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现阶段近视眼患病率较高的国家之一,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文化程度、人种有关。近年来,我国及其他亚洲国家的近视眼发病率还在逐年提高,从遗传学的角度很难全面分析近视眼患病原因,总体而言,近视眼患病原因主要包括遗传、环境、发育几方面。
从遗传角度来讲,高度近视眼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低度近视眼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这表示,如果双亲中有一方患有近视眼,则后代患有近视眼的概率将会高于双亲未患有近视眼的后代。
从环境角度来讲,如果儿童长时间不良用眼,或者是没有掌握好作业距离等。从发育角度来讲,如果儿童在成长期间缺失营养物质或微量元素,均可能会因营养失调造成近视眼,此外,如果儿童缺失钙元素,则会降低眼球壁的强度和弹性,更容易导致近视眼。
在4-14 岁儿童中,近视眼的发病率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加而提高,12 岁为近视眼发病率的高峰,这种现象产生除了和遗传和发育因素有关之外,其最主要的原因便是环境因素,如学业压力增加、近距离作业等,这也导致大部分儿童是单纯性近视,只有少数儿童是病理性近视。为此,为了防治儿童近视眼,家长和学校需要共同努力,在改善儿童学习环境的基础上,减轻儿童的作业压力,同时及时纠正儿童的不良用眼习惯,并注重对儿童的营养配置,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以上内容摘自《儿童近视眼的临床特点与防治》作者:余红燕,《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年第8期296页)
微信搜索关注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了解更多中医秘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