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百日咳诸药不效,50g紫皮大蒜溶液却可轻松搞定,你敢信!
新中国成立初期(1953年),危害儿童健康和生命最为凶残的呼吸道传染病——百日咳,大流行。
痉咳期(即疾病发展到最严重阶段),患儿顿咳不已,不能吸气,憋的面紫唇绀,手舞脚蹈,二便失禁,鼻眼渗血,面目浮肿,能吐尽胃中所有食物。
食则再呛、呛则再咳、咳则再吐……,甚则并发肺炎、百日咳脑病。
诸如中药西药、单方验方、鸡苦胆、猪苦胆、鸭苦胆…均无效。患儿痛苦难熬、医家束手无策。本人业医之初亦被贬之为无能。
穷则思变,于是奔走各大新华书店,终觅得一册吴曼青教授著《百日咳》,如获至宝。本书论述周详,洋洋大观,但处方只有一则大蒜溶液。
取紫皮大蒜瓣50g去皮,捣烂如泥,冲温开水500mL(切勿用开水!)搅匀,密盖浸一夜,再用纱布过滤后成乳白色溶液,密装瓶内备用。每服汤匙(约25mL),每日4-8次(痉咳期8次),加糖亦可。
坚持服用,一周见效,再服可愈。并强调喂药时的围巾或手帕及衣领暂勿洗换,令其终日吸入蒜气亦有效,如此大蒜已成为百日咳杆菌的克星。
旋即试用,果然灵验。奈何患儿家长认为如此重症,大蒜岂能有效?不敢相信,不如法服用者多。
最后只好自制出售,加上食用色素,并宣称此秘方大蒜是“药引子”,以坚定家长坚持应用的信心,每治每效,一时众多患儿摆脱了疾苦,我亦医誉大振。
(传闻新加坡民间医生治此病,用大蒜瓣切断,以断面揉擦患儿脚心,每日数次,来治此病,据说有效,本人信不过)。
随着计划免疫的实施,百日咳已经绝迹。现代青年医家可能没有见过此病的凶残症状。
痛定思痛,今后倘遇斯症,一旦确诊,治疗上切勿再走弯路,首选特效药——大蒜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