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体力衰弱,容易发生腰酸腿软的现象。除了对症治疗外,制作一些药酒备用,时常喝些,可改善此症状。
1.神仙枸杞子酒
配方:枸杞子、火麻仁各75g,生地黄50g,黄酒1000毫升。
制法:上药分别加工碎,先蒸火麻仁至熟,摊去热气,入生地黄、枸杞子相和,装入绢袋中,置于坛内,倒入黄酒,密封浸泡春夏7天、秋冬14天即成。
功效:补肝肾,滋阴血。适用于腰膝酸软、头昏目涩、虚羸黄瘦不能食。
服法:每日一次,每次50毫升,随饭饮用。
药材解析:枸杞子补肝肾,明目,润肺;火麻仁润肠通便;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黄酒有清除自由基、预防心血管病、抗衰老等功能。
2.菟丝五味子酒
配方:菟丝子、五味子各30g,白酒500毫升。
制法:菟丝子鲜品可切成段,晾半干(干品洗净即可),与五味子入酒瓶中,泡7天即可饮服。
功效:补益肝肾,养心安神,收敛精气。适用于肝肾亏虚、腰膝酸痛、眩晕遗精、失眠、神经衰弱(属肝肾亏虚者)等症。
服法:每日2次,每次饮服20~30毫升。
药材解析:菟丝子补肾固精,养肝明目,止泻;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
3.二味牛膝酒
配方:生地黄、生牛膝各250g,白酒1500毫升。
制法:将上2味药切碎,与白酒共置入容器中,密封,浸泡14天后去渣过滤澄清,即可服用。
功效:养血通络,补肝肾,强筋骨。适用于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少腹滞痛、足趾极冷。
服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饮服15~20毫升。
药材解析: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生牛膝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利水通淋。
4.胡麻杜仲酒
配方:胡麻仁、杜仲、怀牛膝各60g,丹参、白石英各30g,白酒2500毫升。
制法:将白石英洗净捣成碎粒,杜仲、牛膝、丹参加工碎,共装入绢袋内,扎紧口备用;再将胡麻仁洗净炒香捣烂成泥,与白酒倒入瓷坛内,搅拌均匀,然后放入药袋封严,置阴凉干燥处,每日晃动数下,经14天后开封,去掉药袋,过滤一遍即成。
功效:补肝肾,益精血,坚筋骨,兼祛风湿。适用于腰脚酸困、精血亏损、筋骨痿软、步履无力、头晕目眩、大便秘结及风湿痹痛等症。
服法:每日3次,每次空腹温饮15~20毫升。
注意:此酒病愈即止,不宜久服。
药材解析:胡麻仁润燥滑肠,滋养肝肾;杜仲补肝肾,强筋骨;怀牛膝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引火(血)下行,利尿通淋;丹参活血去瘀,清心除烦,养血安神;白石英温肺肾,安心神,利小便。
5.牛膝石斛酒
配方:石斛40g,丹参45g,牛膝7.5g,杜仲60g,熟地黄75g,肉桂30g,白酒2升。
制法:石斛去根,牛膝切段,杜仲断丝去粗皮,熟地黄焙干,肉桂去粗皮,丹参加工为粗末,上药共装纱布袋,放置瓷坛内,倒入白酒,封口,用开水煮数十沸,候冷,开封,去药袋,装瓶备用。
功效:祛风胜湿,补肾强腰,壮骨。适用于风寒湿气痹阴至腰脚软弱无力、麻木不仁。
服法:不拘时温服1~2杯,常令如微醺。
药材解析:石斛养阴清热,益胃生津;丹参活血去瘀,清心除烦,养血安神;牛膝活血通经,补益肝肾,利尿通淋,引血下行;杜仲补肝肾,强筋骨;熟地黄补血滋阴,益精填髓;肉桂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6.枸杞麻仁酒
配方:枸杞子500g,胡麻仁、生地黄各300g,火麻仁150g,糯米1500g,酒曲120g。
制法:将生地黄加工碎,酒曲研末,备用;胡麻仁蒸熟后捣烂备用;将枸杞子捣破,置砂锅中,加水3升,煮至约2升时取下,倒入坛中待冷;糯米蒸熟,待冷后倒入坛内,加入生地、胡麻仁、火麻仁、酒曲等搅拌均匀,加盖密封,置保温处,经14天后启封,压去糟渣即成。
功效:滋肝肾,补精髓,养血益气,润五脏。适用于虚羸黄瘦、食欲不振、腰膝酸软、遗精、视物模糊、须发早白、大便秘结等症。
服法:每日3次,随量温饮,勿醉为度。微信搜索关注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了解更多中医秘验方。
药材解析:枸杞子补肝肾,明目,润肺;胡麻仁润燥滑肠,滋养肝肾;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火麻仁润肠通便;糯米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