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行宽从“神魂魄”论治不寐
王行宽是首届全国名中医,临证56载,辨治心脑系疾病独具匠心,尤其在治疗不寐上,学验俱丰,疗效显著。王行宽认为不寐是多种原因致神、魂、魄失宁,难入其舍,与心、肝、肺关系密切;治当补虚去实、调和阴阳、安定神魂,宜多脏调燮、综合治理;创制百合安神汤以益气阴、养心肺、疏肝胆、清痰热、安定神魂。
病因病机
不寐是关乎心、肝、肺三脏神志之病,其病因主要包括“邪气加客”“他病波及”“脏腑既损”三端。心为君主之官,脏腑百骸皆听命于心,心藏神,故不寐与心密切相关;肝为魂之居,舍于血,主知觉,主升,能除秽,昼则脑神统魂,以行知觉之功;夜卧则血归于肝,“人之魂,藏于夜”,故肝主睡眠,此为不寐与肝相关之理;肺藏魄,肺气虚,魄不能制肝魂,魂魄飞扬致不寐。因此,不寐之病总由三端而发,致心藏之神、肝藏之魂、肺藏之魄难入于舍,夜不能卧。
治法方药
典型医案
张某某,女,50岁,2009年12月20日初诊。诉夜难入眠,需服用两片安眠药方能入睡,梦扰易醒,有时头晕,神疲,腰背及肩颈疼痛,口干微苦,畏热汗出。舌淡红,苔薄黄,脉细弦。诊断:(痰热内扰型)不寐。治则:疏肝胆,清痰热,安魂魄。方药:百合30g,生地黄15g,知母10g,柴胡10g,西洋参5g,麦冬15g,五味子5g,黄芩10g,竹茹10g,枳实10g,茯神10g,炒枣仁30g,合欢皮15g,龙齿15g,煅牡蛎20g,炙甘草5g。14剂,水煎服,日1剂,分温服。2010年1月6日二诊:入睡已改善,安眠药减为1片,头晕不著,余大致如前。舌淡红,苔薄黄,脉细弦。原方去西洋参、麦冬、五味子,加法半夏10g,陈皮10g,珍珠母20g,首乌藤30g。10剂。微信搜索关注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了解更多中医秘验方 1月27日三诊:现每日仅需小剂量服用一种安眠药,腰背痛、颈胀痛减缓,纳食如常。舌淡红,苔薄黄,脉细弦。原方加益气养阴之品。方药:白参10g,麦冬15g,五味子5g,柴胡10g,黄芩10g,茯神10g,法半夏10g,薏苡仁15g,炒枣仁30g,合欢皮20g,龙齿20g,首乌藤30g,炙甘草5g。10剂。2月10日四诊:现西药已停,仍能入睡,唯早醒,神疲改善。原方续进。20剂。服上方后能摆脱安眠药而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