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二陈汤的类方变化
抓住一个基础方,采用类方的形式,求出其变化的规律,是学习《方剂学》的一个好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执简驭繁,举一反三,便于记忆掌握。试举二陈汤为例:二陈汤出于《和剂局方》,由半夏、陈皮、茯苓、甘草四味药组成(原书有乌梅、生姜,现多不用)。半夏化痰和胃、降逆止呕为主药,陈皮化痰、理气和中为辅药,茯苓渗湿化痰、安神为佐药,甘草和中、润肺化痰为使药。四药相伍,具有理气、和中、化痰的功效,既可用于肺气失宣的咳嗽痰多,又可用于脾胃不和的呕吐痰涎,还可用治肥胖痰湿之体见眩晕、惊悸、失眠等证候者。
从二陈汤这个基础方,可加减变化出不少类方,它们各具有不同的适应证。现从理肺化痰、和理脾胃、镇静安神三个方面加以归纳:
【理肺化痰】
1.六安煎:二陈汤加杏仁、白芥子,宣肺、降气、化痰,主治咳喘、痰多。
2.杏仁散:二陈汤加杏仁、紫苏、前胡、枳壳、桔梗、生姜、大枣,宣肺解表、化痰止咳,主治寒热、咳嗽、痰多。
3.清气化痰丸:二陈汤加杏仁、南星、枳壳、瓜蒌、黄芩,清热、宣肺、化痰,主治肺热、咳吐黄痰。
4.金水六君煎:二陈汤加当归、熟地,补肾、养肺、化痰,主治久咳痰多,肺肾两虚。
【和理脾胃】
1.香砂二陈丸:二陈汤加木香、砂仁,理气、和胃、止呕胃不和,主治脘痛,呕恶。
2.平胃二陈丸:二陈汤加苍术、厚朴和胃、燥湿、化痰,主治脘腹胀痛,呕恶,舌苔白腻。
3.理中化痰丸:半夏、茯苓、人参、白术、干姜、甘草,温中化痰,主治脾胃虚寒,咳痰,呕恶。
4.保和丸:陈皮、法夏、茯苓、六曲、山楂、莱菔子、连翘,和胃消食,主治伤食、胃气不和。
【安神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