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
作者 / 胡献国
湖北远安县中医院
高血压是以动脉血压升高,尤其是舒张压升高为特点的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用中药蜜膏方治疗高血压效果明显,也可有效地防止其他降压药物的毒副反应。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痰浊中阻所为,当以平肝潜阳,益气养血,补益肝肾,燥湿化痰为治,可选用下列蜜膏方。
红景天、菊花各等量,蜂蜜适量。将诸药择净,水煎取汁,共煎3次,3液合并,文火浓缩后,纳入等量蜂蜜调匀,煮沸收膏即成。每次10 mL,每日2次,开水冲饮。
可清热平肝。适用于高血压引起的头晕、肢麻、和视物模糊。
夏枯草30 g,草决明30 g,石膏30 g,槐角15 g,钩藤15 g,茺蔚子15 g,黄芩15 g,蜂蜜适量。将上药取10倍量,择净,研细,水煎3次,3液合并,文火浓缩,加入等量蜂蜜煮沸收膏即成。每次10 mL,每日2次,开水冲饮。
可平肝潜阳,降压清热。适用于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头晕、头痛、心悸、失眠、舌红、脉弦。
灵芝500g,首乌500g,核桃仁250 g,苡仁250 g,蜂蜜适量。将诸药择净,研细,水煎3次,3液合并,文火浓缩,加入等量蜂蜜收膏,将核桃肉研末后对入即成。每次20 mL,每日3次,温开水适量送服。
可滋养肝肾,补益精血,调和脾肺。适用于肝肾阴虚,精血亏损,头晕头痛,失眠多梦,心悸健忘,大便不畅,或兼咳喘。临床用于高血压、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症、脂肪肝及高胆固醇血症等。
龙胆草45 g,生石决明、珍珠母各200 g,生地黄、沙苑子、刺蒺藜各150 g,郁李仁、菊花各60 g,钩藤、白术、白芍药、牡丹皮、赤芍药、柴胡、夏枯草、山茱萸、炒知母、炒黄檗、山栀子、黄芩、山羊角、鳖甲胶、龟板胶各90 g,蜂蜜250 g。将诸药择净,研细,水煎3次,3液合并,文火浓缩,加入鳖甲胶、龟板胶、蜂蜜煮沸收膏即成。每次20 mL,每日3次,温开水适量送服。
可平肝潜阳,清肝泻火。适用于高血压引起的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烦躁、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弦等。
苍术、白术、半夏、太子参各120 g,茯苓150 g,天麻、竹茹各60 g,钩藤、瓜蒌皮各100 g,甘草30 g,砂仁、蔻仁、檀香、山楂、神曲各45 g,丹参120 g,陈皮、石菖蒲、贝母、黄芩、郁金、炒枳壳、羌活、鳖甲胶、鹿角胶各90 g,蜂蜜250 g。将诸药择净,研细,水煎3次,3液合并,文火浓缩,加入鳖甲胶、鹿角胶、蜂蜜煮沸收膏即成。每次20 mL,每日3次,温开水适量送服。可健脾熄风,祛痰化湿。适用于高血压引起的眩晕、头痛头重、胸闷心悸、食少、呕恶痰涎、苔白腻、脉滑等。
天麻、栀子、黄芩、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各90 g,川牛膝、钩藤各120 g,石决明180 g,蜂蜜适量。将诸药择净,研细,水煎3次,3液合并,文火浓缩,加入半量蜂蜜煮沸收膏即成。每次20 mL,每日3次,温开水适量送服。可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适用于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头晕、舌红苔少、脉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