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某,女,14岁,学生,2014年4月初诊。诉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神疲乏力,眩晕,眼睑下垂,胸闷,休息及中药内服后无明显缓解,上症日益加重。就诊于某医院,经相关检查诊断为“重症肌无力”,并予以药物控制后稍好转,但未治愈。为求中医治疗求诊于国医大师刘尚义。症状表现为神疲乏力,眩晕,眼睑下垂,胸闷,腰膝酸胀不适,月经量少,夹血块,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诊断:虚劳。
治则:益气养阴,补血调经。
方药:炙黄芪30g,当归6g,川芎6g,熟地黄20g,白芍10g,羌活6g,独活6g,酒黄精10g,桑葚10g。
15天后二诊:仍有眼睑下垂,腰膝酸软,继以益气养阴为主,增强升举之功。拟方如下:黄芪50g,当归10g,川芎10g,羌活10g,独活10g,白术15g,白芍20g,酒升麻10g,千年健10g。
1个月后三诊:诸症较前缓解,稍感疲乏,加用益气养阴之品。方药如下:黄芪50g,当归10g,川芎10g,威灵仙20g,玉竹20g,石斛20g,酒黄精20g,桑葚20g,防风10g,蜈蚣4条。
3个月后四诊:药后诸症消失,病情稳定,继续中药调理。方药如下:黄芪50g,白术10g,麸炒苍术10g,白芍20g,法半夏10g,天麻20g,羌活10g,独活10g,益智仁1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