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泽泻汤合真武汤治疗眩晕
方药组成:炒泽泻30克、炒白术15克、茯苓20克、白芍15克、附片20克、干姜10克、甘草10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服。头煎,煮沸后文火续沸40分钟;二煎沸后,文火续沸20分钟, 日二服。
疗效:疗效可靠,一剂即可见效,五剂可愈,无不良反应,无须加减。
注:本方可以治疗多种眩晕和早期高血压。脉症要求:对两寸脉浮大的患者尤为适宜,用药后脉象平复为正常,仍浮者可续服。
2、麻杏苡甘汤治疗小儿面部软疣
方药组成:麻黄6克、杏仁8克、薏苡仁15克、甘草6克、白芷6克、赤芍6克。
服法:每日一剂,水煎分二次服。
疗效:疗效可靠,治疗12例,全部治愈。
注:用药3剂后,疣体开始肿大,根部发红示为有效,继续服药,一般10剂即可痊愈。疣体脱落,不痛不痒,不留任何痕迹,无一例复发,对成人的扁平疣效果不佳。
3、黄土汤加味治疗月经过多症(功能性子宫出血)
方药组成:阿胶10克、炙甘草15克、炒白术15克、附片15克、熟地20克、黄芩10克、棕桐炭15克。
用法:水煎服、阿胶烊化分两次兑服,每日一剂。
疗效:疗效可靠,五剂即可见效,十剂可愈。
注:此方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30例,临床均治愈,对阳虚恶寒者附片可用20克,加炮姜10克。面黄乏力者加炙黄芪20克、升麻9克,腰酸痛者加续断30克。
4、麻黄附子细辛汤合小柴胡汤治疗乳房疼痛(乳腺增生)
方药组成:麻黄10克、附片20克、细辛6克、柴胡10克、法半夏15克、甘草15克、党参10克。
加减:胀痛甚者加香附15克、青皮10克;结节大者加橘核15克、刺痛者加三棱、莪术各10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服,早晚饭后服用。
疗效:疗效可靠,临床用药安全。
注:用此方的脉象一定是具备脉微细这个象征,凡属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方者,脉微细应为辨脉依据。
5、血府逐瘀汤治疗全身肌肤甲错症(皮肤鳞状角化病)
方药组成:当归15克、生地30克(酒浸)、桃仁15克、红花10克、赤芍15克、枳壳10克、甘草10克、柴胡10克、桔梗10克、川牛膝15克、川芎15克。
加减:苔白腻者加苍术15克,黄腻者加茵陈15克,无论何症均加麻黄10克,走表。
服法:每日一剂,水煎服,分2-3次,7剂为一疗程。
疗效:疗效可靠7天一个疗效,一个疗程后,皮肤甲错明显减轻。两个疗程下来皮肤光滑,治疗4例均愈,其中一例为四川男性19岁。
注:凡皮肤肌肤甲错者均为血瘀现象,现代医学可以说是皮肤微循环障碍,用此方效果很好,加一味麻黄那是用药之妙,肺主皮毛,麻黄走肺走表。
6、心青龙汤治疗各种咳嗽
方药组成:麻黄15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甘草10克、细辛6克、法半夏10克、五味子10克、生姜10克。
加减:痰黄去半夏加瓜蒌子15克,咽干加当归10克、玄参10克;胸闷加桔梗10克、枳壳10克;老年气喘者加仙茅10克、补骨脂20克。
服法:每日一剂,水煎服,分2-3次温服。7剂为一疗程,连用2-3个疗程。
疗效:疗效可靠,急性咳嗽者用原方3至5剂即可痊愈;慢性者5至15剂可愈。
注:凡咳嗽者,初起十之八九均由风寒而来,治疗不及时即可见本寒标热之象。如咽干、声嘶、喉痛痰黄等,绝不可乱投寒凉。只能用温润和凉润之品,当归、玄参、知母在当用之列,苦寒和大寒之品绝不可入,否则延误病情,不可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