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通知公告
>>
特种治疗方法
>>
查看详情
奇方妙药】活血方集锦
2022-03-29 19:35:26
止痛香寥子酒
[配方] 寥子(水红花子)20克,及香1.5克,阿魏、急性子、大黄各15克,甘遂9克,巴豆10粒,白酒500毫升。
[制法] 将前6味捣碎,同白酒一起纳入猪膀优内,扎口,7日后即可外用。
[功用] 活血化瘀、散结止痛。
[主治] 癌瘤疼痛剧烈之时。
[用法] 外用。外敷痛处,痛止停药。 [附记] 引自《癌瘤中医防治研究》。
万金药酒
[配方] 当归、白术、白苓苓各90克,白芍印克,生黄芪120克,川芎、甘草各45克,生地黄崩桃仁、小红枣、龙眼肉、枸杞子、潞党参各150克,黄精。五加皮各210克,远志30克,紫草60克。白酒10千克,白糖、蜂蜜各1500克。
[制法] 将前18味,用水煎两次,共取浓汁1000毫升,加入白酒。白糖和蜂蜜,拌匀,即成,贮瓶备用。
[功用] 益气健脾、温肾柔肝、活血通络。
[主治] 气血虚弱、肾阳不足所致的虚弱病症,如气短乏力、面色无华、食欲不振、头晕心悸、腰膝酸软无力等症。平素气血不足,偏于虚寒者,如无明显症状;也可饮用。
[用法] 口服。每次服30~50毫升,日服2~3次。或不拘时,适量饮用。
[附记] 引自《元会医镜》。
人参天麻药酒
[配方] 天麻、川牛膝各210克,黄芪175克,穿山龙700克,红花28克,人参40克,50度白酒10千毫升,蔗糖850克。
[制法] 将前6味酌予碎断,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30~40天后,取出浸液,去渣压榨,合并滤液,加蔗糖,搅拌溶解,密封,静置15天以上,滤过,分装,备用。
[功用] 益气活血、舒筋止痛。
[主治] 气血不足、关节痛、腰腿痛、四肢麻木等。
[附记] 引自《药酒汇编》。孕妇忌服。
八味黄芪酒
[配方] 黄芪、五味子各60克,草解、防风、川芎、川牛膝各45克,独活、山萸肉各30克,白酒1500毫升。
[制法] 将前8味共研为粗末,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5-7天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 益气活血、益肾助阳、祛风除湿。
[主治] 阳气虚弱、手足逆冷,腰膝疼痛。
[用法] 口服。每次空腹温服10-20毫升,日服1-2次。
补气活血乌蛇黄芪酒
[配方] 乌蛇肉90克,炙黄芪、当归各60克,桂枝30克,白芍25克,白酒3000毫升。
[制法] 将前5味切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隔水蒸煮1小时,取出待冷。浸泡7天后,过滤去渣,即成。药渣添酒再浸,味薄即止。
[功用] 补气活血、驱风通络。
[主治] 半身不遂、肌肉消瘦、肢体麻木等症。
[用法] 口服。每次服20毫升,日服3次。
乌蛇黄芪酒
[配方] 乌蛇肉90克,炙黄芪、当归各60克,桂枝30克,白芍25克,白酒3000毫升。
[制法] 将前5味切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隔水蒸煮1小时,取出待冷。浸泡7天后,过滤去渣,即成。药渣添酒再浸,味薄即止。
[功用] 补气活血、驱风通络。
[主治] 半身不遂、肌肉消瘦、肢体麻木等症。
[用法] 口服。每次服20毫升,日服3次。
椒附酒方
[配方] 蜀椒、附子、干地黄、当归、牛膝细辛、薏苡仁、酸枣仁、麻黄、杜仲、革解、五加皮、晚蚕沙、羌活各30克。白酒2000毫升。
[制法] 将前14味,并生用,捣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5-7天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 滋阴活血、祛风除湿、温经通络。
[主治] 妇人半身不遂、肌肉偏枯,或言语微涩,或口服微呐、举动艰辛。
[用法] 口服。不拘时,每次温服10毫升,常觉醺醒为妙,或病势急。其药即将酒煎沸,趁热投之,候冷,即旋饮之。
延年百岁酒
[配方] 大熟地、紫丹参、北黄芪各50克。当归身。川续断、枸杞子、龟板胶、鹿角胶各30克,北丽参(切片)15克,红花15克,黑豆(炒香)100克,苏木10克,米双酒1500毫升。
[制法] 将前5味研成粗粉,与余药(二胶先烊化)置容器中,加入米双酒,密封,浸泡1-3个月后即可取用。
[功用] 补气活血、滋阴壮阳。
[主治] 早衰、体弱或病后所致之气血阴雨候不足而证见头晕眼花。心悸气短、四肢乏力及腰膝酸软等。
[用法] 口服。每次服10-15毫升,每日早、晚各服1次。
万病无忧酒
[配方] 当归、川芎、白芷、荆齐穗、地骨皮、牛膝、大茴香、木瓜、马药,煅自然铜、木香、乳香、没药、炙甘草各15克,白芍、破故纸、威灵仙、钩藤、石捕藤各30克,防风22.5克,羌活、雄黑豆(炒香)各60克,炒杜仲45克,紫荆皮45克,白酒一大坛(约25千克)。
[制法) 将前24味共捣碎和匀,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5—10天后即可饮用。
[功用] 祛风活血、养神理气、补虚损、除百病。
[主治] 能除百病、理风湿、乌播操、清心明目、利腰肾腿膝补精髓、疗跌打损伤筋骨、和五脏、平六腑、快脾胃、进饮食、补虚怯、养气血。
[用法] 口服。每取沮酒适量饮之,或晨昏午后随量饮之,饮至一半,再添加白酒为妙。
[附记] 引自《秦世保元》。须坚持服用,以效为度。
活血止血类食物
活血止血类食物活血、止血类食物,都属于理血类食物。理血类食物又分两种:一种可促进人体气血运行,宜于治疗血瘀证,称为活血类食物,妇女月经期,妊娠期忌食。另一种有止血作用,宜于吐血,便血证,叫做止血类食物。
茄子
味甘、性凉,归脾、胃、大肠经。作用:清热止血。宜于便血,便秘。虚寒泄泻、孕妇忌食。
柿子
味甘涩、性寒,归心、肺、大肠经。作用:润肺止咳,凉血止血,涩肠止泻。宜于热证吐血,便血,反胃,呃逆。虚寒证、湿证忌食。
藕
味甘、性寒,归心、脾、胃经。作用,生用凉血散瘀,清热生津,熟用健脾开胃,养血生肌,止泻。生用宜于瘀血胃腹疼痛,吐血,便血,寒证忌食。熟用宜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泄泻。
空心菜(蕹菜)
味甘、性寒,归肠、胃经。作用;凉血止血,滑肠通便,清热利湿。宜于血热吐血,便血,湿热胃痛,肠胃燥热便秘。虚寒证、泄泻者忌食。
黑木耳
味甘、性平,归胃、大肠经。作用:凉血止血。宜于血热吐血、便血,大便干燥。虚寒证、脾虚泄泻者忌食。
慈姑(白地粟)
味苦甘、性微寒,归心、肝、肺经。作用:行血通淋,滑胎利窍,化痰止咳。宜于瘀血胃痛,腹痛。孕妇、出血者忌食。
桃子
味甘酸、性温。作用:活血消积,补气生津。宜于瘀血胃腹痛,津亏便秘。虚寒证忌食。
醋
味酸苦、性温,归肝、胃经。作用:活血祛瘀,止血,安蛔、解毒。宜于瘀血胃腹疼痛,食欲不振,吐血、便血。外感者忌食,不宜与茯苓同食。
银杏养生茶、丹参茶、清馨茶
银杏养生茶
由银杏叶茶、绞股篮,
灵芝、绿茶、银杏黄铜总甙、绞股蓝皂甙、茶多酚等提取物合成加工袋泡茶,经国家
卫生部
批准,调节血脂(降低甘油三脂)的保健功效,长期使用,能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心脑血液疾病。
丹参茶
由银杏叶、丹参配制成袋泡茶。具有活血化淤、止痛除烦、软化心脑血管。对冠心病、心绞痛、高血脂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清馨茶
由银杏叶、丹参片、桂圆、枸杞、莲子芯、菊花、冰糖、龙井茶组合而成,具有降火健脑安神、爽口生津强身健体的功效。
蛋清羹
[原料]鸡蛋2个,白糖40克。
[做法]将鸡蛋去黄取清与白糖搅匀,沸水冲服。
[用法]每早空腹饮用,连服15日。
[作用]清热解毒。主治鼻衄。
[评注]鸡蛋清甘寒、能清热解毒,白糖甘凉、能清热润肺消炎。两种原料配伍能清热凉血。此羹还宜于老年人冬季饮用。
黄芪鸡汁粥
原料
]母鸡1只(重约1000~1500克) 、黄芪15克、粳米100克。
[做法]先将母鸡去毛及内脏、剖洗干净,浓煎为鸡汁;取黄芪15克水煎2次取汁,加适量鸡汤及梗米100克共煮成粥。
[用法]早晚温热服食。
[作用]益气血,填精髓,补气升阳,固表止汗。适用于久病体虚、气血双虚的贫血、乏力、自汗者。
[评注]黄芪鸡肉配伍能健脾胃,益气血,是补虚止汗的良方。感冒发热,外邪未尽者忌服。
荔枝干大枣汤
[原料]荔枝干10枚、大枣10枚。
[做法]取荔枝干去壳与大枣,加水两碗浸泡15分钟,煮沸后改文火20分钟即可。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温服、喝汤吃肉去核。
[作用]补气血。适用于失血性贫血。
[评注]荔枝甘酸性温、能生津止咳、补血止血,佐大枣补血养血生津,坚持两周即可改善。
鸡冠花鸡蛋汤
[原料]鸡冠花40克,鸡蛋1只,白糖适量。
[做法]将鸡冠花加水两碗,煎至一碗,去渣,将鸡蛋去壳搅匀烧开,加入白糖适量即可。
[用法]每天1次,连服7天。
[作用]清热凉血止血。适用于血热崩漏、鼻衄、吐血、便血、溺血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评注]鸡冠花性甘凉。《玉揪药解》云:“清风退热、止衄敛营,治吐血、血崩、血淋诸失血证”。配伍鸡蛋,健脾养血。
党参生鱼
[原料] 党参20克,胡萝卜50克,料酒、酱油、姜、葱各10克,盐5克,味精、白糖各3克,素油50克,鲜汤200克,香菜30克。
[做法] 1.将党参润透,切成3厘米长的段;胡萝卜洗净,切成3厘米见方的块;姜切片,葱切段;香菜洗净,切成4厘米长的段。
2.将生鱼宰杀后,去鳞、腮、肠杂,洗净后沥干水分,放入六成热油中炸一下,捞起,沥油后备用。
3.将炒锅置武火上烧热,下入素油,烧至六成热时,下入姜、葱爆香,再下入生鱼、料酒、党参、胡萝卜、盐、味精、白糖、酱油、鲜汤烧熟,然后放入盘中,加入香菜即成。
[用法] 佐餐食用。
[功效] 补中益气,生津利水,补血。
[主治] 脾胃虚弱,气血两亏、体倦无力、食少、口渴、水肿等症。
[按语] 本品药性平和,不燥不腻,善补脾肺之气而养血生津,为脾肺气虚、血少、津伤常用之品。在一般的补益剂中常用党参代替人参。
红枣黑木耳汤
[原料]黑木耳20克、红枣20枚、冰糖适量。
[做法]将黑木耳用温水泡发洗净,放入小碗中,加水、红枣和冰糖,再将碗放置蒸锅中蒸1小时左右。
[用法]吃木耳、红枣,喝汤。每日2次。
[作用]清热补血。适用于贫血。
[评注]黑木耳味甘气平,有滋阴、益胃、活血、润燥的功能,富含生成血细胞的物质,既可补血又可止血。佐大枣更增补血养血之功效。
猪蹄汤
原料
]猪蹄2个,茜草20克,大枣10枚。
[做法]将茜草用纱布包裹,猪蹄洗净剁成小块,与大枣共入锅中,加水煎煮,待猪蹄熟烂,除去茜草即可。
[用法]吃肉食枣饮汤,早晚餐佐食。
[作用]滋阴养血,凉血止血。用于鼻衄、便血等。
[评注]猪蹄甘咸平、能滋阴益气血、通血脉。其中含有大量胶质,是血小板生成的物质,有止血功效。茜草苦寒,能凉血止血、活血行瘀,大枣甘平、能滋阴补脾胃、益气血。将猪蹄与上药同煨,不仅止血效佳,而且酥烂味醇,可口宜人,乐于食用,堪称食疗佳品。
笋烧海参
[原料] 水发海参200克,鲜笋或水发竹笋100克,瘦猪肉汤500毫升。
[制作] 将水发海参切成长条,鲜笋切成片。将肉汤烧开,加入海参、竹笋,小火片刻,加入盐、糖、酱油、黄酒、淋入淀粉汁勾芡,汤汁明透即可。
[用法] 佐餐食用。
[功效] 滋阴养血、养颜、润肤。
[按语] 海参滋阴养血,猪肉滋阴润燥,竹笋清除内热,功能养颜、润肤,儿童经常佐餐食用本品,可使面部肌肤细腻、光润。
羊骨粥
原料
]羊骨1000克左右、 粳米100克、细盐、生姜葱白各适量。
[做法]先将羊骨打碎,加水煎汤,然后取汤代水同米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细盐、生姜、葱白,稍煮二三沸即可。
[用法]温热空腹食用。10~15天为一疗程。宜于秋冬季食用。
[功效]补肾气,强筋骨,健脾胃。适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
[评注] 粳米,是粳稻的种仁,又称大米。其味甘淡,其性平和,每日食用,百吃不厌,是天下第一补益之物。
[宜忌]感冒发热期间宜停服。
糖饯红枣
[原料]干红枣50克、红砂糖50克、花生米100克。
[做法]花生米略煮一下放冷,取皮,与泡发的红枣同放煮花生米的水中,再加冷水适量,用小火煮半小时左右,加入红砂糖,待糖溶化后,收汁即可。
[用法]日三次服完。
[作用]补气生血。适用于产后营养不良性及恶性贫血、血小板减小症。
[评注]红枣、花生富含铁、钙、磷等矿物质和维生素,能促进骨髓造血机能,既可生血又可止血。本方只限用红砂塘,还可以用梗米煮粥。
常用的能活血理气中药
活血理气药活血药。是指以通畅血脉,促进血行,调整脏腑功能,以及治疗瘀血证候为主要作用的一类药物;此类药物善于走散,具有行血、散瘀、通经、利痹、消肿、定痛等作用。
理气药,是指以疏畅气机,解郁降气调整赃腑功能,以及治疗气滞、气逆证候为主要作用的一类药物;此类药物大多气香性温,善于行散或泄降,但易于耗气伤阴,故气虚及阴亏者不宜食用。
①三七
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根,内含大量三七皂甙,约
12种以上皂甙的混合物,有些与人参中的皂甙类似,试验证明:三七粉或浸液能缩短动物的血凝时间,对内脏如肝、脾等出血有良好的止血效果;各种出血性病症的咯血、血尿、眼出血,使用三七治疗均能获得明显疗效,此外,三七还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降低血压,减少肌耗氧量,提高动物缺氧的耐受能力,因而具有抗心肌缺血的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温,味甘、微苦,功能散瘀止血,适用于跌仆瘀血,外伤出血,痈肿疼痛等;三七熟品尚有补血和血之功,用于失血和贫血。
用量:常作为粉末用温开水送服或随汤药冲服;每次
0.5-3克(止血)或3-6克(治外伤、筋骨折伤等),1日2次。
②川芎
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根茎,含挥发油、生物碱、酚性物质、内酯类、有机酸等;有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能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抗血拴形成,并对已形成的凝聚块有解聚作用;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和降低心肌耗氧量的作用;还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有镇痛、镇静和降压作用,有抗维生素
E缺无的作用,对白血病细胞有抑制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温、味辛,功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适用于外感风邪引起的头痛、风湿身痛、关节痛,瘀血所致的各种病症,如冠心病脉管炎、高血压。
用量:
1.5-9克;但阴虚火旺症不宜用。
③丹参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根,含菲醌类成分:丹参酮,异丹参酮,隐丹参酮等;能改善微循环,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能扩张冠状动脉,曾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并能减缓心率;能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有抗凝血作用,还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一切急慢性病,只要有瘀血或血流不畅征象者都可运用。
中医认为,其性微寒,味苦,功能活瘀血,生新血,凉血,安神,适用于心绞痛、月经不调、痛经、闭经、血崩带下、症癜、结聚、瘀血腹痛、骨节疼痛、惊悸不眠、恶疮肿痛等症。
用量:一般
9-30克,但月经过多及咳血、尿血者,慎用。
④红花
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的花,含二氢黄酮类成分:红花甙,红花醌甙以及新红花甙,另外,还含红花油,木聚糖类等。红花制剂有增加冠状动脉及股动脉血流量的作用;有降低血压,抗凝血及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有使心脏迅速恢复正常跳动且不易发生纤颤的伏点,并有显著的抗缺氧作用;对子宫平滑肌有兴奋作用,使子宫收缩的节律性明显增加。
中医认为,其性温,味辛、功能活血通经、祛瘀止痛,适用于闭经、痛经,恶露不行、腹部肿块、跌扑损伤等症。
用量:一般
2—9克;但无瘀血者及孕妇忌用。
⑤益母草
益母草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的全草,含益母草碱植物甾醇以及多量氯化钾等;益母草有明显的兴奋肠管及子宫平滑肌的作用;有降低血压和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减慢心率及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临床上证明,益母草煎剂用于治疗月经不调,产后子宫出血,子宫复归不全,月经过多等均有显著疗效。
中医认为,其性凉、味辛,苦,功能调经活血,祛瘀生新,利尿消肿,适用于月经不调、痛经、闭经、恶露不尽、急性肾炎水肿。
用量一般为
6克—9克。
⑥香附
香附为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莎草的根茎,内含挥发油,酚性物质,葡萄糖,果糖,淀粉等,能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并能缓和其肌张度;水煎剂有降低肠管紧张性和拮抗乙酰胆碱的作用;对某些真菌有抑制作用,有镇痛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平、味辛、甘,功能疏肝理气,调经止痛,适用于肝胃不和,气郁不舒,胸胁脘腹胀痛,痛经,月经不调,肝郁积食等症。
用量:
6—12克。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