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再来献一方.这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基本方,
方药:威灵仙70 马钱子60 乳香50 没药50桃仁45 红花45 僵蚕45 全虫40 蜈蚣40土元40 苍术35 甘草35 桂枝30 麻黄20
上药共为末,装胶囊,初期每次0.75克每天两次,一月后加至1.5克,三月后降为1克(服药期间可以随症加服汤剂)
我也来一方腰扭伤,效果好如下:桂枝10白芍15甘草10杜仲15熟地18桃仁15制乳香10制没药10狗脊20碎补20寄生30牛膝12穿山甲15当归15川芎10
清水煎服,每天一剂连用三服我已用过百例效果相当好。
广东省清远英德市人民医院中医主任治疗腰腿疼方
治疗各种骨质增生骨性关节病临床表现为酸、麻、疼痛、触电感。
寄生15 杜仲15 木瓜15 千斤拨(草药)15 骨碎补15 威灵仙15 狗脊15 川断15 甘草6本方药性平和,临床各症状均可运用。
颈椎病基本方:
这是我在抄方时老师告诉的(基本是被我“缠”出来的,呵呵)
葛根30~50 郁金10~15 姜黄15 川芎10~15当归15 熟地30 补骨脂15~30 菟丝子15桑枝15~30 桃仁10~15 红花6~10
以上药物在颈椎病的辩证治疗中随证加减使用,屡试不爽
治疗颈椎骨质增生一药酒方:
威灵仙30G 当归15G 红花10G 桃仁10G 牛膝10G 全虫10G 白芍10G 桂枝10G 元胡10G 羌活10G
方中当归最好用当归尾;牛膝最好用川牛膝;元胡最好用醋制的元胡.
用法:白酒二斤泡7天后便可服用,每日早晚各一次饭前服,每次10毫升.
络壮骨散(外用)
生马钱子4克.生白芥子30克.生川乌10克.生草乌10克.细辛10克.生南星10克.威灵仙10克.樟脑3.2克.冰片1.9克.斑蝥0.8克.白芷4克.麝香0.03克.生乳香3克.生没药3克.共为细末.分每包30克外用.严禁内服!
功效:祛风散寒.除湿蠲痹.通经络.止疼痛
主治: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各种腰痛.坐骨神经痛.骨质增生.肩周炎.筋骨麻木
用法:每包加热开水适量调成糊状.待不烫时贴于痛处.药厚0.5厘米.然后用方便袋盖紧.再压一枕头.一般20分钟后有热感.以患者能耐受为度.一般60-90分钟揭下.每用药一次隔10天.一般一次见效.
本方中斑蝥不易得.减去后对药效无明显影响.
本方是我参加某风湿病研究所培训班所得.培训班学费不菲,希望对您有帮助!
再献一方直肠癌
武XX,男,67岁,住址:竹条卓营。
大便下血七年,加重一月,在襄樊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为直肠癌。医院劝其住院手术,家属及其本人考虑:一是年纪比较大,再者害怕腰悬粪袋,三者考虑手术不一定成功。比较再三,决定放弃手术。于2005年6月22日,由其女婿介绍来我处寻求中医治疗。刻诊:精神可,常感乏力,每次大便均下血,无腹痛。苔薄,脉弦滑数。
方一:败酱草20 仙鹤草60 生地榆30 贯众10 炒地榆30 炒枳实10 黄芩15 白头翁20 苦参15 紫草10 薏苡仁30 鱼腥草20 山豆根10 白花蛇舌草20 半枝莲15
七剂,每天一剂,水煎服。
方二:猫爪草100 莪术100 厚朴100 全瓜蒌100 苡米100 郁金60 仙鹤草60 炒枳实60 五灵脂45 火硝60 白矾30 干漆18 制马钱30 山慈菇30 生地榆60 生川军45 大蜈蚣30条 天龙60 碾极细末。水泛为丸,每天三次,每次服10克。
方三:蟾酥20 雄黄20 白及粉15 颠茄浸膏5 儿茶6 乳香5 没药5 血竭5 冰片8
蛇床子5 轻粉3 三仙丹6 白矾270 。制法:先将白矾用开水溶化,和入药粉,最后加蛇床子、蟾酥、血竭,拌匀,制成鱼雷状栓子100粒。用法:每次一粒,插入肛门,深约10厘米,俯卧三十分钟。一天二次,三十天为一疗程.
2005年6月29日二诊:服上方后大便次数减少,大哟两天解一次血便.方一基础上加藤梨根20 蛇莓20. 败酱草20 仙鹤草60 生地榆30 贯众10 炒地榆30 炒枳实10 黄芩15 白头翁20 苦参15 紫草10 苡米30 鱼腥草20 山豆根10 白花蛇舌草20 半枝莲15 藤梨根20 舌莓20 七剂,每天一剂,水煎浓缩,少量多次频饮。
2005年7月8日,患者便血消失,无任何不适感。由于经济问题,停服汤药,只吃丸药。
腮腺炎。
处方;板蓝根10一30,柴胡10一15,石膏(先下)15—20,葛根、天花粉、黄芩、连翘、牛蒡子、桔梗、升麻、甘草各5—10。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适应证:腮腺炎。
疗效:治疗50余例,轻者1剂即愈,重者2剂愈。
急性泄泻,寒湿型,证见:水样便,处方:以胃苓汤加减行气利水、祛湿和胃。常用方如下:
苍白术各15g 云苓30 g 猪苓30 g 泽泻30 g 肉桂6g 厚朴花9g
扁豆花30 g 苡米30g 佛手12 g 砂仁10 g 陈皮9 g 甘草6g
治疗体会:此属于水湿内停之泄泻。急性泄泻主要分为寒湿、湿热两型,都可以以胃苓汤加减,湿热泄泻加黄芩、公英、败酱草、椿根白皮等清热利湿。所谓利小便可以实大便,关键是使湿邪有出路,重在化湿、利湿、燥湿。胃苓汤中苍白术、茯苓、猪苓利水渗湿又可健脾,泽泻利水而不伤阴;肉桂温阳化气,助利小便。陈皮、厚朴行气祛湿。加扁豆、苡米、砂仁有和参苓白术散之义,共奏健脾渗湿止泻之功。临床常用,效果不错。
今日再来献一方.这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基本方,
方药:威灵仙70 马钱子60 乳香50 没药50桃仁45 红花45 僵蚕45 全虫40 蜈蚣40土元40 苍术35 甘草35 桂枝30 麻黄20
上药共为末,装胶囊,初期每次0.75克每天两次,一月后加至1.5克,三月后降为1克(服药期间可以随症加服汤剂)
我也来一方腰扭伤,效果好如下:桂枝10白芍15甘草10杜仲15熟地18桃仁15制乳香10制没药10狗脊20碎补20寄生30牛膝12穿山甲15当归15川芎10
清水煎服,每天一剂连用三服我已用过百例效果相当好。
广东省清远英德市人民医院中医主任治疗腰腿疼方
治疗各种骨质增生骨性关节病临床表现为酸、麻、疼痛、触电感。
寄生15 杜仲15 木瓜15 千斤拨(草药)15 骨碎补15 威灵仙15 狗脊15 川断15 甘草6本方药性平和,临床各症状均可运用。
颈椎病基本方:
这是我在抄方时老师告诉的(基本是被我“缠”出来的,呵呵)
葛根30~50 郁金10~15 姜黄15 川芎10~15当归15 熟地30 补骨脂15~30 菟丝子15桑枝15~30 桃仁10~15 红花6~10
以上药物在颈椎病的辩证治疗中随证加减使用,屡试不爽
治疗颈椎骨质增生一药酒方:
威灵仙30G 当归15G 红花10G 桃仁10G 牛膝10G 全虫10G 白芍10G 桂枝10G 元胡10G 羌活10G
方中当归最好用当归尾;牛膝最好用川牛膝;元胡最好用醋制的元胡.
用法:白酒二斤泡7天后便可服用,每日早晚各一次饭前服,每次10毫升.
络壮骨散(外用)
生马钱子4克.生白芥子30克.生川乌10克.生草乌10克.细辛10克.生南星10克.威灵仙10克.樟脑3.2克.冰片1.9克.斑蝥0.8克.白芷4克.麝香0.03克.生乳香3克.生没药3克.共为细末.分每包30克外用.严禁内服!
功效:祛风散寒.除湿蠲痹.通经络.止疼痛
主治: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各种腰痛.坐骨神经痛.骨质增生.肩周炎.筋骨麻木
用法:每包加热开水适量调成糊状.待不烫时贴于痛处.药厚0.5厘米.然后用方便袋盖紧.再压一枕头.一般20分钟后有热感.以患者能耐受为度.一般60-90分钟揭下.每用药一次隔10天.一般一次见效.
本方中斑蝥不易得.减去后对药效无明显影响.
本方是我参加某风湿病研究所培训班所得.培训班学费不菲,希望对您有帮助!
再献一方直肠癌
武XX,男,67岁,住址:竹条卓营。
大便下血七年,加重一月,在襄樊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为直肠癌。医院劝其住院手术,家属及其本人考虑:一是年纪比较大,再者害怕腰悬粪袋,三者考虑手术不一定成功。比较再三,决定放弃手术。于2005年6月22日,由其女婿介绍来我处寻求中医治疗。刻诊:精神可,常感乏力,每次大便均下血,无腹痛。苔薄,脉弦滑数。
方一:败酱草20 仙鹤草60 生地榆30 贯众10 炒地榆30 炒枳实10 黄芩15 白头翁20 苦参15 紫草10 薏苡仁30 鱼腥草20 山豆根10 白花蛇舌草20 半枝莲15
七剂,每天一剂,水煎服。
方二:猫爪草100 莪术100 厚朴100 全瓜蒌100 苡米100 郁金60 仙鹤草60 炒枳实60 五灵脂45 火硝60 白矾30 干漆18 制马钱30 山慈菇30 生地榆60 生川军45 大蜈蚣30条 天龙60 碾极细末。水泛为丸,每天三次,每次服10克。
方三:蟾酥20 雄黄20 白及粉15 颠茄浸膏5 儿茶6 乳香5 没药5 血竭5 冰片8
蛇床子5 轻粉3 三仙丹6 白矾270 。制法:先将白矾用开水溶化,和入药粉,最后加蛇床子、蟾酥、血竭,拌匀,制成鱼雷状栓子100粒。用法:每次一粒,插入肛门,深约10厘米,俯卧三十分钟。一天二次,三十天为一疗程.
2005年6月29日二诊:服上方后大便次数减少,大哟两天解一次血便.方一基础上加藤梨根20 蛇莓20. 败酱草20 仙鹤草60 生地榆30 贯众10 炒地榆30 炒枳实10 黄芩15 白头翁20 苦参15 紫草10 苡米30 鱼腥草20 山豆根10 白花蛇舌草20 半枝莲15 藤梨根20 舌莓20 七剂,每天一剂,水煎浓缩,少量多次频饮。
2005年7月8日,患者便血消失,无任何不适感。由于经济问题,停服汤药,只吃丸药。
腮腺炎。
处方;板蓝根10一30,柴胡10一15,石膏(先下)15—20,葛根、天花粉、黄芩、连翘、牛蒡子、桔梗、升麻、甘草各5—10。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适应证:腮腺炎。
疗效:治疗50余例,轻者1剂即愈,重者2剂愈。
急性泄泻,寒湿型,证见:水样便,处方:以胃苓汤加减行气利水、祛湿和胃。常用方如下:
苍白术各15g 云苓30 g 猪苓30 g 泽泻30 g 肉桂6g 厚朴花9g
扁豆花30 g 苡米30g 佛手12 g 砂仁10 g 陈皮9 g 甘草6g
治疗体会:此属于水湿内停之泄泻。急性泄泻主要分为寒湿、湿热两型,都可以以胃苓汤加减,湿热泄泻加黄芩、公英、败酱草、椿根白皮等清热利湿。所谓利小便可以实大便,关键是使湿邪有出路,重在化湿、利湿、燥湿。胃苓汤中苍白术、茯苓、猪苓利水渗湿又可健脾,泽泻利水而不伤阴;肉桂温阳化气,助利小便。陈皮、厚朴行气祛湿。加扁豆、苡米、砂仁有和参苓白术散之义,共奏健脾渗湿止泻之功。临床常用,效果不错。
胃肠胀气方
柴胡6g 焦槟榔6g 枳壳6g 沉香3g
藿香10g 砂仁5g 香附15g 焦三仙各15g
陈皮6g 木香3g 甘草3g 莱菔子10g
本处方经过本院内科大夫验证,现作为我们的协议处方保存在药房。
主治胃肠胀气效果不错,欢迎同行给予指导
柴胡6g 焦槟榔6g 枳壳6g 沉香3g
藿香10g 砂仁5g 香附15g 焦三仙各15g
陈皮6g 木香3g 甘草3g 莱菔子10g
本处方经过本院内科大夫验证,现作为我们的协议处方保存在药房。
主治胃肠胀气效果不错,欢迎同行给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