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通知公告
>>
特种治疗方法
>>
查看详情
我的100种试药经验分享
2022-05-07 18:14:41
导读: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亲身试药的经历,我觉得要真正想了解一味药,就非得亲身试药,我曾经试过100来种中药,和没试过的药相比明显有种很大的差距,试过的药比没试过的药运用上要娴熟的多,今天有些时间,就把我试药得到的一些感受分享与大家,也希望有试药经历的朋友也能参与进来,共同提高用药经验。
1、土鳖虫:
20G水煎,1日量,连服1月。
结果,20日左右感觉乏力,面白,刷牙时每次都牙龈出血,1月时,症状加重,有时不刷牙也会牙龈出血,感觉发冷。
结论:土鳖虫是治疗淤血的良药,善治淤血腰痛关节痛,闭经等,但不可久服,否则引起血虚,出血。[水蛭更明显]。例:脑血栓形成早期治疗活血为主,虫类药是最易见效的药,治疗用它不可超过半月,否则有引发脑出血的可能,应改用丹参,当归等。[等量丹参,赤芍,益母草等植物药连服1月没有异常感觉]。
2、大黄:
20至50G水煎,1日量,这个药至泻的剂量因人而异,书中对此药的介绍也很多,说连服几天或大剂量就会泻下减少,我试药之后觉得也不尽然,20G服了3天,每日泻5,6次,后加到35G,感觉腹泻加重,因为不想半途而废,索性用到50G,此时是用药第5天,当天上吐下泻,每20分钟吐1次,干呕的滋味比呕出东西要难受的多,所以不停的喝水,被迫停药。
结论:长期服药可以失效[小剂量用过],但所谓大剂量泻力减小我不认同。大黄治疗急腹症如胆囊炎,胰腺炎,阑尾炎等以及中风有阳明腹实症效果明显,剂量在20到30G恰到好处,小怕无效,大则受罪。
3、蜈蚣:
2条,研末吞服1日量,用1月。
此药8条煎剂是中毒剂量,散剂4条。为了取效也没必要取那么大的量,治疗疾病上3条水煎足以有效,我试药的目的是看它的积蓄中毒的症状和需要的时间,用药半月左右,偶尔出现手不自主抖动,无其他异常,后来一日比一日严重,1月左右双手经常抖,这是我感受的唯一症状,再无其它。若水煎则无此症状。
结论:研末吞服效果明显,但不可久服,水煎无妨,蜈蚣治疗肝风痉证是为首选,同时治疗头痛,痹症,中风等都是一难得的好药。
4、全蝎:
2至6G,研末吞服,1日量,煎剂同蜈蚣,不在赘述。
2G服1月,无任何不适,3G依然,加量到5,6G时,每次用药后1小时头麻痛,如裹,又似感冒,持续半小时,逐渐减轻,2小时后如常。连续3天都是如此。
结论:此药毒性不及蜈蚣,小剂量2G可以久服,全蝎治疗肝风肌肉蠕动最佳,其它和蜈蚣基本相同。
5、马钱子:
1G,吞服,1日量,连服5天,无异常感觉,7日觉得身体虚弱,停一周。后改1.5G,药后1小时,头晕而涨,持续2,3个小时,伴心悸,可能与当时紧张有关。
结论:名副其实的有毒,朋友们要慎用。马钱子治疗风湿痹痛效果显著,尤其顽固的类风湿,还可以治疗中风及中风后遗症等引起的肌肉萎软无力,药理实验证实它有兴奋神经,从而刺激肌肉恢复运动的作用,药量不可以超出1G。
夏天是最容易出汗的季节,我在夏天试过几种止汗药。时间为三伏,温度34度以上。每年试2种,时间间隔1月。
1、煅牡蛎:
200G,1日量,服4天,
结果:出汗量明显减少,几乎无汗。为取证,我在中午阳光暴晒下做了10分钟剧烈运动。照往常应该汗流浃背,结果只是一点点的汗,正当我得意时,忽然觉得胳膊和前胸皮肤痒痛,仔细一看,毛孔下全是小水疱,原来不是没出汗,都憋在皮下了,由此可知煅牡蛎敛汗的机制在收缩毛孔上。此药正常用量50到100G即显效。
2、五味子:
40G,1日量,服5天,
结果:出汗量略减少,运动后没有煅牡蛎的试药情况发生,只是5天左右发现胃不适,泛酸。再试乌梅,石榴皮,木瓜等酸性药时都发生了这种情况,证实酸性药在大剂量或久服的情况下容易引起胃酸过多,有消化性溃疡的人要慎用。还有,五味子具有安神作用,试药后我的睡眠质量变得很好,自我感觉就这些。五味子治疗心悸效果极强,常用量20G,起收敛涣散之心气的作用。我治疗心悸不论何证型都用。
有种药是我试药历程中最危险的一次,也是我在试药后在未用过的药,洋金花,取一把煎水,服用后当晚如醉酒,头晕,嗜睡2天,小便频而清长。建议朋友们用此药要慎重。
我的试药经历可能有些人会认为我很傻,但我自己认为我付出的代价值了,因为我善于运用了,这种体会是人们不易理解的。
麻黄:发汗解表,教材剂量2到10G,用过的人都知道,这个剂量根本不会导致发汗,就是配伍整个麻黄汤也不会,我开始用15G,只是有点微热的感觉,无发汗,20G时自觉心悸,汗出。所以得出一结论,发汗的剂量应该改15到20G。
桂枝:发汗解表,我用到20G也没发汗,结果咽喉干燥难忍,同时面部烘热,停试。结论,此药通阳效果不错,发汗一般,如果不是为了发汗,剂量最好别超过15G,除非病情需要。
补气药我们常用的有红参,党参,黄芪,谈一下它们几个,我在不同的时期分别对它们进行了试用。
1、红参:
现在的红参多是栽培的,所以我对它的印象不是很好,30G,1日量,连服3天,感觉体力稍增强,但不明显,6日后,体力增强不少,无其他感觉。
2、党参:
50G,1日量,连用7天,对体力毫无感觉,也许和我无病有关,但它给我的感觉就是饭量增大不少,总算有点收获,这也应该是它治疗脾虚的机制吧。
3、黄芪:
此药我最多用到160G,野生的,服用后第2天就感觉浑身有劲,第3天,做任何体力运动都没有累的感觉,所以对此药印象较深,换成内蒙黄芪,相同的剂量也有效,但没有野生的来的快速和明显。100G的剂量大概在服用第3天会感觉有效,50G的剂量也会在第3,4天有效,但不是太明显,而第7天会很明显。
论行气药:我试过木香,厚朴,川楝子,郁金,枳实,香附,一次因上腹部钝痛试3种药,郁金,川楝子效果不显,最后用10G枳实很快见效,不愧是破气之品,但连用5天后,明显感觉体力大减,提示:中病即止,多服耗气。香附,木香只是了解了味道,效果没有收获,厚朴效果比较好,但不及枳实。
寒热药:水牛角:30G连服3天,自觉发冷,畏冷,手色发白。丹皮,紫草30G也有此症状,但不及水牛角明显,建议治疗热病多选之。肉桂:30G,服后2小时面部发热,咽干,有心悸,4小时后消失。附子20G久煎,仅有热感,(后期比较惧怕毒性药,未连服 )。
其实有很多试药感受只有自己亲自试过之后才能真正掌握它们的性味功效,我讲解的只是自己的感受,或许别人试过之后就是另一种感受了,朋友们如果想真正了解药,还得自己亲自试啊!
我用了4年的时间,不定期的试药,其实是这样的,我在刚刚毕业时跟过一个中医教授,他的药剂很大,后来到我为病人开药时,也想试用教授的大剂量用药,因为我是新手,给病人用始终是不放心(剂量太大),所以得自己亲自试药之后才会放心,这才有了这种习惯,不是我伟大,而是我胆小,怕病人吃了药有意外发生,我想同行们在刚刚从医时都会有过这种感受吧。
我没必要胡乱编造,这也没什么意义,我只是希望有更多试药经历的人也能参与进来,增加对中药的了解,共同学习而已。
中药大多数是无毒或低毒的,身中百毒不合逻辑。有毒的也就那几种,况且不是剧毒。
我想你一定是武侠片看多了,以为中毒只能靠解毒药来解决,那我治疗慢性病时最多用3个月药,岂不是早就中毒了。
枸杞,白芍,熟地等有中毒的吗?你听说过茯苓,鸡内金,山楂中毒的吗?就算是蜈蚣,全蝎有反应也只是一时的,又不是一次用很多。
而且我发现一个秘密,蜈蚣的味道是我试过所有中药里最香的一个,相反紫河车的味道倒是让人难以接受。
我在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试药之后,其
实我最大的收获不只是了解了药,最大的收获是在药的用量上,我运用的比较娴熟了(这不是自夸),有的时候在治疗顽固疾病时,往往在剂量上做手脚会有出奇制胜的效果,试过药的朋友才是最理解这个奥秘的。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