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 益母草15 g,丹参1 5 g,熟地1 5 g,当归1 2g,白芍lOg,川芎lOg,香附12g,紫河车15 g,菟丝子30g,枸杞子1 5 g,覆盆子lOg,淫羊藿12g。 【功效】 补肾养血,活血调经种子。 【主治】 月经不调,经行后期,量少,闭经,不孕,伴腰酸怕冷。舌淡红,苔白,脉弦细软。 【加减】 (1)阳虚甚加仙茅10g或附片6~10g以温肾阳。 (2)腰痛加巴戟天10g、杜仲15 g以补肾壮腰。 (3)闭经和性欲冷淡者加参茸粉(红参和鹿茸以2:1的比例研粉)吞服,每次3 g,一天2次,连服10天以补元气益精血。 (5)脾虚者加党参15 g、白术10g以健脾益气。 【方解】 “经水出诸肾",肾为生殖之本。紫河车、熟地、菟丝子、枸杞子、覆盆子、淫羊藿补肾气,益精血,资天癸之源以种子。四物汤、益母草、丹参、香附疏肝活血,畅经血之流以调经。源足流畅,月经自调,经调孕自成。 【临床运用】 本方系由业师所授验方“益五合方”结合作者多年临床经验加减而成。临床多用于月经失调,闭经,不孕症以及崩漏(功血)血止后复旧调经,有促进卵泡生长、排卵作用。适应证辨证要点:月经不调,量少,后期,不孕,腰酸怕冷,舌淡红苔白,脉弦细软。作者以此方治疗因内分泌失调所致女性不孕症62例,治愈率达80%。其中月经正常者5例,月经后期者20例,闭经6例,月经量少者30例,经期延长6例,崩漏5例,伴倦怠怕冷者40例,伴腰酸痛者42例。以《调经毓麟汤治疗女性不孕症62例》为题,发表于《湖北中医杂志》2000年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