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生的 “肝癌要方”
组成 鳖甲30克(先煎30分钟),蚤休15克,虎杖15克,山慈菇6克,半枝莲
30克,郁金15 克,香附15克,当归15克,川芎15克,太子参15克。
功效 凉血解毒,软坚散结,柔肝益气。
主治 肝癌及肝癌手术后,放、化疗后。
用法 水煎服,日1剂。先煎鳖甲、蚤休30分钟后入诸药,连煎2次,所得药液混合分2次温服。病情稳定后去山慈菇,改2日1剂,再将去山慈菇诸药加倍量研细末装入胶囊。每日3次,每次3~4粒,可连续服1年,病情稳定后单服胶囊。加减 少食脘胀加莲子20克,白术15克,枳壳12克;肝区胀痛加延胡索12克,佛手12克;口干苦,便干加生地30克,枸杞30克,当归改30克;腹水加通草10克,车前子20克;气短乏力加黄芪20克,山药20克,菟丝子20克。
临床应用1.肝癌宜分阶段治疗。由于肝癌初期毒血瘀聚为主,中后期毒血瘀聚,气血耗伤,手术、放化疗后,毒血存留,大伤气血。所以应根据三期不同情况以增减药物剂量。要预防瘀毒除不净,正气消亡,两败俱伤的局面。
2.掌握好肝体阴用阳的关系,消除瘤体邪聚,化瘀攻伐不可太猛,以防伤肝体;清火毒,苦寒清泻不可太过,以防伤肝用。可根据情况补后天脾胃,加入人参15克,白术15克,黄芪15克;或补先天,加入山萸肉15克,山药20克,菟丝子20克,鹿胶15克或龟胶 15克。3.用西药适当补充某些生化检验指标低下者,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防止肝性脑病出现。
庞德湘的 “肺金生汤”
组成 泽漆30克,桂枝6克,黄芩10克,石见穿30克,生晒参9克,白前10克,制南星6克,甘草6克,蜂房15克,红豆杉8克,生姜7片。
功效 化痰散结,益气宣肺。
主治 肺肿瘤。
用法 水煎服。日一剂,先煎泽漆,加水5000ml,武火煮开,文火煮至1500ml,加诸药,再武火后文火,煎2至3汁合之,分温2~3次服。人参另炖对入。渣加水煎煮洗脚,按摩涌泉穴300次。
加减 肺阴亏虚者加百合15克,沙参30克;纳差者加鸡内金10克,焦三仙各15~30克;少气懒言者加黄芪30克,白术10克;血虚者可加当归补血汤;脾土不足加四君子或另处参苓白术散以培土生金;痰热壅结加胆南星6克,鱼腥草30克,薏苡仁30克;胸水加葶苈子12克;骨转移加自然铜20克,杜仲10克;胸痛加延胡索15克,瓜蒌20克。
傅冠城的 化瘀通脉汤(治疗脉管炎脱骨疽)
组成:酒炒丹参15g,全当归15g,红花10g,炒桃仁10g,炙水蛭10g,炙穿山甲10g,炒乳香10g,炒没药10g,炒王不留行15g,川芎10g,生甘草
1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功用: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消肿止痛。
主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属血瘀证。
临床应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起病急,变化快,由于血栓形成的原因,往往突然患肢冰冷、疼痛、青紫、肿胀。本方有较强的化瘀通脉作用,可使病情尽快改善。应用时病在上肢加桂枝、桑枝,病在下肢加木瓜、防己通络消肿止痛;患肢灼热加生地、丹皮、紫草清热凉血;患肢溃疡坏疽加蒲公英、地丁、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久病体弱者加生黄芪、党参补虚益气,以助血行。
施志明的 扶正抗癌汤
组成:生黄芪30g,生白术12g,生薏仁30g,冰球子24g,莪术12g,七叶一枝花24g,女贞子12g,姜黄9g,天龙6g,仙灵脾12g等。
功能:扶正祛邪,解毒消肿。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饮服。
主治:肺癌、胃癌、乳腺癌、卵巢癌、肝癌、肠癌、鼻咽癌等多种恶性肿瘤。
临床运用:本方为治疗恶性肿瘤的基本方,临床应用时应在本方的基础上,以阴阳气血为纲,脏腑为目,进行辨证施治。凡临床见脾气虚者常加生黄芪、党参、太子参、白术、茯苓、淮山药等,血虚者用熟地、当归、阿胶、白首乌、枸杞子、红枣等,阴虚津亏者加南沙参、北沙参、天冬、麦冬、百合、生地、黄精、玉竹、鳖甲等,脾肾阳虚者用熟附子、仙茅、巴戟天、锁阳、苁蓉、补骨脂等。另外,可根据不同病种选用龙葵、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八角莲、野葡萄藤等清热解毒药物加强祛邪作用。
韦绪性的 通天笑痛方
组成 生白附子12克,僵蚕6克,全蝎4.5克,川芎18克,白芍30克,炙甘草10
克,大枣8枚。
功能 祛风解痉,化瘀通络,缓急止痛。
主治 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三叉神经痛反复发作,顽固难愈者。发则疼痛难忍,多为重痛、胀痛、掣痛、跳痛、灼痛、刺痛等,甚则伴恶心呕吐,舌质暗或紫暗,舌苔薄白或薄白腻,脉象弦。
用法 僵蚕、全蝎焙干研粉,用药液冲服。白附子用文火先煎35分钟,再纳入余药煎25分钟,水煎2次,共取药液400毫升,分3次服。热酒5~10毫升为引。每天1剂,7~10天为一疗程。
加减 首先,据经络辨证,伍以“风药”引经,以增强止痛效果,如太阳经用羌活、少阳经用柴胡等。“风药”引经,不囿于表证,里证、虚证亦然。其次,针对体质之偏虚用药,若偏于血虚者,加当归、枸杞子;偏阴虚者,加生地、生牡蛎;偏气虚者,加黄芪、白术;偏阳虚者,加熟附子、肉桂。再次,详审病因而治,风热诱发而见目赤者,加金银花、菊花,兼眩晕者,加蔓荆子、蝉蛻;风湿诱发者,加苍术、羌活;风寒诱发者,加制川乌、细辛;肝阳偏亢者,加钩藤、珍珠母;阳明积热而兼便秘者,加生大黄、枳壳;痰浊者,加清半夏、胆南星;气郁者,加香附、乌药;瘀血甚而入夜痛剧者,加川牛膝、蜈蚣。另外,对年龄较小者,药量应酌减;妇女月经期前后头痛者,加柴胡、香附、当归。本方为治疗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三叉神经痛实证(无明显热象)之通用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