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通知公告
>>
特种治疗方法
>>
查看详情
【奇方妙药】安神方集锦
2022-03-29 18:29:12
【奇方妙药】
安神
方集锦
江苏 翟德山 据《医学教育网》文 整理编辑
2013-7-20
养神酒
[配方] 大熟地90克,甘枸杞、白茯苓、怀山药、当自身各60克,薏苡仁、酸枣仁、麦冬、川续断各30克,广木香、大茵香各15克、丁香6克,建莲肉60克,桂圆肉250克,白酒10千克。
[制法] 将前14味,其中茯苓、山药、薏苡仁、建莲肉制为细末;余药制成饮片,一起装入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隔水加热至药材浸透,取出,静置数日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 益精血、补心脾、安神定悸。
[主治] 心脾两虚、精血不足的神志不安、心悸失眠等症。平素气法血弱者,亦可饮用。
[用法] 口服。每次服10—20毫升,日服2—3次或不拘时,适量服之。
[附记] 引自《同寿录》。
宁心安神补心酒
[配方] 麦门冬60克,柏子仁、白茯苓、当归身、龙眼肉各30克,生地黄45克,低度白酒5000毫升。
[制法] 将前6味切碎或捣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天后即可取用。
[功用] 补血滋阴、宁心安神。
[主治] 阴血不足。心神失养所致的心烦、心悸、睡眠不安、精神疲倦、健忘等症。
[用法] 口服。每次服30-50毫升,日服2次,或适量饮用。
[附记] 引自《验方新编》。
养心安神长生酒
[配方] 枸杞子、获神、生地、熟地、山萸肉、牛膝、远志、五加皮、石膏蒲、地骨皮各18克,白酒500毫升。
[制法] 将前18味共研为粉末,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2周后即可取用。酒尽添酒,味薄即止。
[功用] 滋补肝肾、养心安神。
[主治] 肝肾不足、腰膝乏力、心悸、健忘、须发早白等症。
[用法] 口服。每日早晨服10-20毫升,不可过量。
[附记] 引自《惠直堂经验方》。忌食萝卜。
草还丹酒
[配方] 石菖薄、补骨脂、熟地黄、远志、地骨皮、牛膝各30克,白酒500毫升。
[制法] 将前6味共研细末,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5天后即可饮用。
[功用] 理气活血、聪耳明目、轻身延年、安神益智。
[主治] 老年人五脏不足、精神恍惚、耳聋耳鸣、少寐多梦、食欲不振等症。
[用法] 口服。每次空腹服10毫升,每日早、午各1次。
脑伤宁酒
[配方] 鹿茸、人参、黄芪、茯苓当归、熟地、白芍、川芍、陈皮、半夏、竹茹、枳实、桃仁、红花、牛膝、知母、石膏、柏子仁、酸枣仁、远志、菊花、薄菏、柴胡、冰片、甘草、白酒等。
[制法] 酒剂、每瓶250毫升。
[功用] 醒脑安神。
[主治] 头晕头痛、目眩耳鸣、心烦健忘、失眠多梦、心悸不宁、舌质紫暗、苔薄白职白腻。脉沉细或沉涩等症。
[用法] 口服。成人每次服20~25毫升,日服3次。儿童酌减。
[附记] 引自《中国基本中成药》。本药酒可供脑震荡后遗症、更年期综合症、神经衰弱、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以及各种功能性或器质性心脏病而使记忆力减退、头晕目眩耳鸣者服用。此药酒,孕妇忌服;阴虚火旺者慎用。
养血生发胶囊
本品主要用于治疗和预防肝肾阻虚,气血不和的脂溢性脱发。本处方集中医治疗脱发诸法之长,用首乌、菟丝于补肝肾;熟地黄、当归、白芍补养阴血;川芎活血行气;天麻、木瓜、羌活祛风化湿,诸药合用,共凑补肝肾,养阴血,祛风化湿,促进生发的作用,适用于治疗多种脱发。本品为纯中药制剂,采用科学方法和先进设备而制成,疗效确切,常服用,疗效更巩固,并没有明显副作用。
「药品名称」品名:
养血生发胶囊
汉语拼音:
Yangxue Shengfa Jiaonang「主要成份」熟地黄、制何首乌、当归、川芎、白芍、 菟丝子、天麻、木瓜、羌活。
「性
状」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深棕色的颗粒和粉末;味辛、微苦。
「功能与主治」养血补肾,祛风生发。用于斑秃,全秃,
脂溢性脱发,头皮发痒,头屑多,油脂多与病后、产后脱发。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
4粒,一日2次。
「规
格」每粒装
0.5g「贮 藏」密封。
「包
装」每瓶装
30粒。聚乙烯瓶包装。
「有
效
期」二年半。
「批准文号」
ZZ-0281-粤卫药准字(1996)第116070号
「注册商标」园田牌
安神补心丸
处方」丹参
300g 五味子(蒸)150g 石菖蒲100g 安神膏560g
「性状」
本品为棕褐色浓缩丸或糖衣丸;味涩、微酸。
「功能与主治」
养心安神。用于心悸失眠,头晕耳鸣。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
15丸,一日3次。
「规格」
每
15丸重2g「生产企业」河北省张家口市长城制药厂 唐山益民中药厂 唐山天恩药业有限公司 内蒙古包头市中药饮片厂 安庆市第一制药厂 山东烟台中药厂 潍坊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药厂 洛阳民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省荆沙沙市制药厂 贵阳中药厂 西安更新中药厂 兰州佛慈制药有限公司 新疆库尔勒中药厂
「商务洽谈」中药 中成药 化学原药 化学制剂 非处方药 医保用药
「特别提示」本网药品介绍仅供参考,患者用药以生产企业药品说明书或医嘱为准。
窗体底端
万年琥珀是良药
大千世界,变化万端,大自然的奇妙造化,实在令人叹服。
“千年古松,下有茯苓。”号称“茯灵”“茯苓,可称久远;而由古松树脂变化而来的琥珀,尤为古远,至少也有几千万年的历史了。
琥珀,是远古松科松属植物的树脂埋藏于地层,经过漫长岁月的演变而形成的化石。透明似水晶,光亮如珍珠,色泽美丽象玛瑙。
远古之松,饱经寒霜,它的树脂散发出浓郁的香气,招来蛟蚋等昆虫,虫子溶入粘稠的松脂,无法脱身,伴随松脂一齐埋入地层,最后又一同变成化石。在千秋万代之后从地下开采出琥珀,有时还可在透明的晶体中看到昆虫挣扎的形象。唐代诗人吟诗咏物生动地描绘了这千古奇观:
“曾为老茯苓,本是寒松液。蛟蚋落其中,千年犹可见。”
琥珀正式入药,最早见于南北朝陶弘景所著的《名医别录》,概括了琥珀的三大功效:一是定惊安神,二是活血散瘀,三是利尿通淋。
现代使用琥珀,也是三大用途。
第一,
用于治疗失眠、心悸。常以酸枣仁
15克、夜交藤30克煎汤,送服琥珀粉3克。 第二, 用于治疗月经不通。如琥珀散,就由琥珀、当归、莪术、乌药同用,研成细末。 第三, 用于治疗小便不畅。单用琥珀散剂3克,并以车前草30克煎汤送下
治补两益话黄芪
黄芪原名黄耆,是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其根。我国明代大药学家李时珍说:
“营者,长也。黄茂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得此名。”然而,黄芪由于产地不同,又有许多不同的名字,产于山西绵山者,条短质柔而富有粉性,称绵黄芪或绵芪,是有名的地道药材;产于山西浑源地区音,称为西黄芪或西茂,也是黄茂中的佳品;产于黑龙江、内蒙古者,称北黄茂或北芪,皮松肉紧味甘香,品质也很好。此外,还有同科同属相近多种植物的根,也作黄芪入药,但质量远不如前者。
黄芪是一味古老的中药,早在东汉时期的第一部药书
《神农本草经》就将其列为上品。因其沿用历史悠久,效果历代不衰,所以被誉为治补两益的名贵药材。中医认为,黄芪性温味微甘,能补一身之气,兼有升阳,固表止汗,排脓生肌,利水消肿,安胎益血的作用。对于贫血、浮肿、体虚多汗、胎动不安、子宫脱垂、气血两亏、谙虚不足等,都有卓著的疗效。许多古老医方,如
“玉屏风散”、“防己黄芪汤”、“当归补血汤”,都是以黄芪为主药组成的。古人不仅善用黄茂治疗疾病,而且善用黄芪补益身体。在《冷庐医话》中就有“黄芪粥”的记载。方法是,选用优质黄芪30—60克,加水适量,煎取浓汁去渣后,加入粳米2两、红糖少许,继续煮至粥快熟时,再加入陈皮末1克,煮沸片刻即可。早晚服食,可健脾养胃,补益元气。致于民间常用黄芪煨大枣,黄芪炖母鸡,黄芪煮黑豆,则更是美味佳看,补益上品。常服可令人精神焕发,体质增强,荣颜润肤,延年益寿。
现代科学分析,黄芪中含有多糖、单糖、黄酮类、生物碱(胆碱、甜菜碱)、叶酸、多种氨基酸、粘液质、树胶、纤维素和微量的硒、硅等多种成分,可改善心肺功能,加强心脏收缩力,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皮肤血液循环和营养状况;并能保护肝脏,防止汗糖元减少,对慢性活动性肝炎,有良好作用。药理研究证明,黄芪还有诱生干扰素和调动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能抑制病毒繁殖和肿瘤生长。
选方:
1.治痈疽诸毒内脓已成,不穿破者:黄芪12克、山甲(炒末)3克、皂角刺5克、当归6克、川芎9克。水煎服。
2.治痈疽脓泄后,溃烂不能收口:黄芪9克、人参9克、甘草6克、五味子3克、生姜9克、茯苓9克、牡蛎9克。水煎服。
芙蓉出水话夏荷
荷花常被作为夏季花卉的代表。在那三伏盛夏,骄阳似火,烤得人们唇干舌燥,心烦意乱,此时若能移步荷花塘畔,则风景如画,暑气顿消。
你看那一池荷叶,厚重浑园、青翠欲滴;在荷叶的拥托之中,朵朵荷花,亭亭玉立。粉荷艳美,白荷洁腻,含苞者娇羞欲语,怒放者潇洒舒展。当一阵微风拂过,则荷叶上的水珠,纷纷荡动,恰似
“盘中滚珠”,同时飘来的阵阵幽香,沁人肺腑,令人心旷神恰。
假若是在夜晚,风清月白,荷花塘绿叶覆盖,在其他荷花入睡闭合之时,
“夜舒荷”俏然开放,香气四溢,再加塘边的蛙鸣伴奏,使人如入仙境,留连忘返。
荷花的美,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也博得诗人作家的青睬,吟诗作赋者历代不绝,我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里就有
“彼泽之陂,有蒲菡萏”的吟咏。嗣后,屈原、曹植、王勃、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孟郊、苏轼等,皆有咏荷花的诗句。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末代用敦颐的《爱莲说》,赞颂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出了她的特色与气质。而南宋诗人宋万里的咏荷诗更是千古绝唱,至今仍被人们所传诵:“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荷不仅供观赏,尚供食用。她的地下茎莲藕和种子莲子是美味的食品,营养价值也高。由藕加工制成的藕粉是老人、婴幼儿、病后体弱者的滋补食品,营养丰富,容易消化,
又有益血、开胃、调中的功效。甚至荷叶也可作食品,由荷叶、江米煮成的荷叶粥,碧绿馨香,清爽可口,别具一番风味。
除此之外,荷还有珍贵的医疗价值,它的各个部分皆可入药。
六、七月间采收含苞未放的花蕾或开放的花,阴干之后就是中药材荷花。它苦甘温,无毒,入心肝二经,可活血止血,去湿消风,治疗跌损呕血、天泡湿疮等症。
若采集荷叶,用水洗净,剪去蒂及边缘,切丝晒干,就是中药材荷叶。它消暑利湿,升发清阳,还用于治疗慢性子宫炎、赤白带下、遗精、夜尿等症。
荷叶蒂可清暑祛湿、和血安胎,治疗血痢、泄泻、妊娠胎动不安。
荷梗则清热利暑、通气行水,治疗暑湿胸闷、泄泻、痢疾、淋病等。
莲藕性味甘寒,入心脾胃三经。据《本草经疏》记载:
“藕,生者甘寒,能凉血止血,除热清胃,故主消散瘀血……。熟者甘温,能健脾开胃,养血补心,故主补五脏……。”
藕节主治血证,可止血散瘀,常用以治疗咳血、吐血、皿血、尿血、便血、血痢、血崩等症。
莲蓬壳即中药莲房,性味苦涩温,炒后研末,外敷可治疗乳裂;若烧成炭后研末,用香油调匀,敷患处,可治疗黄水疮。
莲须即荷花的雄蕊,具有清心益肾的作用,可固精气、乌须发、悦颜色。
莲子除供食用外,还可入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
“莲之味甘,气温而性涩,清芳之气,得稼穑之味,乃脾之果也。”莲子可养心、益肾、补脾、涩肠,治疗夜寐多梦、遗精、淋浊、久痢、虚泻等症。莲子经霜老热带有灰黑色果壳者称为石莲子,能止呕开胃,常用于治疗噤口痢。
莲子的胚芽即中药莲子心,性味苦寒,可清心除热、止血、涩精。现代医学研究,它还有明显的降压作用。降压的机理是释放组织胺,使外周血管扩张,其次与神经因素也有关。
荷的一身都是宝啊!
选方:
1.治病后胃弱,不消水谷:莲肉、粳米各炒120克,茯苓60克,共为末,砂糖调和。每次30克,白汤送下。
2.治天泡湿疮:荷花贴之。
3.治黄水疮:莲房烧成炭,研细末,香油调匀,敷患处,一日二次。
4.治漆疮:干荷叶一斤,以水10升,煎取5升。当温热适当时浴洗。洗毕以贯众末掺之,干者以油和涂。
5.治鼻衄:鲜藕节捣汁饮,并滴鼻中。
6.治小便热淋:生藕汁、地黄汁、葡萄汁各等分混合,每服半盖,入蜜温服。
医食两用话核桃
核桃又称胡核、羌桃,是世界四大干果(其他三种是扁桃、腰果、棒子)之一。核桃原产中近东,汉朝张骞出使西域,才得到种子,植于秦中,嗣后渐渐遍及全国。胡桃的名字即由此而来。世界上出产核桃的国家很多,除我国外,还有美、法、意、印度、土耳其等国。我国核桃以河北产量最多,山西质量最好。
核桃树是高大的落叶乔木,喜生于湿润而肥沃的土壤中。每年四、五月开花,十月结果。果实成熟后,将外果皮沤烂,剥除,然后晒干,就是市售的核桃。以色黄、个大、饱满、油多者为佳。
核桃仁是人们喜爱的食品。在西欧各国,它又是
“圣诞节”、“圣尼古拉节”传统的节日食品。核桃仁可以生食、蜜炙,也常用作月饼、元霄、糕点的配料,吃着香甜可口,别具一番风味。
核桃的营养价值甚为丰富。它含蛋白质
15.4%,碳水化合物10%,还有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B,尼克酸等。更值得称道的是它台有63%的脂肪,所以核桃又是木本油料作物。其脂肪成分主要是亚油酸甘油酯,混有少量亚麻酸及油酸甘油酯。常食核桃,不但不升高胆因醇,还能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所以很适合动脉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病人食用。
核桃仁又是一种良好的药材。它性温味甘,入肺、肾二经,可以补肾固精、温肺定喘,治疗肾虚喘嗽、腰痛脚弱、阳萎、遗精、石淋、小便频数等症。
石淋类似现代医学的泌尿系统结石。治疗时取核桃仁
120克,用食油炸酥,加糖适量混合研磨,使成乳剂或膏状。于1-2天内分次服完(儿童酌减)。连续服药至结石排出、症状消失为止。泌尿系各部结石,一般在服药后数天即能一次或多次排石,且较服药前缩小而变软,或分解于尿液中而使呈乳白色。因此认为本品可能有溶石作用。
因核桃仁含多量脂肪,故能润肠,治疗大便秘结。
核桃仁熬油外用,具有收敛、消炎、抑制渗出和安抚止痒的作用,用来治疗皮炎、湿疹有良好疗效。民间也常用核桃油治疗烧、烫伤。
核桃仁既是美味的食品,又是治病的良药,真可谓
“医食两用”。但也不可多食,因为“多食生痰,动肾火”(《食物本草》)。另外,泄泻不已者、有痰火积热或阴虚火旺者忌服。
核桃树的叶、花、枝、根以及核桃壳也都可入药。如核桃外面的青皮,药名
“青龙衣”,外擦能治白癜风、牛皮癣等;核桃里面的木质薄片“种隔”,药名“分心木”,有涩精、止淋之功用。近来也用核桃枝配伍其他药物治疗一些肿瘤疾患。
选方:
1. 治久嗽不止:核桃仁50个(煮熟、去皮),人参150克,杏仁350个(麸炒,汤浸去皮)。研匀,入炼蜜,做成梧桐子大的药丸。每空心细嚼一丸,人参汤下;临卧再服。
2.治产后气喘:核桃仁、人参各等分。切细,每服15克,水适量,煎后,频频呷服。
3.治肾虚耳鸣遗精:核桃仁3个,五味子7粒,蜂蜜适量。于睡前嚼服。
4.治皮炎、湿疹:核桃仁适量,捣碎,炒至完全焦黑出油为度,用乳钵研成糊状,冷后备用。本品具有收敛、消炎、抑制渗出和安抚止痒作用,无局部刺激,可代替湿敷疗法。
良药苦口话黄连
黄连是以吉著称的药物之一。良药苦口利于病,是人们早已熟知的至理名言。黄连正是因其苦才具有很高的医疗价值。
黄连是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其根,为中药要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由于根呈连珠状而色黄,故名黄连。又因历史上主产四川地区的峨眉山和洪雅一带,而形如鸡爪,故又有川连、雅连、鸡爪连等称号。早在两干多年以前,黄连已入药用,现已成为弛名中外的名贵药材,具有清热、泻火、燥湿、解毒、清心除烦等多种用途。
中医主用于治疗肠胃湿热呕吐、泻痢、疮疡痈肿和心火亢盛、烦躁不眠、热病神昏、谵语及耳目肿痛、口舌生疮各病症;西医也将它作为良好的苦味健胃药和治疗痢疾的特效药。黄连不仅药用历史悠久,而又以清热解毒享有盛名,因而历代医家都对它有很高评价。如南朝梁、齐间的陶弘景曾有
“久服长生”之说。明代缪希雍有“病酒之仙药,滞下之神草”的赞誉。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总结前人用药的经验,概括为“黄连治目及痢为要药,古方治痢香连丸,用黄连、木香;姜连散,用干姜、黄连;治肝火,用黄连、吴茱萸;治伏暑,用酒煮黄连;治下血,用黄连、大蒜;治口疮,用黄连、细辛,皆是一冷一热,一阴一阳,寒因热用,热因寒用,主辅相佐,阴阳相济,最得制方之妙,所以有成功而无偏胜之害也。”至今在处方用名上,还保留着炒黄连、姜黄连、酒黄连、吴英连等传统名称,可见古人对使用黄连的研究,已达到相当精细的程度。
据报道,用黄连素治疗烫伤烧伤,不论是沸水、沸油烫伤,还是柏油、煤火烧伤,其治愈率均为
100%。临床使用证明,用黄连素治疗烧伤创面,不仅能有效地防止感染,缩短疗程,并能减轻创面疼痛,患者有清凉舒适感,除用药前已严重感染的创面外,二度烧伤基本不留疤痕。若将黄连一味研末,用油调成稀膏,对轻度烧伤外涂患处,也能收到98.5%以上的效果。此外,将黄连粉装入胶囊口服,每次2克,每四小时1次,对大叶性肺炎、伤寒等高烧病人,可起到迅速退热的作用。更为有趣的是,不但黄连有如此好的医疗作用,就连蜜蜂采黄连花汁酿造的蜜,也与黄连有相同功效。难怪宋代有位诗人看到阳春三月,百花争艳的时刻,那色自如玉、娇嫩欲滴的黄连花,夹带着淡淡药味,飘浮起阵阵清香,招引成群结队的蜜蜂逐香而来时,即兴作诗,为后人留下了“蜂闹黄连采蜜花”的佳句。
选方:
1.治呕吐酸水、脉弦迟者: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黄连,水煎服。
2.治痈疽肿毒,已溃未溃皆可用:黄连、槟榔各等分,为末,以鸡蛋清调涂之。
养心安神白醋蛋
功效:养心安神
主治:心气虚心血不足的心悸,失眠等症。
配方:陈白醋
1.5克,鸡蛋1个
制作:
1.将鸡蛋打入碗中,将白醋放入其中。
2.将放有白醋鸡蛋的碗置笼屉上或蒸饭锅内蒸熟即成。
3.趁热服食,可加少量蜂蜜调味。每日晨起1碗蒸蛋,连服数日以上。
禁忌:腹泻便溏者忌服。
安神助眠方
1
大枣
5枚,粟米50克,茯神10克。水煎煮茯神,滤取汁液,以茯神药与大枣、粟米同煮为粥,每日2次,早晚服食。
大枣甘温,功善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据日本学者报道,从枣提取物中分离出一种物质,药理实验证明有镇静、催眠作用。这种镇静作用,与中医的
“安神”功效的提法是相符合的。
茯神,为多孔菌植物茯苓,菌核中间的松根的白色部分,性味与茯苓相同,味甘性平,擅长养心安神,专用于心神不宁、惊悸健忘之症。正如《名医别录》所述,茯神
“止惊悸、多恚怒、善忘,开心益智,安魂魄,养精神”。其水煎剂有镇静作用。
粟米,即小米,营养成分与普通稻米相似,有健脾和胃作用。
《随息后饮食谱》认为
“粟米功用与籼米略同,而性较凉,病人食之为宜。”
本方若单用大枣恐力弱,故选用茯神、粟米为辅佐,配茯神加强安神之力,配粟米以助脾胃之气。全方具有健脾养心,安神益智的作用,凡心脾两虚,惊悸怔忡,失眠健忘,精神不集中者皆适用。
安神助眠方
2
鲜百合
30克,糯米50克,冰糖适量。将百合剥成瓣,洗净,糯米如常法煮粥,米将熟时加入百合煮至粥成,人冰糖调味,如无鲜百合可以用干百合10克代之,直接与米同煮为粥。每日2次,早晚温热服食。
百合自古作补益之物,亦食亦药。《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诸家本草记载其保健作用有:
“补土(即脾脏),安心”, “益志”, “滋养强壮”,“不老延年”等。其性味甘乎,具有补中润肺,清心安神功效。
安神助眠方
3
鲜桑椹
100克,鲜百合50克。将2味洗净,水煎服,每日1次。
桑椹,味甘酸,性偏寒,甘寒滋阴补血而易除热,为常用的补肝肾之晶,经常食用,对改善
“心肾衰弱不寐”效果显著。百合补益而兼清润。肝肾阴虚而虚热内生,上扰心神则夜不成寐,烦躁不宁,给予桑椹补阴除热,百合于心安神,阴复热退,神清宁静而安然人睡。
本晶还具有润肠通便之功,也可用于习惯性便秘。
脾胃虚寒泄泻者忌用本方。
安神助眠方
4
大枣
20枚,葱白lO克。把大枣洗净,劈开,与葱白一起人锅,加水煎煮,煮开15—20分钟后取下,滤取汤液;每晚1次,温热饮服。大枣甘润,善健脾益气,养血安神,凡惊悸怔忡、健忘失眠,屑心脾两脏元神亏损之证,多用大枣调之。
葱白为百合科植物葱的近根部的鳞茎,又名葱白头。辛温发散,宣通上下阳气。本方用葱白还有一层含意,大枣质润,滋腻,加葱白辛散,既可使大枣发挥其补益作用,又不助湿生热,令人中满。
本品补中益气,养血安神,适用于心脾两虚,心慌乏力,食少倦怠,烦闷不得眠者食用。
安神助眠方
5
甘草
10克,大枣5枚,小麦10克。将3药用冷水浸泡后,用小火煎煮,半小时为1煎,共煎煮2次,合并煎液。每日2次,早晚温服,喝汤食枣。
本晶以甘凉小麦为主料,补心阴,养心气,以安神;辅以甘平之甘草补脾胃而养心气,使用甘温的大枣健脾益气,缓和柔肝,并润脏燥。
3味合用,温凉并备,清补兼施,甘润滋补,平燥缓急。
据《日本东洋医学会杂志》报道,本汤能使脑神经的异常兴奋得到抑制,让精神神经系统的过敏状态恢复正常,并可降低大脑的兴奋性,使人易于进入睡眠状态。
凡心气不足,阴虚血少,肝气都滞所致的失眠盗汗,精神恍惚,烦躁不安,悲伤欲哭者皆可食用本品。
安神助眠方
6
梨
3枚,砂糖25克。将梨洗净,去皮,切片,加水煎煮20分钟,以砂糖调味,分2次服用,饮汤食梨。
原方用于
“风热攻心,烦闷恍惚,神思不安”之症。风热攻心,则心神不宁,烦闷恍惚,夜不成寐。法宜清热疏风,宁心安神。梨为蔷微科植物白梨、沙梨、秋子梨等栽培的果实。味甘微酸,性凉,长于清热化痰,生津润燥。配以砂糖补脾润肺合而成为清热化痰,和中安神之方。适合于痰热扰心或热病津伤,心失所养的失眠,烦闷之证。若风邪明显,可辅以薄荷、菊花,疏散风邪。
安神助眠方
7
猪心
1枚,枸杞芽250克,葱白、豆豉各适量。猪心洗净血污,切成细丁状;枸杞莱、葱白切碎;豆豉放人锅内,加清水,煮取豉汁;猪心、枸杞菜、葱白放入豉汁中,加黄酒、食盐小火煮作羹食。
中医基础理论认为,心主神志,主血脉。心失所养可见心悸恐惊,失眠健忘,烦闷不舒等证。以动物的心脏来调治人的神志病变,常可收到良好的效果,一般来讲,各种动物的心脏均有补心安神的作用,但以猪心最为常用。
本品中以猪心为主料,补心安神;辅以枸杞菜清热补虚,葱白宣通胸阳,豆豉清心除烦。全方具有补心安神,清热除烦之效。适用于心血不足兼有热象者食用。
安神助眠方
8
鲜藕
1节,梨1个。将藕洗净,去藕节与外皮,梨去皮、核,切碎,分别用洁净纱布绞取汁液,2汁合并,代茶饮。
藕生用熟用作用有所不同,熟者甘温,最宜心脾,健脾开胃,益血补心;生者甘寒,能清热除烦,凉血散瘀。二者皆有安神作用。本方选用生晶,意在清热安神,再配以清热化疾的梨汁,而成清热化痰,除烦安神之方。经常饮用本品,可改善热证失眠者的睡眠状况,对上焦痰热所致的心烦口渴,咳嗽咯痰、夜不成寐者效果尤为显著。
安神助眠方
9
安神助眠方人的一生,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是人体的生理需要,也是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它的保健作用大致有四:促进生长发育;保护大脑;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增强免疫力。然而有一些人却经常夜不成寐,或难以入睡,或睡而易醒,往往伴有头昏、头晕、健忘、倦怠等症状,严重影响了工作与学习。
失眠之证,常由五脏功能失调所引起的,其中尤以心、肝、肾三脏为主。由于原因不同而有虚实之别。虚火内扰,心肾不交,则表现为惊悸、神疲、健忘、虚烦不眠等多为虚证;若外受惊恐或肝郁化火、肺热扰心、心神不宁,则见烦热、惊恐或善怒,夜不得眠等多为实证。前者当用滋养安神之晶,后者则以清肺平肝品调之。
传统安神助眠保健方以补益为主。常用的食物有莲子、大枣、酸枣、百合、龙眼、山药、鹌鹑、牡蛎肉、黄。花鱼,以及动物心脏等。睡眠改善后,可以使大脑疲劳恢复,有利于学习记忆。从这点来讲,安神之品也有一定的益智作用。
安神助眠方
10
瘦肉、茨菰各
60克,胡萝卜 30克,素油45克,肉汤、酱油、黄酒、干淀粉、味精、盐各适量。肉顺丝切成片,加盐、黄酒、干淀粉拌匀;油温七成,先将肉片炒好取出待用,再炒茨菰,胡萝卜片,然后把肉片、调料一齐下锅,加点肉汤稍焖,再加味精翻炒均匀即可。
本方可祛热除湿、明目安神。
安神助眠方
11
黄花鱼
1条(1000克),鸡蛋清100克,西红柿2个,冬菇、冬笋、胡萝卜、青豆各少许,料酒、精盐、味精、胡椒粉、鸡油、生菜油、淀粉、清汤、葱、姜、蒜各适量。黄花鱼去腮、鳞及内脏,洗净后去头尾和骨、皮,取其肉切成长方形的片,鸡蛋清制成蛋泡糊,放人少许淀粉拌匀。将鱼片用盐、料酒、胡椒粉、味精腌上味,并放入蛋泡糊内一一沾匀,在热油锅中炸熟,摆在盘内。将葱、姜、蒜切末放在炒锅中稍煸,再加入清汤、精盐、味精、料酒,用淀粉勾芡,淋些鸡油,浇在鱼片上,西红柿切成瓣,摆在盘边作装饰。
本方健脾开胃,益气安神。可用于脾胃虚弱,营养不良。
安神助眠方
12
牛肉
250克,莲子、山药、茯苓、大枣各20克、小茴香各30克,食盐少许。将牛肉洗净切块,同莲子共人锅中加水适量,上火炖至半熟时,加入茯苓(布包)、大枣、小茴香、山药(洗净切片)、食盐,慢火炖至牛肉酥烂离火。
本方清香酥烂、滋而不腻。健脾益气、益精宁神,适用于病后气虚,血虚患者。
安神助眠方
13
仙鹤草
90克。水煎服,日1剂,治4例,全部治愈。
用法:药与蛋共煮,蛋熟后去壳再煮
15分钟,食蛋,每次2个,日1次。
主治:头晕眼花,耳鸣耳聋。
疗效:食药蛋
10天,可获痊愈。
安神助眠方
14
独活
30克,鸡蛋6个。
用法:药与蛋共煮,蛋熟后去壳再煮
15分钟,食蛋,每次2个,日1次。
主治:头晕眼花,耳鸣耳聋。
疗效:食药蛋
10天,可获痊愈。
安神滋补方
1
鲜百合
30克,糯米50克,冰糖适量。将百合剥成瓣,洗净,糯米如常法煮粥,米将熟时加入百合煮至粥成,人冰糖调味,如无鲜百合可以用干百合10克代之,直接与米同煮为粥。每日2次,早晚温热服食。
百合自古作补益之物,亦食亦药。《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诸家本草记载其保健作用有:
“补土(即脾脏),安心”, “益志”, “滋养强壮”,“不老延年”等。其性味甘乎,具有补中润肺,清心安神功效。
安神滋补方
2
鲜桑椹
100克,鲜百合50克。将2味洗净,水煎服,每日1次。
桑椹,味甘酸,性偏寒,甘寒滋阴补血而易除热,为常用的补肝肾之晶,经常食用,对改善
“心肾衰弱不寐”效果显著。百合补益而兼清润。肝肾阴虚而虚热内生,上扰心神则夜不成寐,烦躁不宁,给予桑椹补阴除热,百合于心安神,阴复热退,神清宁静而安然人睡。
本晶还具有润肠通便之功,也可用于习惯性便秘。
脾胃虚寒泄泻者忌用本方。
安神滋补方
3
大枣
20枚,葱白lO克。把大枣洗净,劈开,与葱白一起人锅,加水煎煮,煮开15—20分钟后取下,滤取汤液;每晚1次,温热饮服。大枣甘润,善健脾益气,养血安神,凡惊悸怔忡、健忘失眠,屑心脾两脏元神亏损之证,多用大枣调之。
葱白为百合科植物葱的近根部的鳞茎,又名葱白头。辛温发散,宣通上下阳气。本方用葱白还有一层含意,大枣质润,滋腻,加葱白辛散,既可使大枣发挥其补益作用,又不助湿生热,令人中满。
本品补中益气,养血安神,适用于心脾两虚,心慌乏力,食少倦怠,烦闷不得眠者食用。
安神滋补方
4
甘草
10克,大枣5枚,小麦10克。将3药用冷水浸泡后,用小火煎煮,半小时为1煎,共煎煮2次,合并煎液。每日2次,早晚温服,喝汤食枣。
本晶以甘凉小麦为主料,补心阴,养心气,以安神;辅以甘平之甘草补脾胃而养心气,使用甘温的大枣健脾益气,缓和柔肝,并润脏燥。
3味合用,温凉并备,清补兼施,甘润滋补,平燥缓急。
据《日本东洋医学会杂志》报道,本汤能使脑神经的异常兴奋得到抑制,让精神神经系统的过敏状态恢复正常,并可降低大脑的兴奋性,使人易于进入睡眠状态。
凡心气不足,阴虚血少,肝气都滞所致的失眠盗汗,精神恍惚,烦躁不安,悲伤欲哭者皆可食用本品。
安神滋补方
5
梨
3枚,砂糖25克。将梨洗净,去皮,切片,加水煎煮20分钟,以砂糖调味,分2次服用,饮汤食梨。
原方用于
“风热攻心,烦闷恍惚,神思不安”之症。风热攻心,则心神不宁,烦闷恍惚,夜不成寐。法宜清热疏风,宁心安神。梨为蔷微科植物白梨、沙梨、秋子梨等栽培的果实。味甘微酸,性凉,长于清热化痰,生津润燥。配以砂糖补脾润肺合而成为清热化痰,和中安神之方。适合于痰热扰心或热病津伤,心失所养的失眠,烦闷之证。若风邪明显,可辅以薄荷、菊花,疏散风邪。
安神滋补方
6
猪心
1枚,枸杞芽250克,葱白、豆豉各适量。猪心洗净血污,切成细丁状;枸杞莱、葱白切碎;豆豉放人锅内,加清水,煮取豉汁;猪心、枸杞菜、葱白放入豉汁中,加黄酒、食盐小火煮作羹食。
中医基础理论认为,心主神志,主血脉。心失所养可见心悸恐惊,失眠健忘,烦闷不舒等证。以动物的心脏来调治人的神志病变,常可收到良好的效果,一般来讲,各种动物的心脏均有补心安神的作用,但以猪心最为常用。
本品中以猪心为主料,补心安神;辅以枸杞菜清热补虚,葱白宣通胸阳,豆豉清心除烦。全方具有补心安神,清热除烦之效。适用于心血不足兼有热象者食用。
安神滋补方
7
鲜藕
1节,梨1个。将藕洗净,去藕节与外皮,梨去皮、核,切碎,分别用洁净纱布绞取汁液,2汁合并,代茶饮。
藕生用熟用作用有所不同,熟者甘温,最宜心脾,健脾开胃,益血补心;生者甘寒,能清热除烦,凉血散瘀。二者皆有安神作用。本方选用生晶,意在清热安神,再配以清热化疾的梨汁,而成清热化痰,除烦安神之方。经常饮用本品,可改善热证失眠者的睡眠状况,对上焦痰热所致的心烦口渴,咳嗽咯痰、夜不成寐者效果尤为显著。
安神滋补方
8
瘦肉、茨菰各
60克,胡萝卜 30克,素油45克,肉汤、酱油、黄酒、干淀粉、味精、盐各适量。肉顺丝切成片,加盐、黄酒、干淀粉拌匀;油温七成,先将肉片炒好取出待用,再炒茨菰,胡萝卜片,然后把肉片、调料一齐下锅,加点肉汤稍焖,再加味精翻炒均匀即可。
本方可祛热除湿、明目安神。
安神滋补方
9
羊心
1枚,玫瑰花50克,藏红花6克,食盐适量。羊心洗净切片备用;玫瑰花捣烂取汁,放人小锅内,加清水、红花略煮片刻,取其煎液,加人食盐备用;羊心串在不锈钢烤针上,蘸玫瑰花汁在火上翻烤,反复数次至羊心熟透,装盘盛之,佐餐食用。
本方补心舒肝,解郁安神,可改善睡眠,令人精神愉快。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