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研习《伤寒杂病论》,用经方治疗男科病多有心得,宗仲景之法,临证脉症合参,以法治之,多获佳效,现从经方概念、应用辨析、临床应用等方面,探讨如下。
大凡经方有三,一曰:《汉书·艺文志》医家类,记载经方十一家,是指汉以前的临床著作,皆属于经验方之类;二曰:《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经典著作中的方剂;三曰:《伤寒杂病论》之方剂。临床上一般所言“经方”是指三曰。曹颖甫先生一生治医专宗仲景,善用经方而闻名。所著《经方实验录》之经方专指《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之方。经方历经二千余年而不衰,效高而功著使然,成为“众法之宗,群方之祖”。经方由于配伍严谨,用药精简,体现了“方以法立,法以方传”之特点。本文所论述经方皆《伤寒杂病论》之方也。
汉代医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原则,严密选择疗效可靠的方药,对掌握疾病的防治以及推动医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承先启后作用。内容包括“伤寒”和“杂病”两大部分。由于当时局势混乱,《伤寒杂病论》亦有散失,到了公元3世纪时,经过晋代医学家王叔和的整理,把伤寒和杂病划分开来加以编排。到了北宋时代又经过医官孙奇、林亿等人的校正,成为今天看到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伤寒论》编22篇,397法、立113方;《金匮要略》定25篇、立262方(实际是184方)。《伤寒杂病论》全书贯注了“六经论治”和“八纲辨证”。六经论治是从《黄帝内经·素问》中的六经理论引出,而加以发展,创立了六经论治。所谓六经,就是三阳经(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和三阴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仲景把疾病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症状,根据病人体质的强弱,引起病理生理的变化现象,以及病势进退缓急等变化,加以综合、分析,用三阳经、三阴经,归纳成为六个证候类型。并配以方药治之。《伤寒论》113方分属六经,重点在于六经病之主证主方,主随证而设,所谓“主证”者,即六经提纲是也。如“太阳病”提纲为“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主方是麻黄汤、桂枝汤。阳明病提纲是“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主方为白虎汤、承气汤。少阳、太阴、厥阴病也然,各有主证与主方。然而,六经各自之主证与主方,仍应通过辨证准确,用得恰当,才能获效。
八纲辨证是书中贯彻辨证论治的具体原则。所谓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也。以八纲视之,诸方分主阴阳、寒热、表里、虚实。芍药甘草汤与桂枝甘草汤为阴阳之主方;桂枝、麻黄、柴胡、越婢、承气、抵当、陷胸、泻心为表里之主方;四逆、理中、真武、白虎为寒热之主方;五苓、栀子为虚实之主方。
《金匮要略》以脏腑立论,论治杂病达45种之多,其方亦纳为八法,统于八纲。《金匮要略》方的八法即汗法,麻黄加术汤;吐法,瓜蒂散;下法,下瘀血汤、大黄蛰虫丸;和法,小柴胡汤;温法,苓桂术甘汤、肾气丸、大乌头煎、通脉四逆汤之类;温补相配的当归生姜羊肉汤。清法,白虎加人参汤、白头翁汤;消法,鳖甲煎丸、枳术汤。补法,黄芪建中、酸枣仁汤、肾气丸、当归生姜羊肉汤均属之。
纵观《伤寒杂病论》不仅总结了公元3世纪前的医学经验,更重要的是创立了辨证论治原则,严谨的选方用药准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涵盖了六经论治、八纲辨证、治疗八法,并开创了研究男子生殖障碍之先河,并为男科病的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全书精选了269方(已去除相重复及异名方剂共106首),[七版《方剂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称323首方],方方有主证,证证有病机。配伍精练,主治明确。有关男科病方面论述篇幅较少如《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说:“夫失精家,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等。但一些方剂,如桂枝汤治睾丸炎,肾气丸治不育,当归生姜羊肉汤治阳萎,小儿尿床,大柴胡汤治不射精症,真武汤治前列腺肥大,黄土汤治血精,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失精,桂枝茯苓丸治精索静脉曲张,升麻鳖甲汤治阴汗等方用于治疗男科疾病亦佳。
3.1 阳痿:刘某,男,32岁,农民。1983年10月2日初诊,患者自诉阳事不举已三月余,已影响夫妻感情,十分苦恼,遂来就诊,刚结婚时,夫妻感情甚好,夜夜房事不觉累。现症:面色萎黄,精神不振,阳痿,有欲望而阳具不能举,夜尿频多,失眠多梦,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房事过频,肾精亏损,血失濡养,宗筋失润,阳事不举。治法:补肾养血,通阳起痿。方药:当归生姜羊肉汤加葱白30g。10月5日二诊服上方3剂后,有晨勃现象,继服上方7剂,10月12日三诊,患者欣喜而告余,阳具已举,性事正常,嘱其劳逸结合,不要纵欲,以巩固疗效。
按:“当归生姜羊肉汤”出自东汉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此方由当归三两,生姜五两,羊肉半斤所组成。具有补血和血、通阳起痿之功。当归:“甘辛温,入肝、心、脾经,补血和血,能补、能走、能通。”生姜:辛微温,入肺、脾胃经。发表散寒,通阳。”故能散能通。羊肉:“甘温甜,补益生血。”《金匮要略心典》云:“羊肉者,补虚益血也”,羊肉者以内蒙山羊肉为佳。
按:临床应用本方二十余年,加减治疗尿床患儿60余例,治愈率达90%以上,对于顽固性尿床,可加猪小肚效更好,本方不仅可以补养气血,益智仁补肾缩泉,麻黄入肺宣通,肺为水之上源,肾为水之大主,肺肾通调水道,气化正常,则膀胱约束有力,排尿自能控制。尿床之疾愈也。
3.3 不射精:李某,男,28岁,农民。1988年3月15日初诊,不射精已4年。现症:因不能射精而不育,结婚4年,性交时从未射精,阳强难忍,房事一小时而不射精,心情苦闷,烦躁易怒,大便秘结,腰困多梦,舌红,苔簿黄,脉弦。患者素体肝旺,郁怒伤肝,肝失疏泄,精关郁滞而精不能射。烦躁易怒,多梦便秘,舌红脉弦乃肝郁化火之证。治法:疏肝泄火,舒郁疏精。大柴胡汤加淫羊藿、巴戟天、急性子:柴胡15g,黄芩15g,芍药9g,半夏9g,生姜15g,枳实 9g,大枣 4 枚,生大黄 10g,淫羊藿15g,巴戟天15g,急性子15g。每日1剂,服上方15剂。二诊:患者自觉阳已不强,心情舒畅,多梦便秘已除,腰困已差,但仍不能射精。上方加王不留行、路路通各15g。微信搜索关注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了解更多中医秘验方 继服15剂。三诊:服上方10日后已能射精,嘱其服知柏地黄丸以巩固疗效。精液化验结果:精液量2毫升,色淡黄,液化45分;精子密度36.62(百万/毫升);A级(快速前向运动):20.4%;B级:50.2%;C级:15.3%;D级:14.1%。畸形比例3.8%。3个月后,患者喜告,妻已孕。
按:大柴胡汤源于《金匮要略》,原本是治疗少阳阳明合病之方,和解少阳,内泻热结。本方系小柴胡汤去人参、甘草,加大黄、枳实、芍药而成,也是小柴胡汤与小承气汤两方加减合成。本人紧扣不射精症形成之病机,重在疏肝解郁,清泄热结,疏郁通精。
按:真武汤源自《伤寒论》由茯苓、芍药、白术、生姜、附子五味药组成。本治有两条即84条、316条,其病机是由肾阳虚导致脾阳虚,水湿不运内聚而生;肾阳虚是本,水湿内停是标。本例病机与此相同,故采用真武汤加味治之。微信搜索关注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了解更多中医秘验方。
3.5 男性不育症:张某,男,24岁,农民。2004年2月12日初诊,婚后2年未育,性功能正常。现症:结婚2年一直未育,性生活尚协调,腰困膝软,失眠多梦,脉细数,舌红少苔。女方曾做妇科各种有关检查均属正常,因而前来就诊。精液常规检查:精液量3ml,液化30分,精子密度7.13(百万/毫升);存活率:50%,A级0,B级20%,C级30%,D级50%,畸形率25%。证属房事过频,肾精亏损,肾阴不足,阴损及阳,生精无权而致不育。治法:滋肾壮阳,益肾生精。方药:肾气丸合人参汤。3月14日二诊:服上方一月后,自觉腰已不困,睡眠已佳。继服上方30剂。4月15日三诊:化验精液常规:精液量3毫升;液化30分;精子密度60.13(百万/毫升);A级:26.5%;B级:45.6%;C级:20.4%;D级:7.5%。畸形比例2.9%。2个月后,患者来告其妻已孕。
3.6 血精:乌某,男,牧民,蒙古人。1992年5月12日初诊,患者精中带血已一月有余。现症:每次同房后精中总有血液,血色暗红,射精时无痛感,神疲倦怠,腰困乏力,舌淡苔白,脉弦细。脾虚肝旺,虚火扰动精室,迫血妄行,乃成血精。治法:温脾泻肝,和血清热。方药:黄土汤加白茅根、小蓟:甘草、干地黄、白术、附子(炮)、阿胶、黄芩各 9g,灶心黄土 60g,白茅根 30g,小蓟30g。每日一剂,服上方6剂。二诊:腰困乏力减轻,精神好转,精液中带有少量血丝,色淡。继服上方6剂。三诊:精液中已不带血,诸症悉除。嘱其戒酒、辛辣之品,调房事以巩固疗效。
按:黄土汤源自《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具有温阳健脾,养血止血之功,加白茅根、小蓟增强凉血止血之效。微信搜索关注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了解更多中医秘验方。
按: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源于《伤寒论》,具有和解清热,镇惊安神之功。原用于治疗伤寒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烦躁惊狂不安,时有谵语,身重难以转侧。本方治疗遗精,重在安神以固精,神不安则精难固,故先服补肾固精之品不效也。
3.8 阴茎硬结:达某,男,49岁,蒙古族,干部。2004年5月10日初诊,阴茎硬结一月余。一月前洗澡时偶发阴茎右侧有约小指大小硬结,无明显不适。泌尿外科建议手术,患者不愿手术延余诊治。微信搜索关注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了解更多中医秘验方 现症:阴茎外观颜色无变化,触诊硬结大小如中指头,按压时微痛,勃起时有痛感,性交时痛甚。舌质红有瘀斑,苔黄厚腻,脉沉弦。辨证:脾虚失运,痰湿瘀阻。治法:健脾运湿,化痰散瘀。方药:五苓散合大黄蛰虫丸加味。
按:小柴胡汤源于《伤寒论》,由柴胡、黄芩、人参、甘草、生姜、大枣、半夏七味药物组成。柯韵伯谓之为“少阳机枢之剂,和解表里之总方。”本方为少阳病而设,具有清解胆热,补气和胃降逆之功。后世广泛用于内科杂病,疗效颇佳。近年研究小柴胡汤具有激素样及非激素样抗炎作用。笔者用于治疗由外感而引发的急性睾丸炎、附睾炎疗效也佳。
3.12 阴部多汗症:张某,男,23岁,出租车司机。2008年6月14日初诊。阴部多汗半年余。现症:阴部多汗,每天换三次内裤,内裤还潮湿黄染,气味难闻,每天洗浴外阴也无济于事,有时阴部奇痒难忍,口苦,舌红苔黄,脉弦。心肝火旺,湿热下注,留滞阴部。治法:清心泄肝,升阳利湿。方药:用升麻鳖甲汤加黄柏15g,生薏仁 60g,黄芪 15g,苍术 15g,竹叶 10g,煅牡蛎30g。水煎服,3剂。6月17日二诊:服药后阴部出汗明显减少,汗臭味差。继服上方7剂。6月24日三诊:阴部汗出已止。继服上方3剂以巩固疗效。
按:升麻鳖甲汤出自《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篇,由升麻、鳖甲、当归、蜀椒、甘草、雄黄组成,有清热解毒散瘀之功能,为治疗感受疫毒所致的“阴阳毒”而设,方中升麻、甘草清热解毒;鳖甲、当归滋阴散瘀;雄黄、蜀椒解毒,以阳从阳欲其速散。总之,本方治阳毒,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敛汗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温热留滞所致的阴部多汗症,汗多粘臭,甚或黄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