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十分,蒸) 黄芩(二两) 甘草(三两) 桃仁(一升)杏仁(一升) 芍药(四两) 干地黄(十两) 干漆(一两)蝱虫(一升) 水蛭(百枚)蛴螬(一升) 蟅虫(半升)右十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小豆大。酒饮服五丸,日三服。
脉证
虚劳证见面目黯黑、肌肤甲错者。
方解
地黄,甘,寒,微苦,无毒。入太阴脾、厥阴肝、手足少阴、厥阴。凉血滋肝,清风润木,消瘀通经,润燥开结。解温病之阳旺,退痘疮之热盛。除咳嗽火动,调崩中之血热。溺唾吐衄之血,惊悸痿痹之。填骨髓而长肌肉,平折跌而续绝筋。最损脾胃,尤泻大肠。
主治血证及水病也。
干漆,辛,平,有小毒。止嗽消瘀,通经杀虫。削年深坚结之积滞,破日久凝结之瘀血。
蛴螬,咸,平,有毒。足厥阴药也。化瘀血而通月经,消症块而破胁血。
虻虫,苦,微寒,有小毒。逐瘀破症,通经坠胎。
主治瘀血,少腹硬满。兼治发狂、瘀热、喜忘、及妇人经水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