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通知公告
>>
特种治疗方法
>>
查看详情
黄煌经方使用手册学习笔记(完整版)
2022-01-07 08:54:54
黄煌经方使用手册学习笔记(完整版)
赵东奇
1半夏厚朴汤的方证表达:
(1)半夏证:
主诉多而怪异;
表情丰富,情绪化明显,多疑多虑,经常反复询问医生;
易精神紧张,眼神飘忽不定;
情感丰富且起伏大;
易惊,易有恐惧感,易患白大衣性高血压;
恐高 晕车;
咽中异物感、痰滞感;
刷牙时或看见秽物时或精神压抑时,易出现恶心;
易头痛(紧张性头痛、神经性头痛)、头晕、失眠、多梦、噩梦;
易心悸;
易肢体麻木、疼痛(心因性的异样感觉);
营养状况好;
大眼睛,眼神明亮光彩;
皮肤滋润、油腻,肤色暗黄,有浮肿貌,皮肤缺少正常光泽;
脉滑利、灵动;
形体中等或偏胖;
舌象正常,或舌苔厚 或干而腻 或滑苔黏腻 或有痰线(半夏舌) 或齿痕舌。
(2)厚朴证:
胸闷短气,胃腹胀满。
2 半夏泻心汤的方证表达
(1)黄连证 黄芩证(烦、痞)
:
体质状态好的中青年男子;
心烦 焦虑 失眠;
舌红,唇红,咽红,眼睑红;
舌苔黄腻;
浅表性胃炎,胃粘膜糜烂充血水肿;HP阳性;
胃脘自觉隐痛不适,按之柔软(心下痞,按之软),轻压痛。
易口腔溃疡;
(2)半夏证(呕):
胃胀、嗳气、早饱、返流。
(3)干姜证(利):
腹部怕凉;
脐下松软、皮温低;
易腹泻;
舌面润;
(4)人参 大枣 炙甘草(健脾托底)。
3白虎汤的方证表达
(1)石膏证:
高热 烦躁;
代谢旺盛、机能亢进;
大热、大渴、大汗(皮肤白而细腻,湿润多汗)、大烦、脉洪大有力;
舌面干燥脱水;
(2)人参证:
脱水貌,消瘦,神萎;
唇舌干燥、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
口渴感特别严重(大渴喜冷饮,舌上干燥而烦,欲得饮水数升);
大便干结如栗。
4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方证表达
(1)柴胡证:
柴胡脸(长脸 长眼,神情默默、表情严肃、眼神清冷,面具脸);
神情抑郁,表情淡漠,疲倦貌(精神疲劳);
主诉以自觉症状为多,体检无明显器质性改变;
食欲不振(心因性);意欲低下(心因性);常感疲劳(精神疲劳,一身尽重);
怕冷(心灰意冷在躯体上的“表达”);
或便秘 或腹泻 或关节疼痛(抑郁心境在躯体上的“投射”、“转换”或“表达”);
体形中等偏瘦,营养状况中等;
面色黄白无泽;
腹肌紧张 充实 有力,两肋下按之有抵抗感;
脉弦长。
(2)龙骨证 牡蛎证:
脐腹动悸;
失眠 噩梦 易惊吓 易恐惧;
易突发不安感、不适感;
5柴胡桂枝干姜汤的方证表达
(1)柴胡证:
中年妇女多见,尤其是家庭主妇;
情志郁闷,易抑郁;
常感疲劳;
对温度变化特别敏感,情绪曲线起伏大;
面色黄白无泽;
胸胁按之不适。
(2)黄芩证:
易焦虑;
蒸笼头;
夜汗;
舌红,唇红;
心烦失眠;
口干口苦;
(3)桂枝 甘草 牡蛎证:
心中惊悸;
脐下动悸;
(4)天花粉证:
口舌干、大便干。
(5)干姜证:
过度疲劳史 大量出汗史 饮食不规律史;
腹泻,大便不成型;
腹部有振水音;
舌面湿润;
腹部怕冷,脐下皮温低;脉弱。
6大柴胡汤的方证表达
(1)大黄证:
性格亢奋 焦虑 易怒(郁郁微烦);
体格肥胖 壮实;
头发 眉毛 体毛浓密;
颈部粗短 方圆大脸 面色暗红;
胸廓大 乳房大 肩宽厚 肋角宽;
身材粗短、手指粗短;
中老年人多见;
营养过剩者多见。
消化道壅实状态(呕不止;心下按之满痛):
*主观症状:嗳气 恶心 呕吐 返流,舌苔厚腻,口臭,上腹胀满,食后加重。
*客观体征(大黄腹):腹部膨隆,腹肌紧张 充实 饱满 有力;上腹部按之抵抗,轻者感觉不适,重者感觉疼痛。
*大便秘结。
(2)柴胡证:
胸胁满闷;
肝胆胰胃病史;
脉弦实有力或左关独大。
7大承气汤的方证表达
(1)大黄证:
*发热持续不退或潮热。
*昏睡、昏迷、谵语、烦躁不安,病势危重(脑病)。
*大黄腹:
腹部充实、隆起,自觉腹胀 腹痛,按之有明显的抵抗感及肌卫现象。
大便秘结或数日不解,矢气极臭,或泻下秽臭稀水便或粘液便。
*大黄舌:舌苔黄厚干燥或焦黑如锅巴状,中见裂纹;舌体红,舌面可见充血的舌乳头。
*大黄脉:脉沉实有力 或滑数有力 或脉数而软。
8大黄附子细辛汤的方证表达
(1)大黄证:形体壮实,舌苔厚,便秘。
(2)附子证:精神萎靡,面色灰暗,畏寒肢冷,四肢逆冷,舌暗。
(3)细辛证:舌面水滑;剧痛难忍。
9大黄蛰虫丸的方证表达
(1)地黄证、甘草证:形体干瘦 羸弱。
(2)水蛭证、土元证、桃仁证:
面色晦暗。
两目黯黑。
皮肤干燥如鱼鳞。
舌紫暗。
盆腔疼痛有肿块。
10大青龙汤的方证表达
(1)麻黄证:
体格强健壮实,肌肉发达(强人)。
中、青年人。
脉浮紧有力(心肺功能好)。
恶寒 发热 身疼痛;
皮肤干燥无汗而灼热;
面部浮肿貌(皮腠间有水,麻黄证)
(2)石膏证:
高热 烦躁。
11当归芍药散的方证表达
基本条件:中年女性多见,35-45岁;
(1)芍药证:
大便干结如栗;
下肢麻木、无力、抽筋;
(2)当归证:
面色萎黄无光泽,黄褐斑;
少腹疼痛;
月经不畅;
月经量少;
痛经。
(3)白术证:
黄 暗 胖,眼袋大,面肌松弛;
上身小,溜肩;腰、腹、臀、大腿肥大,赘肉多;
整体观察虚胖感明显;
浮肿貌,有眼袋,有时晨起眼睑水肿;
腹部、腰部、臀部、大腿处最易长肉,且肉质松软;
腹肌柔软;
下肢易水肿;
大便不成形;
白带清稀而多;
体重易增加,越来越胖;
易头痛;易头晕;易心悸;
12当归四逆汤的方证表达
(1)细辛证:
神情萎靡,懒于言语,偏于沉静。
手足凉,指尖尤甚,伴麻木、冷痛、青紫,加热后不易转温,夏天亦阴冷异常(雷诺病)。
面色、唇色、甲色苍白,易冻疮(周围循环差)。
局部易冷痛,如头冷痛、腹冷痛、痛经、牙冷痛等。
(2)大枣证 甘草证:
其人羸弱。
附:
当归四逆汤人:肢端冰凉+疼痛。
四逆散人:肢端但冷而不痛。
四逆汤人:肢端冷+全身冷+脉微细,但欲寐。
13苓桂枣甘汤的方证表达
(1)大枣证 甘草证:其人瘦弱。
(2)茯苓证(水证):舌体淡嫩 胖大,边有齿痕,舌面水滑(水舌)。
(3)桂枝证(气上冲):心悸、头晕、脐跳。
14苓桂术甘汤的方证表达
(1)甘草证:其人瘦弱。
(2)茯苓证、白术证(水证):腹泻;易吐水;胃中有震水音;口渴不欲饮,小便少;轻度浮肿貌;眼袋大;面色黄暗;舌体淡暗 胖大,边有齿痕,舌面水滑(水舌);
(3)桂枝证(气上冲):起则头眩;胸闷 气短;心悸;咳喘;震颤;脐动悸。
15苓桂味甘汤的方证表达
(1)甘草证:其人瘦弱。
(2)茯苓证(水证):面部浮肿;眼袋大;水舌。
(3)桂枝证(气上冲):心悸动、脐动悸、汗出多。
(4)五味子证:虚喘、气短。
16防风通圣散的方证表达
(1)麻黄证:
面色暗黄、暗黑;
皮糙肉厚;
不易出汗或少汗,皮肤干燥 粗糙;
皮肤易过敏、易发红疹、易瘙痒;
(2)石膏证:
口大渴,喜冷饮;
(3)大黄证:
其人肥胖、壮实(臧天朔);大骨架;
精神亢奋,精力旺盛,性格开朗,急躁易怒,胆量大;
头发 眉毛浓密,体毛多;
面色暗红,满面油光;
粘膜充血(眼结膜、唇粘膜、舌粘膜、咽粘膜);
食欲旺、食量大,以肉食为主;
内火大,易发痤疮、毛囊炎;
眼结膜红、舌红、咽红、唇红。
唇肌厚实(提示此人中气健旺,能食);
舌体厚实有力,舌苔厚,口臭喷人;
腹部膨隆 饱满 充实 有力;大便秘结;
脉实有力。
17防己黄芪汤的方证表达
(1)黄芪证:
其人黄 胖 软 肿 无神 无力,面色黄暗 黄白;
肥胖(虚胖),肌肉松弛 松软 无力;
易汗出(皮肤湿润);易浮肿;易疲劳;
腹大松软如棉花,无压痛 无胀痛(腹壁肌肉萎缩,脂肪堆积,故松软无力);
食欲旺盛,贪食却无力;
中老年妇女多见。
(2)防己证:
双下肢水肿,按之如泥;
膝关节疼痛;
下半身肥大 胖软。
18附子泻心汤的方证表达
(1)三黄证:
心烦失眠;
烦躁不安;
头面颈易出汗;
上腹部不适(心下痞,胃炎,胃粘膜充血糜烂水肿);
舌苔干腻。
(2)附子证:
精神萎靡,嗜睡,易疲劳;
畏寒,手足冷;
面色黄暗;
脉沉无力;
中老年人。
19桂枝汤的方证表达
(1)桂枝人:
*白白瘦瘦,豆芽身材,肌肉不发达;
*皮肤细腻 白皙 湿润,少光泽;
*腹壁菲薄无力,按之表皮较硬 紧张,但底力不足,腹直肌虚性紧张(桂枝腹。提示此人消化道机能低下);
*舌淡红 淡暗,舌体柔软,舌面湿润,舌苔薄白(桂枝舌);
*脉浮而虚缓(桂枝脉);
*易出冷汗,汗后不舒服;
*易出现气上冲症候群:
悸动(心中悸动、颈脉悸动、脐腹悸动);
头昏 晕厥(血压低);
失眠 多梦;
*易疲劳 耐力差 体力差;
*不耐寒冷(基础代谢低,产热少;同时,皮下脂肪少,体热易散失);
*易伤风感冒;
*不耐疼痛(痛阈低)。
(2)大枣证 甘草证:
其人瘦弱;
(3)芍药证:
阵发性、痉挛性腹痛;
大便干结如栗。
总结:桂枝汤人=豆芽身材+表机能低下+消化道机能低下。
20桂枝加附子汤的方证表达
(1)桂枝汤证:皮肤潮湿、手心出汗。
(2)附子证:皮肤冷 出冷汗 手足冷 但欲寐。
21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的方证表达
(1)桂枝汤人:
形体消瘦 豆芽身材;
面色白皙(小鲜肉);
皮肤细腻 湿润,易出汗;
扁平腹,腹直肌虚性紧张,腹壁薄(少腹弦急);
脉浮而虚缓;
体力差,易疲劳;
性欲差(阴头寒)。
(2)龙骨证、牡蛎证:
尺脉浮露;
脐腹悸动;
心悸;头晕;
汗出;失眠;多梦;
遗精 滑精。
22桂枝茯苓丸的方证表达
基本条件:体格健壮,成年人多,中老年人更多。
(1)脑证(颅内瘀血):
头痛、失眠、烦躁、易怒、头昏、健忘、头晕、思维迟钝、语言不利。
(2)面证(面部瘀血):
面红 或潮红 或暗红 (高原红)或发青;
面部皮肤粗糙,如橘子皮;
酒糟鼻(鼻翼毛细血管扩张);
眼圈发黑(熊猫眼);
唇色暗红;
舌暗紫或暗淡,舌下静脉怒张 迂曲。
(3)腹证(盆腔瘀血):
易便秘;
易发痔疮(肛周瘀血);
易发前列腺疾患;
易发盆腔疾患;
易腰骶酸痛;
下腹部充实 饱满 紧张 抵抗 有力,压痛明显,尤其左下腹。
(4)腿证(下肢瘀血):
下肢皮肤干燥,易起皮屑;
小腿易抽筋(芍药腿,下肢缺血);
下肢静脉曲张,不能久行;
下肢浮肿 或独脚肿 或独腿肿;
下肢肌肉有紧绷感;
下肢皮肤色暗 发黑 溃烂(老烂腿);
膝以下发凉(老寒腿);
足部易生冻疮;
足底龟裂 鸡眼;
易下肢疼痛。
(5)皮证(皮肤瘀血):
肌肤甲错,皮肤干燥 肥厚 粗糙 皲裂 溃疡 结节 囊肿 丘疹等。
便秘 腹痛,加制大黄。
腰腿疼痛,加怀牛膝。
皮肤病,加薏米仁(消除肌肤甲错,光滑皮肤)。
23桂枝芍药知母汤的方证表达
(1)外证未去,关节疼痛:桂枝汤;
(2)祛风:防风;散寒:麻黄 附子 生姜;化湿:白术;清关节伏热:加知母;化关节瘀血:赤芍。
24葛根汤的方证表达
(1)麻黄证:
神气不旺,嗜睡 疲倦;
体格壮实,肌肉丰满、结实;
体力劳动者或身体强壮的青壮年多见;
皮肤粗糙干燥,皮糙肉厚,不易出汗;
面色黝黑 黄暗 少光泽。
(2)葛根证:
葛根背(后背肌层厚实、致密,项、背部肌肉僵硬 酸困 不适,两侧竖脊肌按之有压痛)。
口中渴。
自下利。
(3)咽不红(排除里热,否则考虑葛根芩连汤)。
所治疾病:
性功能障碍、小儿遗尿、痤疮、肥胖症等。
用于卵巢机能低下引起的月经周期长、月经稀发、月经量少、闭经,本方似有激活性腺机能、活跃卵巢功能的作用,与温经汤合用效果更好。
25葛根芩连汤的方证表达
见于应酬多,工作压力大的中年男性。
(1)葛根证:
体格肥胖壮实;
项背部肌肉厚实,竖脊肌挛急 压痛,项背僵痛不适;
全身困重 疲惫 嗜睡;
自下利,大便不成型,易腹泻。
(2)黄连证 黄芩证:
唇 舌 咽 眼红,满面红光;
舌苔黄腻;
心烦焦虑失眠;
口干 口苦 口臭;
大便秘结;
脉滑数有力。
26甘姜苓术汤的方证表达
中年妇女多见。
(1)白术证 茯苓证:
形体肥胖,尤其腰 腹 臀 大腿部肥大 松软 冷重。
平素身体困重,全身关节、肌肉酸 困 重。
易浮肿;易便溏;易汗出(水汗)。
水样分泌物多,清稀不臭。
(2)干姜证:
舌苔白滑水腻(干姜舌)。
27甘草泻心汤的方证表达
各种粘膜病,如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腔扁平苔癣、手足口病、白塞病、红斑狼疮、宫颈炎、宫颈糜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直肠溃疡、直肠炎、胃溃疡等粘膜受损病。
(1)黄连证、黄芩证:
粘膜溃疡、溃烂、糜烂、糜碎;
舌红 唇红;
心悸,烦躁,失眠;
脉滑数。
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粘膜疾患,可用小柴胡汤与甘草泻心汤合方治疗(小柴胡汤加黄连),一方面调整免疫机能,一方面修复受损粘膜。
28黄连解毒汤的方证表达(参照人物:关公)
(1)黄连证:
体格强健 结实。
烦躁 焦虑 好动 失眠 多梦 亢奋。
面色潮红 黑红,油光而亮。
粘膜长期处于充血状态(注意!),如眼结膜充血、分泌物多。
口唇暗红 紫红;
舌体暗红,舌肌坚敛 苍老 有力;舌苔薄黄 黄腻,舌面偏干(黄连舌。只有这种苍劲有力舌象的人才能受得住黄连的大苦大寒之性)。
脉滑数有力(黄连脉)。
腹肌紧张,按之有力,或有不适感。
怕热 喜凉,喜冷饮,抗寒能力强。
皮肤常生疖肿。
易腹泻 或酒后易腹泻(肠腑湿热)。
口干 口苦,常发口腔溃疡,咽喉常肿痛发炎。
29黄连阿胶汤的方证表达
(1)黄连证 黄芩证:
烦躁 燥热 失眠 多梦 焦虑。
皮肤白+唇红赤+咽通红;
全身各处粘膜长期处于充血状态:易发生皮下紫癜、鼻出血、大便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等。血色鲜红 质地粘稠,多血块。
易发口疮。
舌质深红如火,呈草莓样;舌体糜烂 溃破 裂纹;舌面干而少津,或呈镜面舌 花剥苔(抓独!)。脉细数。
(2)鸡子黄证:
舌体消瘦,形体消瘦;皮肤干燥 粗糙 脱屑。
(3)阿胶证:
出血。
(4)白芍证:
腹痛;关节疼痛。
上:心中烦 不得卧,精神亢奋。
下:子宫、肠道热性出血。
30黄芩汤的方证表达
(1)黄芩证:
肌肉坚紧,体格壮实。
亢奋 烦躁 身热 失眠 多梦。
淋巴结易肿大;
脉滑数有力;
全身各处粘膜处于充血状态。
唇厚而红(黄芩唇);
舌粘膜充血:舌红。
唇粘膜充血:唇色红赤。
睑结膜 球结膜充血:目红赤。
口腔黏膜充血:口腔溃疡频发,周围红肿。
肠粘膜充血:腹泻。
膀胱粘膜充血:小便灼热,尿路感染。
子宫粘膜充血:月经提前 淋漓不断,血色鲜红,质地粘稠,有血块。
宫颈粘膜充血:宫颈炎 宫颈糜烂。
阴道粘膜充血:阴道炎。
咽粘膜充血:咽部通红。
鼻粘膜充血:鼻出血。
(2)芍药证:
腹中疼痛;
关节疼痛;
神经疼痛;
腿抽筋;
下肢疼痛。
31黄芪桂枝五物汤的方证表达
(1)黄芪人:
神情不旺;
肌肉松弛,皮肤缺乏弹性,虚胖;
腹部按之松软如棉(腹肌萎缩、脂肪堆积);
下肢易水肿;
缺少运动;
食欲很好,能食却没力气,易疲乏;
易头晕 易少气,运动时常觉力不从心;
易头晕 眼花(脑供血不足);
面色黄暗 或暗红;舌淡红 淡胖;
中老年人多见。
(2)血痹病:
周围血管病、周围神经病。
肢体麻木;
胸闷 胸痛 气短,运动心电图示心肌缺血;
头晕 眼花 耳鸣(脑供血不足);
舌紫暗。
32桔梗汤的方证表达
急慢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喉炎、声带炎(失音);
急慢性支气管炎(重用桔梗,发挥祛痰作用)。
声带水肿引起的失音:半夏厚朴汤加苏子12 苏叶12 炒枳壳5+桔梗10 生甘草10。
扁桃体肿大:加柴胡 连翘 生石膏。
其人消瘦,咽喉干燥,咽黏膜干薄、萎缩:加玄参 麦冬 生地。
33荆芥连翘汤的方证表达
(1)风药:
表部易发生问题,如皮肤、皮脂腺、淋巴腺、毛囊、五官窍道、前后二阴。
(2)黄连解毒汤证:
*分泌物黄稠 量多 味臭。
*面色潮红 黑红,油光红脸。
*舌红,舌苔黄,脉滑数有力。
*易发痤疮,疮体易化脓;
*易头痛、头昏(脑充血);
*易晨僵(关节伏热);
*易流浊涕;
*易耳聋 耳鸣;
*易咽喉肿痛;
*易扁桃体肿大;易淋巴结肿大。
*粘膜处于充血状态:睑结膜红赤、唇红而厚实、舌红、咽红、易鼻血、易口疮、月经易提前 量中等偏多 粘稠有血块、易宫颈炎 宫颈糜烂 阴道炎。
(3)四逆散证:
*年轻人多见,形体中等或偏瘦。
*易烦躁 焦虑 抑郁 失眠。
*胸胁有抵抗 压痛,腹肌紧张。
*入冬手脚冰凉,入夏手心发热。
*易痛经。
34理中汤的方证表达
(1)干姜证:
精神萎靡。
肤色暗而无光泽。
畏寒怕冷口不渴。
唾 涕 胃酸等分泌物清稀如水且量多;
小便清白,大便清稀不成形,不臭;
腹胀 腹部怕凉,受凉易肠鸣 腹泻;
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面水滑(水舌)。
脉沉弱,右关脉尤甚。
35麻黄附子细辛汤的方证表达
(1)麻黄证:
形质有余,体格健壮;
精神困倦 疲惫嗜睡;
暴哑;暴聋;暴鸣;暴盲。
(2)附子证:
严重畏寒感、极度疲倦感;
面色黄暗,萎靡困倦,无精打采,声音低弱;
背部特别怕冷(督阳不足);
口不渴;
但欲寐;
脉沉迟无力(附子脉)。
(3)细辛证:
痰液清稀;
舌淡,舌苔水滑或白厚;
头冷痛 咽冷痛 腰腿冷痛 牙冷痛。
附:
麻黄人+阳虚证=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麻黄附子甘草汤证。
桂枝人+阳虚证=桂枝加附子汤证。
36麻黄汤的方证表达
(1)麻黄证:
体格健壮。
面色黄暗。
皮肤干燥 粗糙 不易出汗,或苔癣样皮损。
恶寒喜热,易着凉,易受凉感冒,肌肉酸痛。
无汗而发热、无汗而鼻塞、无汗而头痛、无汗而咳嗽、无汗而哮喘;
身体沉重,易困倦 嗜睡,反应不灵敏。
脉浮紧有力。
37麻杏石甘汤的方证表达
(1)麻黄证:
体格壮实;
皮肤干燥粗糙;
面部或眼睑轻度浮肿貌;
无汗而咳嗽、无汗而哮喘、无汗而鼻塞。
(2)石膏证:
口渴 口干 口苦;
不恶寒反恶热,喜冷饮;
鼻涕 痰液粘稠 色黄 量多 味臭;
虎头虎脑,好动;易出汗、夜汗多;
舌红 咽红;
脉滑数有力;
神色饱满有余;
38麦门冬汤的方证表达
(1)麦冬证:
形体羸瘦(注意!),皮肤干枯 脱水,营养不良;
大便干结;
上冲咳逆剧烈。
(2)半夏证:
进食困难;呼吸困难;发音困难。
注意:本方用于干瘦人的火气上冲证,形体壮实 肥满,面色红润者忌用!
39排脓(痰)散的方证表达
按照桔梗1:白芍2:枳实2 比例打粉服用,稀释痰液 化痰排痰。
用于下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痰液粘稠、量多,不易排出。堪比西药氨溴索。
40四逆散的方证表达
(1)柴胡人:
形体中等偏瘦,面色黄 青 白。
表情漠然 情绪低落 主诉繁多 郁郁寡欢。
棱角脸 粗线条 冰棍手 挛急腹 琴弦脉。
舌体正常,舌苔薄白。
脉弦长 紧张 充实 有力。
浓眉大眼,眼睛有神,目光犀利 + 压力大 + 四肢常冷;
紧张时手足心易出汗(冷手+冷汗)。
经前乳房胀痛。
双肋弓下、上腹部腹肌紧张 充实 有力,按之硬。
容易紧张,紧张时手脚冰凉。
植物神经易紊乱而见心悸、头晕。
(2)白芍证:
骨骼肌、平滑肌易痉挛。
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咳嗽、哮喘。
膀胱平滑肌 尿道括约肌痉挛:小便不利。
肠道平滑肌紧张激惹:痛泻。
肠道平滑肌痉挛:腹痛。
说明:本方是一张精神减压剂,用于神经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心-身疾病患者,体质基础好但精神易紧张者。面色恍白 精神萎靡 脉沉微的四逆汤人忌用!
41四逆汤的方证表达
(1)附子证:
形体偏胖+目睛无神 精神萎靡 能量不足 热量不足 面带倦容。
面色晦暗 苍白 暗黄。
眼睑浮肿,眼袋大,唇色暗淡 干枯。
肌肉松软,按之无力。
皮肤干燥。
晨起面部浮肿。
畏寒喜暖,四肢冰冷 全身冰冷,尤其下半身冰冷严重。
易疲倦,喜静恶动。
脉沉而微细无力(附子脉)。
(2)干姜证:
舌淡 胖 暗,边有齿痕,舌苔白润 黑润或白滑(干姜舌)。
大便稀溏不成形;
小便清长;
口不渴或渴而不多饮或喜热饮 不多饮。
42薯蓣丸的方证表达
(1)风气百疾,邪气留滯于太阳、少阳:
极容易感冒,常发低热,骨节酸痛;
鼻炎、咳嗽、哮喘、过敏性皮肤病等肺系疾患经常发作,缠绵难愈。
(2)虚劳诸不足:
形体羸瘦干枯,贫血貌;
疲惫无力,头晕 眼花;
心悸气少;
食欲不振;
大便不成形;
舌淡嫩,脉细弱;
高龄老人;肿瘤病人手术 放化疗后;胃切除后;肺功能低下;大出血以后;极度营养不良者。
43芍药甘草汤的方证表达
(1)芍药证:
体型胖瘦皆可,肌肉坚紧 结实,包括面肌 腹肌 腓肠肌,尤其是腹肌紧张有力;
阵发性、痉挛性腹痛;
大便细条状或大便干结如栗;
易发生肌肉痉挛(如咬肌痉挛的磨牙、腓肠肌痉挛的腿抽筋、胸锁乳突肌痉挛的斜颈、血管痉挛性头痛、腰背肌痉挛的腰背疼痛等)。
44酸枣仁汤的方证表达(羸瘦人的焦虑症)
(1)焦虑状态(知母、酸枣仁、川芎、茯神,抗焦虑 安心神):
情绪不稳 精神恍惚 不定愁诉 容易激惹 轻度焦虑或抑郁状态;
燥热夜汗;
神经衰弱。
(2)甘草证:
其人羸瘦,皮肤干枯。
中老年妇女多见。
指甲 口唇苍白,易疲劳。
45肾气丸的方证表达
(1)地黄证:
干瘦 羸瘦 枯瘦之人;
神情倦怠;
中老年人多见;
少腹不仁(小腹部松软无力或有拘急不适感。脐下 关元 气海,少阴位)。
(2)附子证:
神情倦怠,容易疲劳,肌肤松软,腰膝酸软;
下半身常感寒冷 或有浮肿。
(3)肉桂证(气上冲):
时常出现烦热感,面赤如醉。
注意:形体壮实,面色暗红 油光,脉滑数有力 营养过剩者忌用!
46生脉散的方证表达
(1)麦冬证:形体干瘦;口干舌燥,舌体嫩红,头昏眼花。
(2)五味子证:汗多 气喘。
(3)人参证:
精神萎靡,憔悴疲惫;
心悸 胸闷,食欲不振;
心下痞硬(舟状腹,腹壁菲薄,腹肌虚性紧张,按之无力);
脉虚弱。
说明:生脉饮,犹如一杯功能饮料,对于炎热夏天大量出汗,水 电解质流失过多引起的体力衰减最为适合。更适合为形质不足(羸瘦)+功能低下(无力)的人提供能量支持!
47桃核承气汤的方证表达
其人体格壮实。
(1)脑症:其人如狂。精神不安定,烦乱,精神亢奋。
(2)面症:面有光泽,两颊红赤。
(3)腹证:少腹急结。腹部充实,下腹部紧张、充实、抵抗、有力,两侧少腹压痛,尤其左下腹明显,可触及条索状物,有抵抗 有压痛。
(4)大黄证:大便秘结。舌肌致密有力,舌苔黄燥,脉实有力。
48温胆汤的方证表达
(1)半夏人:
多为中青年患者。
体形中等 偏胖,营养状况好;
多疑多虑 自我感觉多 神经质 难缠;
面部皮肤油腻;
敏感多疑的眼神;
主诉多,自觉症状严重,易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 头晕 失眠 多梦,尤其多噩梦;
胆子小,易受惊吓,易有恐惧感,易恐高 易晕车;
多有白大衣高血压;
半夏舌;
脉滑利 灵动(半夏脉);
心虚胆怯,遇事易惊,或梦寐不详,或异象而惑,或短气悸乏,或复自汗,或四肢浮肿,饮食无味;或心虚烦闷,坐卧不安(焦虑状态)。
附:
半夏厚朴汤:疑病的半夏人。
温胆汤:恐惧的半夏人。
49温经汤的方证表达
(1)人参证、麦冬证、甘草证:
形体中等偏瘦,或消瘦。
50岁前后的更年期妇女多见。
皮肤干枯 变薄(胶原蛋白流失,真皮层萎缩);
肤色黄暗,缺少光泽,或潮红 暗红。
口唇干燥 干瘪 起皮 皲裂 菲薄而不红润。
头发干枯 脱落 发黄 质轻 易折断。
腹壁菲薄(腹壁肌肉 脂肪萎缩变薄),腹肌无力,小腹部拘急 疼痛或腹胀感。
性欲低下,易疲劳;
手掌 脚掌皮肤干燥角化,摩擦后沙沙作响,有裂口有毛刺,或疼痛 或手心发热,一双干枯脱水的手。
小腿纤细,皮肤菲薄(真皮层萎缩)透明、干燥、无毛。
月经周期紊乱,后错 稀发 量少,甚至闭经;或不规则阴道出血,量或多或少,色淡或色黑(卵巢机能退化)。
阴道干涩 或外阴皮肤干燥 瘙痒 萎缩,白带减少(雌激素水平低下,阴道粘膜细胞分泌机能减退)。
全身各处腺体衰老:胃腺萎缩,易发生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肠腺萎缩,易出现吸收不良,腹泻不止,体重下降;大脑衰老,易出现睡眠障碍、性格变化、情绪不稳。
见于产后大出血、过度生育、过度流产、过早切除子宫、长期腹泻、久病、营养不良、绝经、年老等导致性腺机能低下,卵巢功能衰退者。
50五苓散的方证表达
(1)白术证:
面色黄白 黄暗 无油光;
眼袋大(注意,局部蓄水!)。
口渴但饮水不多,否则腹胀不适。
胃中振水音。
舌淡胖 有齿痕,舌面水润而滑(水舌)。
体内水多:
*易浮肿,面目虚浮貌;
*下肢水肿;
*腹水;
*胸水;
*盆腔积液;
*心包积液;
*脑积水;
*睾丸鞘膜积液;
*大便不成形;
*脂肪肝;
*小便不利(次数多 量不多,尿色清白)。
附:
1胖五苓散人:
(1)虚胖的五苓散人:肌肉松软+水舌+浮肿。
(2)实胖的五苓散人:肌肉充实+水舌+腹泻(无痛性水泻,虽久泻但体重不减少、体力不衰退)。
2 瘦五苓散人:
身体困重疲乏+面目虚浮+水舌+头痛 头晕 心悸(水证)。
51五积散的方证表达
(1)麻黄证:
恶寒,不易出汗,皮肤干燥 粗糙;
精神不振,萎靡困倦;
关节 肌肉易疼痛。
(2)里有寒湿水饮:
形体肥胖,面色黄暗;
舌苔白厚腻或白水滑+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 腹痛;
易浮肿、易头目昏眩、易腹泻;分泌物清稀如水。
(3)血行不畅:
月经不调、闭经。
附:
麻黄证 + 石膏证 + 大黄证:用防风通圣散;
麻黄证 + 白术证 + 干姜证:用五积散。
52吴茱萸汤的方证表达
(1)吴茱萸证:
舌苔白水滑(水舌)+干呕+头痛。
53小柴胡汤的方证表达
(1)柴胡证:
形体中等或偏瘦,面色暗黄 青黄 青白,少光泽;
神情默默 少言寡语 意欲低下 表情淡漠;
肌肉坚紧(提示病人持续处于紧张状态);
主诉繁多,以自觉感受、自我体验为主要内容;
对气温等外界环境“特别”敏感;
四肢清冷、情绪波动大;
食欲、性欲易受情绪影响;
月经周期不准,经前见胸闷、乳房胀痛、结块;
胸胁部苦闷感,有压痛;
疾病多反复往来,易慢性化 迁延化,易患发热性疾病、神经-精神类疾病、内分泌疾病、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结核病、肝胆系统疾病;
“默默”,既是精神症状,如抑郁低落,情绪不高;也是躯体症状,如食欲不振 体力不振 性欲不振;
脉弦长。
(2)黄芩证:
唇红、口苦、心烦、焦虑、失眠。
(3)半夏证、生姜证:
舌苔白,易恶心呕吐。
(4)人参、大枣、甘草证:
其人瘦弱。
54小建中汤的方证表达
(1)桂枝人:
豆芽身材 形削白瘦 皮肤白润 潮湿 纹理细腻;
舌体柔软 柔嫩(桂枝舌);
脉浮高虚缓(桂枝脉。因体型瘦弱,故脉浮高易得);
易出汗、易烦热(气上冲);
易肢体酸痛(外证未去,营卫不和);
腹壁扁平 菲薄,呈绷紧状态,但按之软而无抵抗感,内无硬物 包块;腹直肌虚性紧张挛急,露于浅表,从脐周向腹底按压,可触及腹主动脉搏动。
(2)大枣证、甘草证、饴糖证(让人强壮长胖的药):
其人瘦弱;
先天不足 后天失养;
精力不足,容易疲劳;
(3)芍药证:
易出现阵发性、痉挛性腹痛(时痛、急痛);
大便干结如栗。
55小青龙汤的方证表达
(1)麻黄证:
无汗而咳嗽;
无汗而鼻塞;
无汗而哮喘。
(2)半夏证、干姜证、细辛证(姜辛夏证):
面色青灰(体内有寒水,往往表现出脸色发青发灰的冷色,不可能出现红光满面的暖色,此与三黄泻心汤人、大柴胡汤人、黄连解毒汤人的面红光亮,形成鲜明对比);
口干不渴,畏寒怕冷;
呼吸道寒饮:水样的鼻涕 水样的痰(大量的水样分泌物,即是中医的寒饮!)。
附:
输液后出现频繁剧烈的咳喘+面色青灰,考虑使用小青龙汤。
麻黄证+肺寒咳喘,用小青龙汤;
麻黄证+肺热咳喘,用麻杏石甘汤。
56小陷胸汤的方证表达
(1)黄连证:
心烦 失眠;
舌红,舌苔黄腻;
脉滑数有力。
(2)瓜蒌证:
心下按之疼痛(胃粘膜充血 水肿 糜烂);
痰黄稠黏腻,不易咳出(下呼吸道感染);
大便干结。
注意:舌淡 便溏的人忌用本方!
57三黄泻心汤的方证表达(常用于高血压 高血脂 高血粘)
(1)黄连证、黄芩证、大黄证:
形体壮实,精神亢奋烦躁。
面色红赤 油光,气色饱满(与小青龙汤人面色青灰的冷色调形成鲜明对比,注意!)。
易头痛 头昏(脑充血)。
易发生上半身出血:
*脑出血
*球结膜下出血
*鼻出血
*咯血
*吐血。
舌红,舌肌致密 有力,舌苔黄。
脉滑数有力(黄连脉)。
上腹部不适(胃炎。胃粘膜充血 发炎)。
大黄腹:腹部充实有力,大便干结 便秘。
附:
半夏人:面色暗 有油光;
小柴胡汤人:面色暗黄;
大柴胡汤人:满面红光;
小青龙汤人:面色青灰。
58茵陈蒿汤的方证表达
黄疸专药:茵陈蒿。
体质状态:
1(阳热状态):发热 口干 烦躁,舌红,脉数,大便干结。加栀子 大黄,成茵陈蒿汤。
2(阴寒状态):加四逆汤或理中汤,成茵陈四逆汤或茵陈理中汤。
3(水湿状态):加五苓散,成茵陈五苓散。
59玉屏风的方证表达
(1)黄芪人:
体肥胖、神不旺、面色黄、少光泽、浮肿貌。
肌肉松软如棉,腹壁软弱无力,按之无抵抗感及胀痛感。
食欲好,食量大,胃不胀。
虽然吃的多却仍疲乏无力。
易浮肿,多下肢肿;手足易麻木。
舌淡 胖大,舌苔润。
脉沉软无力。
(2)表部空虚:
易出汗 易怕风;
遇风冷后易感冒 易鼻塞 易咳喘 易皮肤过敏。
60炙甘草汤的方证表达(虚羸之人的强壮方)
(1)地黄证、人参证、大枣证、甘草证、麦冬证(培复形质 滋阴充形,让人长胖的药):
营养不良的人
极度虚弱
肿瘤放化疗后的人
大病久病的人
大出血后的人
形体羸瘦,大肉尽脱,面色憔悴,皮肤干枯,贫血面容
大便干结。
(2)肉桂证、干姜证:
精神萎靡,疲乏无力。
(3)心中悸动、脐腹悸动、早搏、房颤:加龙骨 牡蛎。
61枳实芍药散的方证表达(中药的阿托品,解痉止痛方)
(1)枳实证:
腹肌紧张,按之疼痛;
舌苔厚;大便秘(实人)。
(2)芍药证:
胃痉挛疼痛、肠痉挛疼痛、胆绞痛、肾绞痛、痛经。
本方对解除支气管的痉挛也有效。
62猪苓汤的方证表达
(1)用于阴虚+水停证。
*阴虚火旺:口渴,舌光红无苔,心烦 失眠,脉细数。
*水液滞留:双下肢水肿 + 呕吐(水饮冲胃);或咳嗽(水饮冲肺);或下利(水走肠间)。
(2)尿路感染专方。
针对尿频 尿急 尿痛 尿血,尿窘迫、尿不畅、尿失禁,少腹苦里急。
急性期,可与四逆散合方,增加疏肝畅气,解除膀胱平滑肌痉挛的力量;与栀子柏皮汤合方,增强清热杀菌力量。
本方使用有两个切入点:
1对“状态”用方(阴虚+水饮)。
2对“专病”用方(尿路感染)。
63真武汤的方证表达(附子证+水饮证+眩 悸 颤)
(1)附子证:
精神萎靡。
畏寒怕冷。
脉沉细或沉而无力。
(2)白术证、茯苓证(水证):
水舌、浮肿、腹泻、白带多、小便不利。
(3)水舌+心中悸动 或肌肉震颤 或肢体震颤 或头晕欲倒(振振欲僻地)
注意:
1皮肤黑暗、黄肿的麻黄人忌用。
2满面红光,神色饱满的黄连解毒汤人忌用。
64栀子柏皮汤的方证表达
(1)黄柏证:
精神亢奋饱满(与真武汤人的状态形成鲜明对比)。
体格壮实,面有油光。
多汗 易汗,身热 烦躁。
舌苔黄腻。
黄疸 黄汗 黄尿 分泌物发黄;
皮肤瘙痒 发红,流黄水。
关节红肿热痛;
黄带淋漓;
脚气多汗。
65栀子厚朴汤的方证表达
(1)栀子证:
焦虑不安 心烦胸闷 心烦失眠;
烘热面赤,舌红;
眼神焦灼;
黏膜充血;
脉焦躁不静。
(2)厚朴证、枳壳证:
胸闷气短;腹中胀满。
66竹叶石膏汤的方证表达
(1)竹叶 石膏证:
烦躁 烦热 夜汗 低热。
(2)半夏证:
干咳 气喘,干呕,呃逆。
(3)麦冬、人参、粳米、甘草证:
其人消瘦羸弱,骨瘦如柴,形削骨立;
口渴,大便干结,舌嫩红少苔;
语言低微少气,食欲不振,脉细软无力。
67八味解郁汤的方证表达
(1)柴胡证:
生性敏感 办事谨慎;
神情默默,情绪不高;
平时过于关心自己的身体;
易紧张 易失眠 易焦虑 易多疑 易恐惧 易惊吓 易忧虑 易抑郁 易身痛,症状常随情绪的变化而变化;
形体中等 偏紧瘦,面色黄暗无光泽;
脉弦长有力;
血压低;
“特别”怕风 怕冷;
各方面“特别”讲究,如忌口讲究 细节讲究等;
做事严谨 认真,力求完美;
手脚冰凉,手脚心易出冷汗;
易腹胀 腹痛,排气后舒服;
易胸闷不舒;
大便干稀不调;
易紧张性头痛;
易周身窜痛(神经痛);
乳腺增生;经前乳胀痛;
(2)半夏证:
主诉繁多,多为自我感觉体验,描述病情细致 逼真 形象 夸大;
易恶心呕吐,刷牙或看见秽物时或精神压抑时容易恶心;
易晕车;
咽喉异物感;
舌苔白厚。
(3)芍药证:
小腿易抽筋;
易痛经。
总结:
解郁汤方证 = 四肢清冷、脉弦长 紧张 充实 有力 + 咽异物感。
心烦意乱、胸中烦闷:加栀子,抗焦虑。
舌淡润,气上冲(脐腹悸动、心中悸动、颈部悸动):加肉桂。
舌淡润,舌体胖大有齿痕:加干姜 大枣。
68八味除烦汤的方证表达
(1)黄芩 连翘 栀子证:
失眠 焦虑 急躁 多疑多虑;
心慌 心悸 头昏胀 头憋胀;
易惊恐 易烦躁 易强迫思维;
面色红润,血气饱满(注意!血气旺盛,内有郁火,与小青龙汤人、真武汤人的面色形成鲜明对比);
寸关脉滑大数;
烦躁表情;
粘膜充血(唇、舌、咽红赤,眼结膜充血、易鼻出血);
易烘热 汗出 夜汗;
易咽喉肿痛,小便涩痛。
(2)厚朴证 枳壳证:
胸闷 气短 腹胀 嗳气 恶心 呕吐。
69八味活血汤的方证表达
(1)柴胡证:
面色发青发暗。
双肋下按之疼痛。
易胸闷气短。
肌肉坚紧、结实。
(2)桃仁证:
失眠 易激动 情绪不稳定(颅内瘀血,其人如狂、其人善忘、其人失眠);
唇色暗红,舌紫暗;
大便干结;
皮肤干燥起鳞屑;
病程长,使用常规方法无效,但病人并无憔悴萎靡之态;
易出现痛症,如痉挛性疼痛(包括腓肠肌的痉挛性疼痛) 胸痛 头痛 腹胀痛 腰痛 乳腺疼痛 痛经。
干性黄褐斑。
心电图ST段改变 。
血脂高 血粘高 甲皱微循环障碍。
肝掌、视网膜静脉阻塞。
附:
1解郁汤人=面色暗黄+身材紧瘦+手脚冰凉+愁苦貌+脉弦长 紧张 充实 有力。
2除烦汤人=面色红润+焦虑貌+除烦汤眉头+寸关脉滑大数。
3活血汤人=面色发青 发暗+脉涩(脉体模糊)+诸多痛证。
70八味通阳汤的方证表达
(1)半夏厚朴汤证:
舌苔厚腻,腹中胀满,恶心呕吐。
(2)五苓散证:
水舌+浮肿貌,皮肤湿润多汗,大便不成形,唾液多。
加味:
口水多,腹泻:加干姜。
下肢浮肿:加怀牛膝、汉防己。
湿疹:加薏米仁
71四味健步汤的方证表达
(疾病):
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底病变、下肢静脉血栓、丹毒、下肢骨折引起的腰痛无力。
下肢血管病(如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形成引起的下肢疼痛 麻木 抽筋 浮肿)。
72止痉散的方证表达(中药的卡马西平;对病方)
(疾病):
癫痫、面肌痉挛、小儿脑瘫、小儿多动症、小儿癫痫、脑胶质细胞瘤等以“抽动”为特征表现的疾病。
(1)癫痫 脑胶质细胞瘤: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用。
(2)面肌痉挛: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温胆汤合用。
(3)小儿多动症 脑瘫:与温胆汤合用。
姜半夏20克 天麻20克 蜈蚣10条 全虫10克,打粉装胶囊,一次3粒,一日两次。(本方需在医生指导下运用!)
73更年方的方证表达
(1)龙骨证 牡蛎证:
心悸 夜汗 失眠。
(2)桂枝加附子汤证:
更年期女性,身体白瘦柔弱;
血气不足,气色不旺;
面色黄暗,精神萎靡,容易疲倦;
脉沉无力,脉微细。
74生血汤的方证表达
(疾病):
肿瘤放化疗后出现的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减少。
形体消瘦 疲乏,脉细数,有出血倾向或已出血。
75退热汤的方证表达
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持续高热,汗出热不退,或汗出不畅,伴面红、咽喉红肿疼痛者。
76桂枝茯苓丸加味方的方证表达
体质要求参考桂枝茯苓丸人。
(疾病):
各部位的瘀血病。
上部:痤疮 牙痛 睑板腺囊肿;
下部:子宫内膜增生症、子宫腺肌症、痛经、经期过长、盆腔炎、前列腺增生、肾功能不全;
肛裂 痔疮(肛周瘀血);
便秘(桂枝茯苓丸人多有便秘)。
77柴苓汤的方证表达
(1)小柴胡汤方证: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皮肌炎 干燥综合征等,此类疾病来来回回 轻轻重重 休作有时 伏邪在里,符合少阳病特征。
调枢机在一定程度上是在调免疫;
此类病人往往心理/生理皆敏感。
(2)五苓散方证:
虚胖(水胖)、困倦;
腹大而柔软,不硬(此与大柴胡汤人的腹症完全不同。二者都是腹大,但前者腹力小,按之柔软 无压痛;后者腹肌紧张 充实 抵抗 有力,上腹部按之满痛);
身体浮肿;
内脏积液(脑积水 心包积液 胸腔积液 腹腔积液 盆腔积液 睾丸鞘膜积液);
面部虚浮;
色素沉着;
易汗出;易心悸;
易头痛;易头晕;
胃胀 振水音;
大便稀溏;
小便不利;
口渴但不欲饮,饮多胃不适;
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苔厚腻水滑(水舌)(关键词!)。
柴苓汤常用于肿瘤术后调理、自身免疫性疾病。
身热口中渴,更兼泻下频,柴苓汤一剂,施治捷如风。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