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通知公告
>>
特种治疗方法
>>
查看详情
五大道派 道家
2022-03-18 18:25:28
张道陵之孙张鲁,原居汉中,汉末第四代天师张盛移居江西贵溪龙虎山,“五斗米道”遂在江南一带流传,为道教龙虎山宗之肇始。到东晋末,“天师道”代替了“五斗米道”的名称。
道教史上因“道法承受”来源不同而分衍的宗派,最大的有五派∶
正一道∶
据《元史·释老志》记载∶“正一天师者,始自汉张道陵,其后四代曰盛,来居信之龙虎山。相传至三十六代宗演,当至元十三年(西元1276年),世祖已平江南,遣使召之。至则命庭臣效劳,待以客礼。特赐玉芙蓉冠,组金无缝服,命主领江南道教,仍赐银印......,子孙世袭领江南道教,主领三山符籙。”这是龙虎山张天师世称“正一真人”之始。《通鉴·辑览》称∶“元世祖诎封张宗演为嗣汉天师、演道灵应冲和真人。”此实为张氏世袭天师之始。据《元史-成宗本纪》记载,元成宗大德八年(西元1304年)授张宗演次子张与材(第三十八代天师)为“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籙”,从此“天师道”又名正一教、正一道。
《明史·方技传》说,正一派道士大都是“专恃符籙,祈雨驱鬼。”一般说,正一道主要从事符籙斋醮。自从道教分衍宗派之后,阁皂山主要传葛玄灵宝法籙,称灵宝派;龙虎山传张道陵法籙,称正一派;江西一带流传许旌阳法籙,称净明派。这三派后来亦均总归于正一道。
全真道∶
金世宗大定七年(西元1167年),王嚞(重阳)至山东宁海立全真庵,创立全真教。其教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王重阳说∶“心中端正莫生邪,三教搜来做一家”、“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释道以来是一家,两般形貌理无差,”教其门徒讽诵《孝经》、《心经》、《道德经》。其教规与正一道不相同∶不娶妻室,不茹荤腥,为出家道士,一般多住宫观内,以清修炼养为主要宗教生活内容。
在王重阳创立全真道之前九十多年,即北宋熙宁八年(西元1075年),浙江天台山道教大炼师张伯端(紫阳)依据《参同契》原理作《悟真篇》,兴起了以修命为主的炼养一派。
由于王重阳之全真道与张伯端开创之丹鼎一派均重炼养;又都依托东华少阳君王玄甫、锺离权、吕岩为祖师;又因王重阳派兴起于北方,张伯端派兴起于南方,故王重阳全真道称为丹鼎派之北宗,张紫阳派称为丹鼎派之南宗。据明都印《三馀赘笔》载∶“其南宗者,谓自东华少阳君得老聃之道,以授锺离权,权授唐进士吕岩、辽进士刘操,操授宋张伯端,伯端授石泰,泰授薛道光,道光授陈楠,楠授白玉蟾,玉蟾授彭耜。其北宗者,谓吕岩授金王重阳、重阳授七弟子(即北七真)。
全真派在元以后发展的支派很多,其中以元邱处机(自号长春子)所开创之龙门派最为隆盛。邱长春,山东栖霞人,年十九为全真道士,师事王重阳。成吉思汗在雪山,遣使求之。邱长春应命行万有馀里,历四载而始达雪山。成吉思汗问长生久视之道,告以清心寡欲为要。问治平之方,则答以止杀。成吉思汗甚器重,称为神仙,仍遣使送还。其后累降旨褒扬,并命邱长春管领“天下应有的出家善人。”由于邱长春受朝廷重视,社会影响较大,故龙门派在元代便信徒较多。
真大道教∶
本名大道教。创使人为沧州刘德仁,时在金熙宗皇统年间。《通鉴辑览》说∶
真大道教者,始自金季道士刘德仁之所立也。其教以苦节危行为要,而不妄取于人,不苟侈于己者也。五传而至郦希诚,居燕城天宝宫,见知宪宗,始名其教曰真大道。授希诚太玄真人,领教事。
刘德仁,道号无忧子,沧州乐陵人。生于北宋宣和四年(西元1122年)。六岁时遭遇北宋末徽宗、钦宗被金人所虏的靖康(西元1126-1127年)之变,随家徙居盐山太平乡。皇统二年(西元1142年),刘德仁二十一岁,托言老君授道,创建了“大道教”。据《宋学士文集》五五《书刘真人事》∶“金皇统二年十一月,迟明既望,似梦非梦,有老人须眉皓白,乘青犊车至,授玄妙道诀而别,不知所之。”又说∶“一日晨起,有老叟乘犊车相过,摭《道德经》要言授之,曰∶‘善识之,可以修身,可以化人’,乃授笔一支而去。“其教旨有九项∶”一曰视物犹己,勿萌戕害凶嗔之心;二曰忠于君,孝于亲,诚于人,辞无绮语,口无恶声;三曰除邪淫,守清静;四曰远势力,安贫贱,力耕而食,量入为用;五曰毋事博奕,毋习盗窃;六曰毋饮酒茹荤,衣食取足,毋为骄盈;七曰虚心而弱志,和光而同尘;八曰毋悖强梁,谦尊而光;九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同上)在道教炼养方面,主张”见素抱朴,少思寡欲,虚心实腹,守气养神。”(元杜成冤《改建先天宫记》)对于“飞升化炼之术、长生久视之事,则曰,吾不得知。”(元赵琳清《大道延祥观碑》)但亦从事替人驱狐役鬼、劾召鬼神。据《书刘真人事》说,金大定十五年(西元1175年)诎刘德仁居燕京天长观,赐号东岳真人,大道教以此流传更广,“传其道者遍中国。”刘德仁死于大定二十年(西元1180年),前后行教三十八年。该道派五传至郦希诚,元宪宗赐名“真大道”、六传至孙德福,在至元五年(西元1269年)曾奉诎统辖诸路“真大道”。八传至岳德文,其教更盛。其教至元末犹不衰,但元以后逐渐衰微,终于消失。
太一道∶
创始人为卫州(今河南汲县一带地方)萧抱珍,时在金熙宗天眷年间(西元1138-1140年)。其教传“太一三元法籙”之术,故名“太一”。全真道和真大道教皆不太注重符籙法术,而太一道独以此出名,颇与天师道相接近。主张以老子之学修身,以巫祝之术御世。元王鹗《重修太一广福万寿宫碑》谓∶“初,真人既得道,即以仙圣所授秘籙济人,祈禳词禁,罔不立验。天眷初,其法大行。”元王恽《秋涧集》六一《韩君碣铭》谓∶“远迩向风,受籙为门徒者岁无虑千数”。足见当时信奉太一道者之多。金熙宗皇统八年(西元1148年)诎萧抱珍赴阙,颇加礼敬,敕所居观额以“太一万寿”四字。元宪宗二年(西元1252年),元世祖忽必烈尚未正式登帝位,曾封萧抱珍为“一悟真人”。萧抱珍行教达三十年。卒于金大定六年(西元1252年)。
萧抱珍去世后,由其弟子韩道熙嗣教,仍袭萧姓,故亦名萧道熙。金大定九年(西元1169年),金世宗敕在观内建立“万寿”额碑。太一道“声教大振,门徒增盛”(《秋涧集》四七《二租形状》),达数万人之多,其流布区域,“东渐于海”(同上)。太一道传嗣有秘籙法物,继法嗣者皆改姓萧,即以祖师之姓为姓。四传至萧抱珍之再从孙萧辅道,元世祖以“安车来聘”(《秋涧集》三八《清跸殿记》),并赐号“中和仁靖真人”。五传至萧居寿(本姓李),《元史·释老志》谓∶“至元十一年(西元1274年),建太一宫于两京,命居寿居之,领祠事,且禋祀六丁,十三年(西元1276年),赐太一掌教宗师印”。太一道六传至萧全佑(本名李),七传至萧天佑(本姓蔡)。其教至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泰定间(公元1324-1328年)犹不衰。但以后则渐次衰微,终而消失。
净明道∶
亦称净明忠孝道。该道派发勒于南宋高宗绍兴年间(西元1131-1162年)。江西南昌西山玉隆万寿宫道士何真公托言许真君(逊)降授给他“飞仙度人经净明忠孝大法”,“净明大法”始行于世。至元初,有道士名刘玉清,经他清整“净明法”之教法教理,造作《净明忠孝全书》,正式形成了净明道。该道派奉许旌阳(逊)为教祖。行教侧重以符籙禁咒驱邪降妖,以守一斋醮修仙度人。此道派传播于江南,在元明间影响较大。以后渐衰微。
以上五派,全真道、真大道、太一道,兴起于北方;正一道、净明道则兴盛于南方。真大道、太一道、净明道早已失传。明以来,道教分全真与正一两大道派,其他一切支派皆归纳于这两派之中。全真派支派较多,其主要的是∶
(一)五祖派∶即
道教尊奉之东华帝君王玄辅,号少阳,传少阳派;
锺离帝君锺离权(字云房),号正阳,传正阳派;
纯阳帝君吕岩(字洞宾),号纯阳,传纯阳派;
海蟾祖师刘操(字宗成),受于锺离帝君,传海蟾刘祖派;
重阳祖师号重阳,传重阳派。
(二)北七真派∶即
邱处机,号长春,传全真龙门派;
刘处玄,号长生,传全真随山派;
谭处端,号长真,传全真南无派;
马钰,号丹阳,传全真遇仙派;
郝大通,号广宁,传全真华山派;
王处一,号玉阳,传全真嵛山派;
孙不二(坤道),传全真清静派。
(三)南五祖紫阳派∶
即张紫阳(伯端)蚀紫阳派。
石杏林为第二代祖师,
薛道光为第三代祖师,
陈泥丸为第四代祖师,
白玉蟾为第五代祖师。
正一道支派也很多,主要有∶
(一)大茅真君名盈所传清微派;
(二)天师张虚靖所传正一派;
(三)许真君传净明派;
(四)真武玄武派。道教传授经籙科仪,旧分三宗,又名三山符籙,总归正一派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