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 黄芪30g,当归10g,白芍15 g,党参15 g,麦冬10g,五味子10g,熟地1 5 g,三七粉5 g,蒲黄炭10g。
【功效】 益气养阴,化瘀固冲。
【主治】 气阴两虚,兼有瘀血之崩漏,日久不止,或月经过多。小腹疼痛,头昏,气短倦怠,口干。舌淡,苔薄白少津,脉细无力。
【加减】
(1)出血多加阿胶1 5 g、仙鹤草30g以加强固冲止血之功。
(2)月经过多加益母草30g以活血止血。
(3)腰痛加续断1 5 g、山萸肉1 5 g、巴戟天1 2g以补肾固冲止血。
【方解】 崩漏不止,气随血失,气虚不摄,出血难止,进而导致阴伤血虚。重用黄芪、党参益气摄血。熟地、白芍、麦冬、五味子益阴养血。崩漏日久离经之血留而成瘀,或过用止血塞流之药,血未止而瘀留,瘀血内阻,血不循经,崩漏、腹痛日久难愈。故以三七、蒲黄炭化瘀止血止痛。瘀血化,血可循经。气盛则血得固摄而止,血止而阴易复。如此则冲任得固,月经易调。
【临床运用】 本方临床主要用于崩漏或月经过多,即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适应证辨证要点:出血日久不止,腹痛,舌淡,脉细软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