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通知公告
>>
特种治疗方法
>>
查看详情
伤科专家石筱山:外科杂病怎么治?中医骨科专家来支招
2022-01-18 09:21:05
导读:
石筱山先生是中国医学界最著名的骨科专家,江苏无锡人,以善治骨折伤痛远近闻名,创石氏伤科一大流派。石仰山先生从父石筱山学习中医伤科,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首批兼职教授,上海市名中医。
今天为大家推送石氏骨伤科中医专家的用药经验,希望能启发大家的临床治疗思路,提高疗效。
牛蒡、僵蚕是石氏擅长运用于伤科临床的一对要药,尤其是在伤科杂病中的运用更为广泛。
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关节周围炎、肱骨外上髁炎、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髋关节滑膜炎、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拇囊炎等等。
1
石氏认为该类疾病大多属中医“痰湿入络”范畴,其主要病因是由于人体气血不和、运行不畅,导致气血壅滞、津液凝积,进而聚积成痰。
若入于经络则麻痹疼痛,入于筋骨则头项胸背腰骶掣痛,手足牵掣隐痛,聚于局部则肿而成块。
正如沈金鳌在《杂病源流犀烛·湿》中曰:“以故人之初生,以到临死皆有痰,皆生于脾……而其为物,则流通不测,故其为害,上到巅顶,下到涌泉,随气升降,周身内外皆到,五脏六腑俱有。”
充分说明痰湿为患,随气升降无处不至,而遍于全身。
因此石氏依据中医学辨证施治特点,牢牢抓住痰湿致病之因,针对性地采用化痰利湿,通络散结之法,对该类疾病进行辨证治疗。
石氏每每运用牛蒡、僵蚕两药,为其治痰散结之要药。
2
牛蒡:性凉、味辛苦,祛痰消肿、通行十二经络。
《本草备要》曰其“散结除风……利腰膝凝滞之气。”
《药品化义》曰其“能升能降,主治上部风痰。”
《本事方》曰其“治风热成历节,攻手指作团赤肿麻木,甚则攻肩两膝……”。
僵蚕:性平、味辛咸,祛风解痉、化痰散结。
《本草求真》曰其为“祛风散寒、燥湿化痰、温利血脉”之品。
《本草思辨录》曰其“治湿胜之风痰……劫痰湿散肝风”。
由此,牛蒡、僵蚕两者配伍应用可通行通行十二经脉、开破痰结、导其结滞、宣达气血、滑利关节。
故石氏家传名方“牛蒡子汤”即以此两药为君组成。
3
➤
颈椎病案例(载于《石筱山医案》)
简君,17岁,就诊日期:1963年3月10日
病因涉劳而起,颈椎关节气血失和,寒湿之邪,乘隙而入,发展迄今,已逾三载,遂见增剧,俯伛酸胀,牵引左背脊(据述X光摄片,认为六、七颈椎压迫),脉细濡不畅。
邪留督脉关节,涉及膀胱经脉失和,暂拟温经活络祛风,以图缓功。
炒牛蒡9克,炙僵蚕4.5克,制草乌6克(先煎),细辛3克,羌独活(各)4.5克,左秦艽4.5克,全当归6克,制半夏6克,制狗脊12克,炙地龙9克,新红花3克,生甘草3克
按:
颈椎病亦称颈椎综合征,可以引起肩臂痛或眩晕等各症状,但以肩臂痛占大多数,故又称为颈臂综合征。
本案属中医肾阳气虚、风寒湿痹、气滞血瘀、痰湿阻络之型。
追其因为风寒痰湿入络,稽留关节,阻碍气血运行,从而筋脉失和,导致疼痛加剧,俯伛酸胀;
究其源为太阳、少阴阳气不足,肾本亏虚,以致正气不充,外邪易干,气血不敷,痰瘀易生。
所以石氏一方面运用牛蒡、僵蚕、半夏等化痰湿而通利关节,当归、秦艽、地龙、红花等活血化瘀,以消痰瘀之积;
另一方面则运用制草乌、细辛等振奋阳气、温经散寒,以温化痰浊阴凝,更用狗脊等壮补肾本、填精骨髓,以滋肾气之源。
全方石氏以化痰湿代表方牛蒡子汤加减而成,意在注重兼邪,标本同治,而收全功。
➤➤
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案例(载于《石筱山医案》)
姜君,就诊日期:1961年10月21日
寒湿气阻于足太阳膀胱经脉,右腰臀酸楚作胀,牵引股缝腿膝,腑行不畅,苔薄腻,脉濡滑。方拟宣化和络为治。
炒牛蒡9克,炙僵蚕4.5克,白蒺藜9克,川独活4.5克,桑寄生12克,制半夏6克,炒陈皮3克,川楝子9克,陈橘核12克,川断肉9克,大茴香3克,石楠叶12克
按:
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以后,因某种原因(损伤、过劳等)致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连同髓核一并向外膨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马尾神经)引起腰痛和一系列神经症状者,称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本案属中医痰湿痹阻、肝肾亏虚之型。
治疗上石氏运用牛蒡、僵蚕、白蒺藜、独活、制半夏等药,通达太阳膀胱经脉,敷散气血津液,清利瘀滞;
同时又运用川断、寄生、石楠叶等平补肝肾、强壮筋骨、固少阴之源,以充太阳膀胱经脉气血,使局部酸楚作胀消除,而奏良效。
➤➤➤
肩关节周围炎案例(载于《石筱山医案》)
李君,就诊日期1961年9月3日
右肩关节寒湿痹阻,筋脉气血失和,肩关节举提牵强,夜寐不安,病经三月余,已成漏肩风模样。
近来倾跌撑伤右手脉窠腕骱,举提旋转酸痛,风湿兼受伤筋,恢复较缓,方拟泄风舒筋活血。
炒牛蒡9克,炙僵蚕6克,白蒺藜12克,川独活4.5克,左秦艽4.5克,片姜黄6克,大川芎4.5克,宣木瓜4.5克,炙乳香4.5克(去油),嫩桑枝9克,海风藤12克,晚蚕砂30克(煎汤代水)
按:
肩关节周围炎病因最早认为是外伤性肩峰下滑囊炎,并得到组织病理的证实。
以后不断出现新的种种见解,如神经炎、冈上肌腱断裂、股二头肌长头肌腱特发性脱位,及至本世纪所谓钙化性肩峰下滑囊炎、股二头肌肌腱滑囊炎与肩手综合征等等。
本案属中医风寒瘀阻、痰湿稽留之型,致使经络、筋脉、关节气血失和。
治疗上石氏以其牛蒡子汤加减治之。
方中牛蒡、僵蚕为其君药,开破痰结、行气通脉,佐以晚蚕砂化湿祛痰,助以秦艽之寒、独活之辛温和血舒筋,通达周身,透达阳明,蒺藜、川芎、炙乳香等疏肝风,行气血且散瘀结,桑枝、木瓜、海风藤等养筋透骨祛风湿而利关节。
全方综合之力,为开破痰结而宣达气血,导其结滞以通利关节。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