒不觉得那么酸苦。当时用这个药也是因为没办法了。日伪时期,因为我病了,打算在老家开个小药铺养老算了。在北京我认识一个姓马的大夫,他以前在华北国医学院上学,来北京考取的执业医师资格证,他直跟我说,您老把我带去吧,我在这也搞不出饭来吃,我就带他回沈阳了。那时自己开业很困难,病人很少,又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房子,他也没有工作,就在我家楼下临时住着。
有一天他招呼我说:不好,我得霍乱了!那阵在沈阳闹霍乱闹得最厉害,他不敢声张,一声张这一家人就被隔离了。当时是一两点钟的时候,从外面买药也来不及了,市面上又不太平,怎么办呢?我就去厨房,问有没有白矾?我家人说有,我就弄了一大块白矾,给他沏了一大碗浓浓的汤,我说你喝吧,他就喝了,他喝完了就好了。你看这个东西,白矾这个药,它的治疗效果我是有亲身体会的。
编者按:
在《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胡希恕》的“下利”部分也提及胡希恕先生曾讲过伏龙肝、白矾治霍乱有卓效,引录于下:“胡希恕先生用经方治疗急慢性下利皆有丰富经验,即使对霍乱也治愈不少,曾讲过用伏龙肝、白矾治疗有卓效。给服白矾水其觉甜,可徐徐饮之,待觉涩则止后服,可止泻、防止脱水。”
6、越婢汤治愈眼睑肿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说:“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我在门诊治疗过一个小姑娘,她就是眼睑肿,我给她吃越婢汤,现在她还挺好。
7、越婢加术汤治肾炎腹水
越婢加术汤非常好使,它不单能治外边的水肿,也能治里边的水肿。可是有个问题现在我也闹不清楚,
若是肾炎的腹水,用这个方子百发百中
,你们尽管试验;要是遇上肝硬化的腹水就不行。那个时候在咱们医院有一个住院的病人,他就是患肾炎的腹水,腹水症状挺厉害,后来他们(其他医生)找我会诊,我就开了越婢加术汤,病人吃了就好了。后来遇到肝硬化的腹水,他们(其他医生)试验就不行,他们说这方子怎么不好使了?这东西奇怪,肾炎的腹水,吃越婢加术汤非常好使,但是肝硬化的腹水就不行。他们试验了很多次,我还没试验,但他们告诉我,我就知道了。
编者按:
在《经方传真:胡希恕经方理论与实践》《胡希恕病位类方解》中对此总结道:“本条(《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第5条)的里水,是就病水的原因说的,也即相对于风气相击的风水说的。风水可说是外因,此由于小便不利为内因,故以里水别之。有的注家改皮水,值得考证研究。依据实践证明,本方所主水肿,为由于肾功能的障碍,从而使小便不利而致的水肿,对于肾炎患者的水肿和腹水,屡试皆验,尤其令人惊异者,不但水肿得治,肾炎本病亦得到彻底的治愈。”
8、小柴胡汤加石膏治疗小儿肺炎
这个小柴胡汤加石膏有一些特殊的作用,我们遇到的腮腺炎、耳上下肿、淋巴结肿、妇人乳腺炎(就是奶肿),它都能治,只要没到化脓的程度都有速效。再有就是用它治疗小儿肺炎,此类病人我用它治的最多。小儿肺炎多现小柴胡汤证,用小柴胡汤加石膏最合适不过,非常好使。
我方才讲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这是个发汗药,它有治肺炎的机会,但不可把它当成治肺炎的专方。麻黄这味药发汗,用过它之后证候发生了变化就不能再用。
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之后,多发生小柴胡汤加石膏证,这个我治过很多了。小儿,甚至没满月的小孩子,我都治过。把药煎好后用奶瓶给小孩子频服,别一下子都给他吃了,起效也非常快。我记得有个学生叫刘玉竹,他的小孩子得肺炎,因为他是咱们这儿(东直门医院)的毕业生,所以找我给他孩子看,我就给他孩子吃这药,很快就好,这之前吃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越吃越不行。
还有一个小孩也是得肺炎。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的病人,我去会诊。这个孩子的姓不记得了,只记得那孩子年龄是七八岁。管他的那个中医大夫是我的学生,晚上他来找我。我都要睡觉了,所以心里有些腻烦,就想推诿一下,我说这时候你怎么来找我会诊?他说您不知道,这个病特别重,西医提出来把这个病人让中医治,中医给他吃药也越吃越热,院长害怕了,说还没请专家会诊呢,起码也得请中医会诊呀,所以叫我来请您去会诊,本来我想明天来请您,院长说别等明天了,今天去吧,我就来了。他跟我说这情景,抺不开面子,我就去了。
到那儿一看,这个孩子在我治过的肺炎病人里病情是最重的,那孩子眼不睁、口不开,光昏迷就四天了,人事不省,吃什么都滴水不入,就像个死孩子一样。我看他吃过的方子,就是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这些药。我听他的呼吸,“嘶啦嘶啦”的嘶鸣,就是痰鸣呀。我说他都这样子了你怎么还给他吃发汗药呢?当时我也是用小柴胡汤加石膏,石膏用了4两,这是我用石膏用得最多的时候,小柴胡汤还是照原方这么用。
我告诉他,别一次让他都吃下去,这一宿频服把这一剂药吃完。他说那得灌了,孩子不会吃药了,就拿调羹一点点往里头灌。我说你别一回给他灌多了,这一宿两煎吃净,我看这个病人危险。他就是这么给他用的。后来有一两个月了也没给我信,我想这孩子可能已经死了。后来他又找我会诊,是治其他病。那阵我大概每个礼拜都要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那回去时我还想着那个孩子呢,我说那个孩子你好久没说了,他是不是死了?他说你放心,那个孩子可好了,就吃那个药逐渐好起来了。我也没改方子,按你这个治法一直治疗到他出院,好得倒是挺快。这在我治过的肺炎中,是最重的了。
还有一个人得肺炎,他不是小孩子是成年人。咱们学院有个同学叫吴国平,他在咱们这儿(东直门医院)住院,是得了肺炎,我给他看的时候他得病有三四天了,他盖条毛巾被,身热汗出,那真是蒸蒸发热,胸胁满,干呕,我就给他开小柴胡汤加石膏。当时我旁边有一个老大夫说,这个不行,我给他用过这个药了。我说你怎么用的?他是柴胡开了四钱,四钱才12克,石膏用了一两半。我说他发热这么厉害,你那么用哪行呀,不是你开的药错了,是剂量不对。当时我给他开这个石膏的量不是三两就是二两,柴胡开了24克,他吃药后很快就出院了。所以治病呀,剂量不对头也不行。
编者按:
从这几个病例中,可以看出胡希恕先生对于药物剂量的把握极有分寸,一般的病开药剂量都普通,遇到大证,该用大剂量就得用大剂量。
9、十枣汤改良剂型治疗胸水、腹水
十枣汤这个方子我也常用,它不但治悬饮这类病,而且凡是胸水它都能治。甚至有时也用它来治腹水,真正的实证腹水也可以用它。但不要照原方后说的服法用。
我用这个,大枣最少用250克,有时用500克, 煮这么大量的枣得用大砂锅。先煮大枣,煮得稀烂,把枣皮和枣核挑出来不要,只汤和枣肉在里头,那个枣不要有虫子的坏枣,所以要好好挑挑。芫花、甘遂、大戟要饮片不要粉剂,我都用二至三钱,用量好像挺重,其实没多大关系,把这几味药搁到枣汤里煮,煮得差不多了,把药渣捞出来,就喝这个枣汤,吃枣肉。要让病人少吃,一下子吃多了那可泻得不得了!一会儿吃一点儿,一会儿吃一点儿,开始泻下了,就暂停不要再吃。要注意观察,掌握分寸,必须得多加小心,古人在这上头是特别注意的。
我治好过很多这类病人,悬饮的饮在上头,所以尤其对胸水,十枣汤最好使,相当保险,你们可以这么用。心里没底的大夫可以三味药各搁二钱,不过这枣必须得多搁,没枣可不行,我就是这样来用这个汤剂的,胸水、腹水我都这么用,这个非常好用。肝炎腹水我也这么用,太顽固的腹水、一般药治不好的腹水就用这个,我这么用对病人没伤害,吃来吃去,他这个肚皮发皱纹了,一发皱纹就要好了。大戟、芫花、甘遂本来是毒药,但是因为大量用枣所以没问题的。
10、小柴胡汤加橘皮治百日咳
这个方子常治小孩子干咳,没有痰,干咳嗽,所以小儿百日咳,有用它的机会,这个我也试验过。把方中的大枣增量,小柴胡汤中大枣是四个,你可以增量至七八个,再加橘皮。患百日咳的小孩子,咳嗽的时候,伴有吐或哕逆,所以要加大量橘皮,这样就挺好使。
11、甘草泻心汤合苦参汤治愈白塞氏病
我们从头想一想,狐惑病是很容易辨明的,也就是中医叫关口的地方,即孔窍之处,上面有口腔、咽喉、眼睛,下面有前后阴,这些孔窍的黏膜发炎了。这就是白塞氏综合征(即白塞氏病),这是西医的说法。
据我们古人的说法,狐惑病颇似白塞氏综合征,虽然不是这种叫法,但是白塞氏综合征把它概括进里头了。就算不是白塞氏综合征,真正的口腔溃疡,前后阴的溃疡,用这种法子,也很适合,这些我都试验过。
编者按:
胡希恕先生曾以甘草泻心汤内服,合苦参汤外用治愈白塞氏综合征,这在《经方传真:胡希恕经方理论与实践》《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胡希恕》《胡希恕病位类方解》中皆有相同记载。下面一例是胡希恕先生自己记录的,转录如下:1970年夏,余方从河南归来,吕院长诉,有一解放军同志(女)曾几次来院,说数年前曾患白塞氏综合征,经余治愈,近日于意大利病又复发,特回国找余诊治。乍听之下,不禁愕然。不久患者果然前来,但事隔多年,余已不复记忆,经过一番问答,乃知数年前,她曾以口腔溃疡来门诊治疗。近在意大利经西医确诊为贝赫切特综合征(即白塞氏病),口腔及前阴俱有蚀疮,与服甘草泻心汤加石膏,另与苦参汤嘱其熏洗下阴,不久均治。
12、芎归胶艾汤合四君子汤治愈胎漏重证
这个芎归胶艾汤是个止血药,可是方中净是些强壮性的祛瘀药,它不用桃仁、牡丹皮,说明它治疗虚证,就是这个下血证有虚脱的倾向,所以得赶紧止血,用强壮性的祛瘀止血的法子。这个药应用的机会也相当多,一般的吐衄下血都可以用,但不是虚衰性的证不行。真正的虚证,需要用一种强壮祛瘀的法子,这个方子最好使不过了,也是常用的方子。
对于妇人,在妊娠阶段常有下血、腹中痛。一般就是由于她们自己不谨慎,导致下血、腹痛,如果要流产,这个方子也很好使。这个方子常常配合人参、茯苓、白术,就是把四君子汤合用在这里面,治先兆流产的下血,起止血安胎作用,这个药经常用,也挺好使,这个药我也用过,不然我不会这么说啊。
咱们医院的老范,他的第二个女儿范文艳就是患这个病,哎呀,她那个血出得很厉害,我就用芎归胶艾汤合四君子汤,她吃完就好了,后来她生了个小孩叫小阳子。一般的失血证,要是有虚脱的情形,就是脱血的情形,即出血相当厉害,这个方子就可以用。
编者按:
本书上篇第四章提到:“下血不止者,大体不离芎归胶艾汤(止血)合四君子汤,一般先兆流产的腹痛下血颇好用,不是偏虚亦可不合四君子汤。以腹痛为主的,以芎归胶艾汤合当归芍药散亦佳。”可互参。
13、桂枝茯苓丸治实证喜哭
这个药(指甘麦大枣汤)也常用,妇人悲伤喜哭,可以用这个药,就是小孩子在夜间哭得特别厉害,有时候用这个药也起作用,但不是虚证可不行,不是虚证的患者吃这个药都睡不着觉,我有这个经验。
我有一次给人看病就给人弄错了,这人精神失常,她当时也是好哭,可是她不虚,我给她开这个药,第二天她就来找我了,说:“你给我吃的是什么药?我一宿没睡着。”然后我就赶紧换了药,又给她吃桂枝茯苓丸,那种药就对了,因为她患的是实证。所以虚实还是很有关系的。像脏躁,心虚而躁扰不宁,可以用甘麦大枣汤,但是对实证用就错了,这要注意。
我那会儿也是没注意就开了方子,因为她是我朋友的爱人,她老觉得委屈,我就给她开前边那个方子,所以就错了。
编者按:
《经方传真:胡希恕经方理论与实践》的甘草小麦大枣汤方中言及:“脏躁所指不明,但通过实践,凡无故哭笑,情难自已的精神病,不论男女用之多验。”《胡希恕病位类方解》中也有相似的说法,但说的都是虚证的情况。此处提到的实证喜哭案,正好可作为其重要的补充说明。
14、抵当汤加芒硝通经治愈精神病
“妇人经水不利下,抵当汤主之。”(《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第14条)这个“不利下”不是指月经不调,这是指经闭,经闭不利下,用其他的药月经也不下。这在临床上也常有,最近我在临床上遇到一个精神病患者,她的月经就是吃抵当汤才下的,我给她用了抵当汤以后,她的经血中有挺大一块血块,现在她的这个精神病大致是好了。她以前拿斧子砍人,在精神病院治疗过很长时间,现在这个人挺好。之前我用其他的祛瘀药都不行,她的月经就是不来,这个抵当汤是真有力量,我用这个方子,但是加了芒硝,因为她的大便特别干,人也癫狂。
编者按:
《胡希恕病位类方解》中提到“精神病由于瘀血者颇多,余以本方(桃核承气汤)或桂枝茯苓丸与大柴胡汤合方,治愈者多矣”,“本方证(抵当汤)与桃核承气汤证相较,则彼轻而此重,桃核承气汤证其人如狂,而本方证则其人发狂”。《经方传真:胡希恕经方理论与实践》中也总结道:“喜忘与狂均属神经症,以是可知,诸神经症,多有瘀血为患,临床常用祛瘀药而治愈。由此也悟出,疯狂、癫痫等脑系病变,用祛瘀法治疗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附:郝万山讲的宋孝志老师用抵当丸治疗脑血管瘤的故事
30年前,我跟着宋孝志老师抄方,有一个病人是从宣武医院转去的,她的临床症状是剧烈的头痛伴有偏盲。宣武医院当时做脑血管造影,诊断为脑血管瘤压迫了视神经通路。那个时候在这个区域进行手术,是很困难的,所以西医大夫说,他们没有更多的办法,手术具有危险性,建议病人找中医去试一试。我们中国的西医大夫很好,当他们没有办法的时候,就会推荐病人去找中医大夫试试,那个病人抱着一线希望来找中医大夫,到东直门找了我们宋老。
这个病人头痛、眼睛睁不开、有偏盲,她感到很痛苦、很绝望,留给我很深的印象。这个女同志,40岁左右。宋老沉思良久,开的是破血逐瘀的抵当汤,只是不让她做汤剂,而是选这几个药让她做散剂,装在胶囊里吃,每个胶囊装0.3克左右,开始是让她早、晚各1粒吃吃看。如果大便还是每天一次,没有一点稀软表现的话,再增加1粒,早、中、晚各1粒。如果还不行的话,观察大便,保持一天大便有1次比较稀软的就行了。超过2次就减量,1~2次就不要减量。按这个量,让她长期吃。
这个病人吃了一个月症状没有改善,宋老说再接着吃;吃到两个月的时候,头痛减轻许多,视野开始恢复;吃了三个月的时候,几乎头不痛了,她前后吃了半年,视野完全恢复,头也不痛了。
半年以后她去复诊,症状全没有了,令我觉得很奇怪,这个血管瘤难道能够化掉吗?我就劝她再作一次脑血管造影。那个时候没有核磁共振,没有CT,连B超都没有,30年前能够诊断脑血管瘤的唯一方法就是脑血管造影,而脑血管造影又有一定危险,有一定痛苦,所以病人不愿意做。但是我总想看看这个病人的症状为什么改善,脑血管瘤到底还有没有。
有一天,我背着宋老对她说“你必须去做检查,没准这个瘤子跑到别的更要害的地方,现在藏在那个地方,哪一天突然破裂出血的话,就可能有生命危险,所以必须做一个脑血管造影,证实一下。这东西是很难消掉的。”后来她告诉我,她一晚上没睡着觉。现在想起,当时自己太年轻,不应当这么说。
她第二天就到宣武医院拍片子去了。拿片子的时候,她和放射科拍片子的那个人说,你给我对照一下,前后半年的两个片子有什么不同?对照完以后医生说,脑血管瘤没有了。他就问怎么治疗的?她说是找一个中医大夫,一直吃一种胶囊治好的,但是从那时候到现在,用抵当汤做成散剂治疗脑血管瘤有这么好效果的我只遇到这么一例。
后来我遇到类似的病人,也用过,也许是病人在坚持吃药方面有些困难,也许是现代手术技术的提高,病人坚持了一段时间以后,觉得症状缓解的太慢,就做手术了。没有像这个病人,能够坚持用半年,而使脑血管瘤完全消失,所有临床表现都消失。我非常遗憾的是当时一直记着她的名字、地址,后来几次搬家,我就找不到这个资料了,当时她40岁的话,现在30年过去了,应当是70岁。这一直是个遗憾,如果我现在还能够随访她,知道她的远期疗效怎么样就好了。
15、鳖甲煎丸治脾大有验
鳖甲煎丸这个药现配很麻烦,以前在药店有成药。现在大概在武昌、汉口有这种药生产,在北京也有这种药生产,但是药厂把这个方子的药味减少了,所以它就不好使了。在杭州生产的这个药,挺好使的。我用这个药治过肝炎的脾大,的确有效果,因为这个脾大,它是有瘀血,不能求急治,用猛攻的方法是不行的,用这种丸药就比较好。现在一般用大黄蟄虫丸,也挺好使。
编者按: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胡希恕》中记录有用鳖甲煎丸治肝硬化脾大的费某医案,可参看。
16、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疟疾神效
《伤寒论》第147条曰:“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第四》附《外台秘要》方,曰:“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服一剂如神。”这个“多寒少热”,或者“但寒不热”,都现的是柴胡证,就是这篇头一条说的那个“疟脉自弦”,不是牡疟那种情况,也不是里头有水造成的。这个方子后头有个小注“服一剂如神”,这个确实不假。也不光是“寒多微有热”,或者“但寒不热”,只要合乎柴胡桂枝干姜汤应用的条件的话,的确是其用如神。
北京这个地方,患疟疾的病人较少,在这儿我没有用它治过疟疾。我有一个朋友叫张秋水,他在江西行医,他回来跟我说:“我就用这个方子治疟疾,真好使,就用这么一个方子加加减减就可以了。”我们俩是同学,他后来在江西的一个大学当教授,当教授挣的钱也不够他花,他就给人治病,他的医术也挺好。他说他光治疟疾就行,一天就很忙,江西那个地方得疟疾的人多得很,他没用其他的方子,就用这个柴胡桂枝干姜汤。所以“服一剂如神”,古人也有体验,可见治疟疾时选用这个方剂最多。
这个方剂主要是针对什么呢?身无力,胸胁满,心下这个地方觉得堵、有结滞,但是不厉害,还有一点拒按,但不像阳明病实结的那个样子,身上没有汗,光脑袋出汗,这就是有气上冲、表不解的情况。凡此用它就可以。吃这个药应注意,头一次吃它会发烦,烦是因为不得汗出的缘故,再吃汗就出来了,病也就好了。这个方子,在治疟疾时,用的机会挺多。
附:郝万山讲刘渡舟用此方治疗多种病的故事
刘渡舟老师在世的时候,有时候半天能看六七十个病人,老师怎么看啊,他经验多了,实际上不怎么辨病,也不怎么辨证,就对着症状来治疗,这是经验的积累。他有三个学生给他抄方。
一个病人来了“大夫我乙肝,大三阳。”老师说,“你口渴吗?”“渴。”“大便怎么样?”“经常稀,吃得不合适就经常稀。”“肝区痛吗?”“有时候痛,有时候不痛。”
老师说:“柴胡桂枝干姜汤”。这个学生就给他开柴胡桂枝干姜汤。为什么?因为柴胡桂枝干姜汤的适应证是肝胆有热,脾阳虚衰,津液不足,所以他抓住口渴,便溏。病人不是脾阳不足吗,再抓个肝胆有湿热未尽。好,柴胡桂枝干姜汤。那么这个学生就在那儿开方了。你看,几句对话用得了一分钟吗?
另一个病人就说了:“大夫,我慢性结肠炎,大概有二十年的历史了。”伸出舌头来看看,舌上很干。“你口干吗,”“口干。”“经常拉肚子吗?”“经常拉肚子。”一摸脉,脉沉弦,“那你心情好吗?”“大夫,我心情不好,经常高兴不起来。”这不是有肝郁吗,好,柴胡桂枝干姜汤,第二个学生也给开柴胡桂枝干姜汤,因为他有三个主证呀。
再来个病人说,“大夫,我糖尿病。”“口渴吗?”“渴。”“大便怎么样?”“稍吃点凉的就拉肚子。”脾阳虚,这个症状又有了。“心情怎么样?”“不高兴,说糖尿病是终身病,我这一辈子就要陪着这个药进棺材了,我怎么能高兴得起来。”
好,柴胡桂枝干姜汤。为什么?三个主证全有了,口渴、便溏、肝气不舒。老师有时候就是这样对着症状,或者有时候就对着病机这么用方,疗效好,看病也快。
17、黄连粉治浸淫疮
浸淫疮不算什么大病,但是这个病很不好治,近些年在城市里少见,在乡间这个病很多,因为在卫生上有问题。尤其是小孩子得这个病,摸完患处又摸别处,就又染上一块皮肤了,有多年不愈的病人,满脸甚至身上都有浸淫疮。我的家乡把此病叫黄水疮,流黄水,流到哪块皮肤哪块皮肤就有疮,这个就是浸淫疮。“浸淫疮,黄连粉主之”,我的家乡也用这个方子,把黄连做成粉,研成细末,用香油调匀,也有用棉花籽油调的,用什么油都行,黄连这味药苦燥,苦能够消炎解毒,解热毒,燥能够祛湿,就是祛这个黄水。
18、甘草粉蜜汤治顽固胃疼
甘草粉蜜汤这个方子,不只能驱虫,它还能治胃疼。它治“心下疼”,心下就是指胃。我们遇到胃疼,不论是胃溃疡还是胃炎,胃疼痛得厉害,用这个药很好使,但这个粉(铅粉)就不要搁了,驱蛔虫才搁铅粉,我治上述普通的胃病都搁白及。白及这味药和王不留行差不多,也是祛瘀定痛,同时止血。假设是胃溃疡这种病且伴有潜血的情形,这个药就更好使了,就用甘草、蜜,加上白及。不过我不是用书上这个剂量,我用的剂量会大一点,甘草一般我都用24克,最高用30克,蜜我都用45克,白及用 12 克。制法和书上相同,把甘草和白及先用水煮,取2升,去滓,把蜜搁里头再煮,搅令和,煎如薄粥就可以用了。
我常让疼得厉害的病人一次把药全吃了,疼得不厉害的病人就分两次吃,特别是顽固的胃疼,病人吃上这个药就会好,这个你们可以试验。但是要注意因为这个药中大量地用甘草,如果胃不疼了就停药,不然吃多了腿肿。甘草这味药影响小便,所以利尿药里头大量地用甘草的情况很少,五苓散、猪苓汤里都没有甘草。所以在我们用这个药的过程中,如果病人有水肿的话,甘草的药量就不要太多了。这个药不只治疗蛔虫疼,一般的胃疼用这个药效果都很好,我是试验过了才这么说的。
编者按:
在《医门传真》中有胡希恕先生的学生张景桂写的一篇文章叫《胡希恕老师治疗溃疡病的经验》,其中也谈到了用甘草粉蜜汤治胃溃疡。他说:“如有溃疡病且大便潜血阳性时,胡希恕先生常用下方配成散剂冲服:白及12克、三七3克、川军(大黄)4克、元胡10克、乌贼鱼骨20克、甘草10克、白芍20克,上药共研为细末分为12包,日服3次,用蜂蜜水送服,胃酸多的病人可用开水送服,无三七可用云南白药1瓶代替。如见大量柏油便或呕血,可大剂量地用白及15克、三七5克,用独参汤(凉后)调服,可收到迅速止血之效。”《经方传真:胡希恕经方理论与实践》《胡希恕病位类方解》中亦言及:“甘草粉蜜汤治心腹痛有奇效,本方去铅粉,加白及10克,治溃疡病剧痛者,屡用皆验。”前者并附有夏某案一则。皆可供参考。
19、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治愈脑外伤出血神昏
我曾治王某,女,55岁,家庭妇女。她从汽车上坠下,住某医院一周始终昏迷呕吐,抽验骨髓结果:脑有积水且微量出血,后转另一家医院,医生认为其不能速愈,令其回家疗养。后乃邀我往诊,她脉弦实有力,舌苔黄厚,二便不利,余如上述,与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服一剂后自能活动,食已不吐,但仍头痛晕,继服七八剂诸症尽已,无任何后遗症。
另附:在《郝万山教授〈伤寒论〉讲座》录音中,他回忆胡希恕先生的一则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验案,保留了胡希恕先生所使用的方歌一首“厚朴半斤姜半斤,一参二草也须分,半夏半升善除满,脾虚腹胀此方真”(从陈修园的方歌修改而来的),弥足可珍,介绍如下:
以前我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做住院医生的时候,我管过一个病人,这个病人患的病是比较少见的病,它叫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这种病人本身的红细胞的细胞膜有生理缺陷,到了一定年龄发病的时候,这个细胞膜在血液内酸度增高时就自然破坏了,红细胞的细胞膜破坏以后,这个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就释放入血液中,就出现这种溶血性黄疸的表现。那在什么情况下血液内的酸度会增高呢?在睡眠状态下,血液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会增高,当然它的酸度就会增高。所以这个病人第二天早晨起来,她发现自己的眼睛黄了,脸也黄了,撒出的尿像酱油汤一样,所以她就认为她是得了急性黄疸型肝炎。
她先到我们医院的急诊科来看,急诊科的医生一看说:“老太太(其实她还不到50岁),你患的是肝炎,你赶快到北京地坛医院去看。”她就到北京地坛医院去了。北京地坛医院的急诊科医生也是位年轻医生,他一看她有黄疸,就说你先住院吧,住院以后再给你化验。没想到第二天化验结果出来了,她患的不是黄疸型肝炎,她的肝功能正常,她患的是溶血性黄疸,就把她诊断成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所以她又回到我们医院了。
那天晚上她到我们急诊科,遇到的又是一位年轻的大夫,大夫一看她皮肤黏膜发黄,说你别来我们这儿,我们这是普通医院,你应该去传染病医院。她说小伙子,别害怕。我患的不是传染性肝炎,我患的是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能不能在你们这里住院?这个大夫一看是北京地坛医院的诊断,正好那天晚上我又在病房值班,所以他给我打电话,说郝老师,你看你们那里能不能收这个病人?我到急诊科一看,我说好,这个病很少见,就让她在我们医院住院了。
因为她有溶血,她就有贫血,但是我们给她输血,又不能够一次输大量的血,因为给她输血之后,她是用了别人的血液,更容易引发溶血,所以每次给她输少量的血,过几天再输一次,这是一种输血的治疗方法。然后我们用了中药治疗,也用了一些西药治疗,试图改变她体内的酸碱度。治疗了一个阶段以后,溶血控制了,血红蛋白也上去了,她的精神也不错了。
早晨我查房的时候,她说都挺好,我说那你是不是准备出院?每天我到了下午下班的时候,总要到病房巡视一遍,等我再巡视的时候,她把衣服掀起来,拍肚子,她的肚子鼓得圆圆的,她说:“郝大夫,肚子一敲梆梆响,你什么时候把我这个肚子胀再给我治治,等我肚子不胀了,我就出院了。”我说行呀,我给你治治,早晨查房时你怎么不说呢?她说早晨我的肚子不胀,上午也不胀,到了傍晚前后就会胀。我看她有贫血,舌头胖胖的,淡淡的,舌苔厚厚的(选用厚朴的指征)。我说你有脾虚,脾运化机能低下,所以痰湿内生,湿邪阻滞,气机不畅,因此就出现了这种肚子胀,你这是虚中夹实,我还真有办法治疗你这个虚中夹实。
她说那你给我开方子吧,治好了我的肚子胀,我就出院了。我回去之后就开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可是那个时候厚朴这味药特别缺,如果像我们这样的年轻大夫,要是每剂方开10克厚朴,再开上7剂药,药房的老师傅就会说没有药。所以我只能开 6 克厚朴。生姜有些辣,所以我也考虑到这个药的口感,生姜开了3 片,半夏大概是写了10克,这是个常用量,因为我考虑到她过去患过溶血性黄疸,脾虚是明显存在的,所以用了 20克党参,甘草大概用了6克。
这个方子开出去以后,前一两天她没什么反应,到了第三天上午,早晨我去查房,她说郝大夫,你开的那个药,我已经吃上了,你开的那个药真厉害!我心里很高兴,以为疗效很好。可她说原来每天晚上我还能吃一小碗粥,自从吃了你开的药以后,我昨天晚上连这一碗粥也吃不下了。昨天晚上我的肚子胀得更厉害了。我说我用方没有问题,症状怎么会加重呢?我说我去问问我的老师吧。我就拿着她的病历,拿着我开的方子,去请教胡希恕先生。
胡希恕先生那个时候是我们东直门医院特别善于用经方的一个老前辈。我去问他的时候,他一看这个病历介绍,他说你的辨证很对,你开的方子中药也选得很对,但药量没有把握好。我说老师,我怎么没有把握好药量呀?他说你还记得《伤寒论》中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的药物的药量吗?我说老师我不记得了,只能记住药物的组成。胡希恕先生说:厚朴半斤姜半斤,一参二草也须分,半夏半升善除满,脾虚腹胀此方真。从那时起我就把这首方歌记住了。厚朴半斤姜半斤,厚朴、生姜的量很重,一参二草也须分,人参只有一份,而厚朴、生姜却是八份,剂量比例不是显而易见吗?
我把药物剂量比例给颠倒过来了,补气的党参用了20 克,甘草用了6 克, 而厚朴、生姜只用了6 克。胡希恕先生说你怎么用这么少的生姜、厚朴?咱们把厚朴用到 20 克,生姜用到15 克,党参的剂量改成6克,甘草用6克,半夏用15克,就这么一个方子。我跟病人说我已经请教胡希恕先生了,还是开这五味药,就调了调剂量。这个病人将信将疑,她吃完后第一天没有明显的效果,第二天、第三天肚子越来越不胀,肚子胀的程度越来越轻,她吃了7剂药后,晚上肚子就不胀了。所以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是治疗脾虚痰湿阻滞、虚中夹实腹满的一张很好的方子。我们在应用它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它的药物剂量比例。”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