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通知公告
>>
特种治疗方法
>>
查看详情
名医名方:慢性前列腺炎经验方
2022-01-18 09:21:05
导读:
学习一下汪逢春先生的治湿温病十法吧!——《名老中医之路·第二辑·赵绍琴》第460-464、472页。
今将赵绍琴总结的汪逢春先生
治湿温病十法,
转录如下。
01
芳香宣化法(上焦)
暑湿之邪迫于外,湿热秽浊蕴于中,头晕身热,漾漾泛恶,舌苔白腻而滑,胸中气塞,脘闷咳嗽,周身酸沉乏力,小溲黄赤,湿热初起之证,宜芳香宣化法。
处方:鲜佩兰5g(后下),鲜菖蒲5g,大豆卷10g,鲜藿香5g(后下),嫩前胡3g,川郁金6g,白蒺藜、姜竹茹各10g,制厚朴6g,川黄连、通草各3g
02
芳香疏解法(上焦)
暑湿外受,表气不畅,形寒头晕,周身酸楚,身热肌肤干涩,恶心呕吐,腹中不舒,中脘满闷,脉象濡滑。法当芳香疏解,以退热止呕。
处方:佩兰叶12g(后下),广霍香10g(后下),陈香薷5g(后下),大豆卷10g,制厚朴6g,新会皮3g,制半夏10g,苦桔梗、枳壳各6g,白蔻仁5g,煨鲜姜3g,杏仁泥6g,太乙玉枢丹1g(研细分冲)
03
芳香化浊法(上、中焦)
暑热湿滞,互阻中焦,身热泛恶,呕吐痰水,胸闷腹中阵痛,大便欲泄未得,心烦急躁,两目有神,舌苔白腻,口干不欲饮水。用芳香化浊法,定呕降逆折热。
处方:鲜佩兰10g(后下),藿香(后下)、制厚朴各6g,半夏曲12g,川黄连3g,大腹皮、佛手各10g,煨姜3g,保和丸12g(布包),焦麦芽10g,赤苓12g,上落水沉香末、白蔻仁末各1g
后二味共研装胶囊,分两次随药送下。
04
轻扬宣解法(上、中焦)
暑湿蕴热,互阻肺胃,身热头晕,咳嗽痰多,两脉弦滑略数,按之濡软。热在肺胃,法宜宣解,湿浊中阻,又需轻扬。
处方:香豆鼓12g,炒山栀6g,嫩前胡3g,象贝母12g,杏仁泥10g,枇杷叶12g(布包),保和丸15g(布包),鲜芦根30g
05
宣肃疏化法(上、中焦)
暑湿热郁,蕴阻肺胃,咳嗽痰多,胸中满闷,苔黄垢厚,大便不通,小溲赤黄,可用宣肃上焦,疏化畅中法。
处方:前胡3g,象贝母12g,杏仁10g,香豆鼓12g(布包),山栀3g,炙枇杷叶12g,黄芩10g,保和丸15g,枳壳3g,焦麦芽10g
06
轻宣清化法(上、中焦)
暑热偏多,湿邪略少,身热咳嗽,汗出口干,意欲凉饮,舌红苔黄,脉象细弦,用清解暑热,清宣化湿法。
处方:薄荷细枝2g(后下),佩兰叶10g(后下),连翘、炙枇叶各12g,白蒺藜10g,前胡3g,杏仁10g,川贝母5g(研冲),鲜荷叶1角,益元散12g,鲜西瓜翠衣30g
07
辛开苦降法(中焦)
湿热病,热郁中州,湿阻不化,头晕目胀,胸闷周身酸楚,漾漾泛恶,苔白滑腻,大便不畅,小溲黄赤,辛香开郁以利三焦,苦以降热兼燥其湿,少佐淡渗分消。
处方:白蒺藜10g,佩兰叶12g(后下),白芷3g(后下),半夏、杏仁各10g,黄芩12g,黄连3g(研冲),炒薏苡仁12g,白蔻仁2g,赤苓、滑石各12g
08
宣化通腑法(中、下焦)
暑夹湿滞,互阻不化,小便艰涩,大便不通,上则恶心呕吐,下则腹胀矢气,宜宣化降逆,展气通腑,一方两法,兼顾胃肠。
处方:鲜佩兰12g(后下),鲜藿香6g(后下),香豆鼓12g,山栀、新会皮各5g,佛手片、槟榔、杏仁各10g,前胡6g,通草、煨姜各3g,酒军0.5g,太乙玉枢丹1g
后两昧共研装胶囊分两次用佛手片10g、煨姜3g煎汤送下,药先服。
09
泄化余邪、轻通胃肠法(中、下焦)
湿温后期,身热已退,症状大轻,余热未除,湿热积滞退而未净,大便不通,腑气不畅,腹中不舒,苔腻根黄厚,用本法泄化余邪而通其胃肠。
处方:白蒺藜10g,粉丹皮6g,香青蒿4g,枳实3g,鲜枇叶12g,保和丸15g(包),全瓜蒌30g,知母6g,炒薏苡仁12g,山楂炭、杏仁各10g,茵陈12g,白蔻仁0.6g,生大黄末1g
后二味共研细装胶囊,分两次汤药送下
10
泄化余邪,甘润和中(中、下焦)
湿温初愈,邪退不净,中阳未复,阴分亦虚,运化欠佳,胃纳不馨,周身乏力,舌胖而淡,脉多濡滑缓弱,用泄化余邪,甘润和中法,以善其后,病势向愈,饮食寒暖,切当留意。
处方:川石斛12g,丹皮6g,香青蒿4g,甜杏仁10g,范志曲12g,鸡内金10g,冬瓜子20g,茯苓皮15g,生熟谷麦芽各12g,香砂枳术丸15g(布包)
11
拓 展
赵绍琴进一步发挥引申汪老治疗湿温病十法的临床应用时指出,
宣畅三焦法可以治疗内科杂病。
他说:“汪老治疗湿温十法,体现了
展气机、畅三焦,辛开苦降,分消走泄,抓住了湿温的病机特点。
因‘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历五脏六腑’,又是‘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湿温病,为湿热合邪,互相裹结,难解难分,且湿郁热盛,热蒸湿动,弥漫三焦,阻滞气机,遏伤阳气,水液运行受阻。遇湿热之证,按汪老法,每获良效。
在临床实践中,常遇到一些虽不是湿热病,但因脾虚、肝郁、食滞或其他原因,造成
气机不畅,湿不得运,阻止于三焦,其舌苔多腻,脉见濡滑,也可用宣畅三焦法,行气化湿,辄取良效。
如曾治一女患者,三十余岁,体丰多痰,咳嗽胸满,小便不爽月余,入夜益甚,前医诊为癃闭,迭用八正散之类月余不效,且有增重之势。
诊其脉濡软,按之沉涩,舌苔白腻滑润,此乃湿郁肺气不宣之象,极宜宣通肺气,以畅三焦,所谓‘提壶揭盖’之法也,药用苏叶、杏仁、荷梗各10克,五剂后诸恙若失。”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