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通知公告
>>
特种治疗方法
>>
查看详情
高血压、肝炎、胃炎、妇科病...都可以用这个方!
2022-03-27 12:23:40
迁延型肝炎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 、带下 经闭 美尼尔氏综合征 慢性胃炎 肾性高血压
导语:
魏玉璜的“一贯煎”在中医方剂学中属于补益剂中的补阴药,以滋阴疏肝为主要功效,对肝病有独特疗效。虽然课本中对于一贯煎的介绍并不多,但根据一贯煎的临床应用医案显示,其对肾性高血压、慢性胃炎、部分妇科疾病及胃炎、美尼尔氏综合征均有治愈的成功经验。本篇引用一贯煎的临床医案,希望各位读者能够在实用方中学习到新的经验。
魏玉璜“一贯煎”琐谈
魏玉璜,名之绣,别号柳洲,清·浙东钱塘人;年少时孤贫,在街市操作自给;继而执业质肆凡二十年,昼间忙于所职,夜则篝灯读书。取法于浙东高鼓峰、吕晚邨、董废翁诸人。久之豁然贯通,擅治内伤诸病,辄有奇效。对明代江瓘父子所编《名医类案》深有研究,且为之重订。后更鼓其余勇,集录清初以前名医治验病案,参以己见而成《续名医类案》三十六卷。世间所传《柳洲医话》,系数十年后(咸丰年间)王孟英所辑,非其本人著作。
一贯煎首见于《续明医类案·心胃痛门》高鼓峰、吕东庄二例胃痛治验的按语中。魏氏说“高吕二案,持论略同,而俱用滋水生肝饮,予早年亦尝用此,却不甚应,乃自创一方,名一贯煎,用北沙参、麦冬、地黄、当归、杞子、川楝六味出入加减,投之应如桴鼓。口苦燥者,加酒连尤佳。可统治胁痛、吞酸、吐酸、疝瘕一切肝病”。后为王孟英称赏而辑入《柳洲医话》,有谓出自《柳洲医话》者,可知非是。
清·桐乡陆定圃《冷庐医话·肝病》云:“赵养葵《医贯》,徐灵胎砭之是矣。然观其治木郁之法,先用逍遥散,继用六味地黄汤加柴胡、白芍以滋肾水,俾水能生木。此实开高鼓峰滋水生肝饮之法门。再传而魏玉璜之治胁痛用一贯煎……法益详备,学者不可忘其所自来也。”陆氏之说,亦证明本方是从赵、高二氏发展而来。观其组方,首先继承了高氏“滋水以育肝体”的薪传,继则更有“养金以制肝用”的创新,左辅右弼,较前尤为完备,可谓青出于蓝。
“一贯”两字本指一理贯串万物而言。《论语·里仁》云:“吾道一以贯之。”魏氏认为此方立法遣药,本藏府制化之理,如环相贯,故名一贯煎。
魏氏制用“一贯煎”的依据主要是:
1.肝为万病之贼:魏氏强调“肝为万病之贼”,认为内伤诸病之本,皆在乎肝。其云:“肝木为龙,龙之变化莫测,其于病也亦然,明者遇内伤症,但求得其本,则其标可按籍而稽矣。”并说这是“天地古今未泄之秘”,是“临症数十年乃始获之”的宝贵经验。王孟英对此亦推崇倍至,谓“外感由肺而入,内伤从肝而起,魏氏长于内伤,此言先得我心”。无怪魏氏一贯煎信用之广。
2.治肝须用补,补肝须柔润:明清之季,浙东名医赵养葵、高鼓峰等,治病皆主护正。魏氏受其熏陶于先,复宗叶天士柔肝于后,倡言“治肝须用补,补肝须柔润,大剂滋补则津液充而木自柔”。而且力斥“肝无补法”之非,谓“肝无补法四字,遂使千万生灵,含冤宗壤”。
一贯煎药用地黄、杞子滋水以育肝体;沙参、麦冬养金以制肝用;当归辛香善走、补血活血;川楝泄肝通络、条达气机。全方总以肾为肝母、滋水即能生木,以柔其刚悍之性;肺能克肝而本主治节,养金所以制木,以平其逆动作乱。可见较四明高鼓峰,单从滋水生肝为尤胜一筹。陆定圃所谓“法益详备”,殆即指此而言。目前中医学院《方剂学》教材,对一贯煎方义解说,犹停留于滋养肝肾一隅,未能将“养金制木”(肺主治节)表而彰之。
近人张山雷谓“此方原为肝肾阴伤,津液枯涸,血燥气滞,变生诸病设法”,临床皆以舌红少苔,咽嗌干燥,脉弦虚大为辨证要点。本人经验,部分病人已有明显燥热主诉或体征者,可不必强求舌象,用之即有显效。例如病人主诉食道或胃部有灼热感,照光患者出现燥热损津伤阴征象,即使舌象不红,亦可放胆用之。手术后邪热稽留,用本汤加大量石斛,往往能获满意效果,亦不必担心恋邪。
本方加减,可因兼证而异,如郁火亢盛,加黄连;脾胃阴虚,加石斛、薏仁;虚热汗多,加地骨皮;照光伤阴,加金石斛、鲜芦根;术后热恋,加大量金石斛(鲜枫斛尤佳);胸胁硬痛,加鳖甲、牡蛎、生麦芽;夜不安寐,加小麦、枣仁;大便秘结,加瓜蒌仁;胆道疾患,早晚加服白金丸,每次一克;窒闷腻膈,加生大麦芽。
治肝郁之法,肇端于《金匮》半夏厚朴汤,以治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其后疏肝解郁法之运用,逐有发展。及宋一代,未免滥用香燥,朱丹溪《局方发挥》虽力矫其弊,然其所合越鞠丸仍偏辛燥,故薛立斋改以加味逍遥散、六味丸治郁,弥其不足。明末高鼓峰宗赵养葵护正之法,立滋水生肝饮以治肝血不足、阴虚火炎之肝胃疾患,获得良效。数十年后魏氏通过实践,复创“养金之法”熔于一炉,制订一贯煎,其效更捷,而应用益广。
一贯煎的临床应用
一贯煎由北沙参、麦冬、当归、地黄、杞子、川楝子六味组成,系清魏玉璜所创制,以治疗肝阴不足而致胸胁疼痛、吞酸、吐酸、疝瘕等的方剂。在临床应用中,只要加减得宜,不但治疗范围广泛,而且效果极佳。兹举治验案数则于下,以资佐证。
一、肾性高血压
许XX,男,39岁。1978年3月诊。
患肾小球性肾炎、肾性高血压已8月余,经中西医治疗,浮肿、腰酸、便溏、畏寒等证已除,唯血压长期波动于170〜190/100~110mmHg,尿蛋白时有时无。现常觉头昏目眩,口干舌燥,手足心热。舌质红、苔薄黄而干,脉弦细。
处方:生地黄、北沙参、杞子、麦冬、当归,菊花各9克,龟板、牡蛎、牛膝、钩藤(后下)各12克,决明子、桑寄生各15克。服七剂,自觉症状明显好转,血压降为160/100mmHg。
二诊时上方加夏枯草、益母草各15克,再服七剂,血压降为136/94mmHg。按原意略事加减,共服四十余剂,尿蛋白阴性,血压稳定于140/90mmHg以下,参加体力劳动。追访三年,血压正常。
按:患者前服之方,类多真武、五苓,病初原合病机。但久服不免暗耗肾阴,导致水不涵木,虚阳上亢,血压持续升高。今以本方滋养肝肾之阴,俾阴复阳潜,则血压自平。
二、慢性胃炎
马X,男,54岁,中学教师。
患胃脘痛十余年,每遇冷或劳累后辄发。曾在某医院作胃部X线钡透摄片提示胃窦炎,纤维胃镜检查,提示萎缩性胃炎;胃液分析:提示胃酸减少。近来脘部痛引胁肋,伴嘈杂、口干、纳减、心烦、失眠、形体消瘦,苔薄花剥,舌边尖红,脉弦虚数,此胃病日久,土虚木贼,气滞作痛,郁热伤阴。治拟柔肝养胃,理气止痛,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处方:生地黄15克、北沙参12克、麦冬9克、太子参15克、石斛12克、川楝子9克、延胡索9克、蒲公英30克,拔葜15克,乌梅6克、川连3克、生白芍12克、炙甘草3克。
上方连服月余,疼痛显减,口干、舌红渐除。原方去延胡索加陈皮,易太子参为党参,续服一月,疼痛消失,观察年余未再复发。二年后胃部钡餐复查,未见器质性病变;胃镜复查,胃粘膜大致正常,少量红白相间,提示,浅表性胃炎。
按:此型胃病临床颇为多见,且据现代医学报导,迁延不愈“有癌变之可能”。而一贯煎加减则是此型胃病的最佳选方。方中地黄、沙参、麦冬、石斛功能柔肝养胃;川楝、延胡疏肝理气、散瘀止痛;蒲公英、拔葜、川连清解肝胃之郁热,以达消炎防癌之目的;入乌梅、白芍、甘草“酸甘化阴”,既增加胃酸,又敛肝气之横逆而缓急止痛。笔者经验服用此方只要持之以恒,多有显效。
三、美尼尔氏综合征
严XX,女,36岁。1977年10月诊。
患美尼尔氏综合征四年余,近因养蚕期工作劳累、睡卧不足,而突然头晕,视物旋转,身如坐舟中,伴耳鸣、干呕、心烦、口干、面红,大便三日未解。舌质红,脉细数。
处方:生熟地、北沙参、麦冬、当归、杞子,白芍各9克、菊花、白蒺藜、石决明各12克,煅龙牡(各)15克,服2剂,眩晕停止,恢复劳动。
按:中医有“无虚不作眩”之论。本例肾阴亏,不足供养脑髓而晕;肝阴虚,不足供养目窍而眩。证属水不涵木,阴虚阳亢,故以一贯煎加龙、牡之类育阴潜阳,药中病机而愈。
四、经闭
丁X,女,28岁,1978年7月诊。
—年前开始经汛延期、量少,经行时腹痛喜按。
自3月上旬行经后,至今已4个月未来潮。自觉头晕目眩,口干咽燥,腰酸膝软,两胁胀痛,心烦易怒,少寐多梦。舌质红、苔薄黄而燥、中有裂痕,脉弦细略数。
处方:生熟地、北沙参、麦冬、当归、杞子、川楝子、丹皮,白芍各9克,龟板15克。服七剂经行,惟量少。原方略事加减,共服廿七剂,经汛应期而下。
按:肝肾阴亏,血海不盈,则经血不潮。今按“乙癸同源”之理,用一贯煎加减,滋肾涵肝,养血通经则经期正常而至。
五、带下
沈XX,女,46岁。1970年1月诊。
带下绵绵,赤白混杂,粘稠易怒,胸胁满闷,口干喜饮,干咳痰少,手足心微热。舌红少苔,脉弦细无力。
处方:北沙参、麦冬、当归、生地、杞子、川楝子、旱莲草、白芍、黄柏、山栀、车前子、女贞子各9克。服五剂,带下止。
二诊时去黄柏、山栀、车前子,加龟板15克,再服五剂诸证消失。随访二年未复发。
按:此例带下迁延日久,脉证合参,属阴虚木旺使然。治宜柔润滋清,故以一贯煎加清热利湿之品,使其滋阴而不留湿,利湿而不伤阴,见效颇速。
六、妇女更年期综合征
朱X,女,51岁,会计。
经水或三月一行,或量多如崩,历时三年。伴心烦、失眠、易怒,口干渴饮,头昏头痛,胁肋撑胀,腰膝痠软,舌红少苔,脉细弦数,血压150/100mmHg。治拟一贯煎合甘麦大枣汤加减。
处方:生地黄15克、甘杞子12克、当归9克、川楝子9克、知母9克、旱莲草15克、白芍9克、白蒺藜9克、菊花9克、杜仲12克、炙甘草9克、红枣6枚、淮小麦30克。
投药二十余剂,血压130/90毫米汞柱。诸证若失。
按: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出现经水紊乱、头昏、心烦、失眠诸证,属西医所称之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用一贯煎合甘麦大枣汤加减有极佳疗效。方中知母一味,不但能清热泻火、滋阴润燥,且有明显的镇静、安神、止痛作用。
七、迁延型肝炎
刘XX,女,35岁,水泥制品厂工人。
肝痛迁延多年,近来肝区疼痛较甚,形瘦神疲,眼眶晦暗,纳谷不香,时见肌衄、齿衄,午后低热。面部有“毛扩”现象,左耳后,颈、肩部各有蜘蛛痣一枚,并见“肝掌”,口干,舌紫绛、碎裂,脉细弦。
检查血常规:红细胞300万/立方毫米;白细胞4200/立方毫米;血小板6万/立方毫米。肝功能,SGPT62u,TTT12u,TFT++,ZnTT32u,白蛋白(A):2.3克,球蛋白(G):3.2克。免疫球蛋白,IgG:1700mg%,IgA:90mg%,IgM:252mg%。HBsAg:1:128。超声波:肝上界第6肋间,肋下未及,脾肋下2公分,密集微小波、低小波、结节波,腹水(-)。
处方:生地黄、北沙参、太子参各15克,甘杞子、白芍各12克,旱莲草30克,川楝子、丹皮、参、柴、延胡各9克,炙甘草6克。
服药一月后,低热净,衄血止,肝痛减,舌干绛好转,但仍感乏力,腰膝酸软。
肝功能复查:SGPT正常,TTT9u,TFT+,ZnTT25u,A/G:2.8/3.2。
前方去丹皮、柴、延胡,酌加健脾软坚之品,续服两月,精神佳,食欲增,肝掌隐退,已参加轻工作。肝功能复查:SGPT正常,TTT7u,TFT+,ZnTT21u,A/G为3.5/3.3,HBsAg1:32。
按:乙型肝炎迁延不愈,往往发展为肝硬化。笔者从诊治中发现,慢活肝一肝硬化,多呈肝肾两虚型,以一贯煎加减守方调治常可收到满意效果。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