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简绍一位,著名中医内科学家赵绍琴老师。
赵绍琴,三代御医之后,赵氏幼承家学,后又拜师于太医院御医韩一斋、瞿文楼和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汪逢春,尽得三家真传。1934年,悬壶北京。1950年,参加卫生部举办的中医进修学校。1956年,到北京中医学院任教。曾任北京中医学院温病教研室主任,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顾问,中国医学基金会理事,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等。
赵绍琴一生致力于中医教学及临床工作,先后培养中医温病专业硕士研究生20余名,其弟子辛松峰、董宜华、彭建中、赵崇学、王洪图、杨连柱等已成为中医界的后起之秀。
言归正传,赵绍琴老师这个方子的配伍是,,灶心土30克,陈皮10克,荆芥炭10克,防风6克,白术10克,白芍10克,葛根10克,黄芩10克,黄连3克,水煎服。
我来给大家说说这个方子的由来。
有一次,赵师接待了一个患者,43岁。
这个患者在这五年以来,每天早晨起来都会腹泻,拉肚子。这个拉肚子和我们平常不一样,是非常急。稍不注意就拉倒裤裆里。但是,有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早晨腹泻一次之后,一点事儿都没有了。
患者也找了不少的中医看。认为是脾肾阳虚。但是,按照这样的思路,治疗都无效,反而更加严重。
后来,经人介绍,找到了赵绍琴老师。
刻诊,患者脉象弦滑而数,舌红边赤,苔黄而干,心烦急躁、夜寐多梦。赵师认为,是肝胆郁热、下迫阳明。
于是,就有了开篇介绍赵师给开的一张配伍,共7剂,水煎服。
结果,患者只用三剂,诸证悉平,早晨腹泻,拉肚子的现象彻底消失。
这里,赵师是如何判断为肝胆郁热的呢?心烦急躁,是肝郁情志不舒化火而至。夜寐不安是肝魂又受到肝胆郁热的袭扰。脉象弦数,提示肝郁化热,舌红苔黄而干,说明有内热。尤其是舌边色赤,更是肝胆有热的写照。因此,患者肝胆郁热就辨别出来了。
既然如此,那就疏肝气,清泻肝胆郁火就可以了。
配伍中,黄连和黄芩可以清热,白芍可以柔肝凉肝,这三味药都是治肝的。接着,有健脾止泻之效的陈皮、防风、白术。葛根,升脾胃清阳之气,能够止泻。荆芥炭、灶心土,都是收敛止泻的。着就是用药的基本思路。
上文患者,属于肝胆郁热,影响了脾胃运化,导致早晨拉肚子。它体现的是肝脾不和的问题。当然,还有属于传统的脾肾阳虚,导致早晨拉肚子的,这个说明是阴阳失衡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