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 生地1 5 g,白芍12g,女贞子15 g,旱莲草1 5 g,地骨皮15 g,黄柏lOg,枸杞子15 g,丹皮lOg,阿胶1 5 g,玄参1 5 g。 【功效】 养阴清热,调经止血。 【主治】 阴虚内热,冲任失调之崩漏,月经先期量少,经间期出血等。伴口干腰酸。舌红,苔薄黄,脉细数。 【加减】 (1)出血不止加紫草根15 g、苎麻根15 g、贯众炭15g以凉血止血。 (2)热甚者加知母10g或黄连10g以增强清热之力。 (3)阴虚者加麦冬10g、首乌15 g以加强养阴之功。 (4)夹瘀腹痛加蒲黄炭10g、茜草炭10g以化瘀止痛止血。 (5)腰痛者加桑寄生15 g、续断15 g以补肾止腰痛。 (6)胎漏者加桑寄生15 g、续断1 5 g、苎麻根1 5 g以安胎止血。 【方解】 方中女贞子、旱莲草、玄参、生地、枸杞子、白芍养肝肾之阴,壮水以制阳。地骨皮、丹皮、黄柏清热凉血。阿胶合旱莲草养血固冲止血。热清则血宁,阴复则血充,血宁、血充则经血自调。 【临床运用】 主要用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排卵期出血,服避孕药、放环后出血以及先兆流产。适应证辨证要点:出血量少,舌红苔薄黄,脉细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