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女性在经期前出现乳房胀痛,是妇女的常见病症。中医认为,可用中药调理。
慢性乳房疼痛,以青年和中年妇女居多,而且大多数发生在每次月经来潮之前,表现为乳房胀痛或刺痛。发病时间可长可短,最长时间可持续数年不愈;疼痛程度也或轻或重,轻者为隐隐的胀痛感,严重者双侧乳房痛得不敢碰。由于慢性乳房疼痛月月骚扰,患者甚感痛苦。
中医认为,乳房是肝经所经过的部位,肝的特点之一是喜舒畅。因此,乳房胀痛与情绪、精神因素密切相关。当一个人在失意或生活、工作中心情不舒畅,或受到意外精神刺激时,容易郁闷伤肝,使肝气郁滞、肝经阻滞,从而导致血行不畅,出现乳房胀痛。
关于慢性乳房疼痛的原因,目前医学界还没有统一的认识。有的学者认为,主要是雌激素和泌乳素水平较高,或孕激素水平不足,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以及体内水钠潴留,导致乳房胀痛。
那么,一旦出现乳房胀痛该如何治疗呢?首先,患者要保持情绪稳定、愉快乐观,善于解除不愉快的“症结”。其次,应该去医院请医生检查一下,是否患有乳房肿瘤等疾病。倘若经检查后排除了乳房肿瘤的可能性,那么,可用中药来进行治疗乳房胀痛。
中药方剂为:柴胡、白芍、当归、香附、枳壳、丹皮、甘草各10克,丹参、玄胡、郁金、栀子、夏枯草各15克,每日一剂,分2~3次口服,疗程为1~2个月。据观察,此中药方剂可解除慢性乳房胀痛的骚扰,有效率达96%。
经行乳房胀痛
每值经前或经期,乳房作胀,甚至胀满疼痛,或乳头痒痛者,称为“经行乳房胀痛”。
中医学认为,乳房属胃,乳头属肝,冲脉所司在肝而又隶于足阳明胃经,故冲脉与乳房、乳头相关。若肝气郁结,痰湿阻滞,遇经前、经期中冲脉气血旺盛,郁滞更甚,令乳络不畅而发生本病。
本病属西医学经前紧张综合征范畴,是青壮年妇女的常见病。(一)辨证论治1.肝郁气滞型治宜疏肝理气,通络止痛,选用柴胡疏肝汤(散)(《景岳全书》)加王不留行、川楝子。
2.胃虚痰滞型治宜健胃祛痰,活血止痛,选用四物汤合二陈汤(《陈素庵妇科外解》)去甘草,加海藻、红花、香附、牡丹皮。(二)名医名方经验方一(刘云鹏)1.功效疏肝开郁,理气活血。
2.主治经前胸乳作胀,善呃逆叹息。
3.组成益母草15克,香附12克,川芎、郁金、柴胡、当归、白芍各9克,甘草3克。
4.加减肝郁化火者,加牡丹皮、栀子各9克;脘腹胀满食少者,加苍术、厚朴、陈皮各9克;恶心呕吐者,加半夏、陈皮、茯苓各9克;小腹胀痛者,加枳实、木香、青皮各9克;腹胀甚者,加槟榔12克;腰胀痛者,加台乌药、牛膝各9克;气虚者,加人参、白术、茯苓各9克。
5.用法水煎服。
经验方二(何子淮)
1.功效疏理调冲。
2.主治经前5~10天,胸乳胁间胀满而痛,乳头疼痛,或有结块。
3.组成八月札、乌拉草、青皮、川芎、生麦芽、娑罗子、合欢皮、郁金、路路通、香附、当归各适量。
4.加减经前乳胀时间长者,加羊乳、老鹤草;口干、胸闷者,加蒲公英、忍冬藤;乳胀块硬不消者,加昆布、海藻、浙贝母、皂角刺、夏枯草、王不留行、炙山甲;乳头痛甚者,加橘叶、佛手片。
5.用法水煎服。
经验方三(朱小南)
1.功效行气开郁,健脾和胃。
2.主治经前胸闷,乳房胀痛,食欲不振,泛泛欲吐,小腹胀痛。属于肝郁脾虚者。
3.组成香附、合欢皮、苏罗子、路路通各9克,广郁金、焦白术、炒乌药、陈皮、炒枳壳各3克。
4.加减乳胀甚者,加橘叶、橘核;乳胀痛甚者,加川楝子、蒲公英;乳胀有块者,加王不留行、炮山甲;乳胀有块兼有灼热感者,加海藻、昆布;兼有肾虚者,加杜仲、续断;血虚者,加当归、熟地黄;冲任虚寒者,加鹿角霜、肉桂;小腹两旁掣痛者,加红藤、白头翁。
5.用法水煎服。
疏肝解郁汤(夏雨田)
1.功效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2.主治经前3~4天或10~15天感觉胸胁闷胀,乳部胀痛,小腹饱胀,经来2~3天自行消失,常规律性发作。属肝气郁结型之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3.组成柴胡、制香附、海藻、八月札、娑罗子、合欢皮、路路通、橘叶、橘核、广郁金、白蒺藜各适量。
4.加减乳部结块作痛者,加王不留行、夏枯草、金铃子以消肿散结。
5.用法水煎服。
金橘消胀汤(朱小南)
1.功效疏肝解郁,导滞和胃。
2.主治经前乳胀。症见婚后未孕,经前乳胀,或有结块,胸闷胁痛,纳谷不香,舌苔薄黄,脉细弦。一般于行经1~2天后,以上诸症消失,而于下次行经前3~4天又告发作,月月如此,已成规律。
3.组成茯苓皮、制香附、合欢皮、路路通各9克,橘核、橘叶、郁金、紫苏梗、白芍、陈皮、焦白术各6克,炒枳壳5克。
4.用法水煎服。经前始觉乳胀时服用,服至行经第一天为止。
乌药消胀汤(郝丽莉赵文静)
1.功效行气活血。
2.主治经前乳房胀痛。
3.组成台乌药、延胡索、香附各25克,炙穿山甲、皂角刺、三棱、莪术、郁金、川楝子各10克。
4.用法水煎服。
疏肝理气汤(段富津)
1.功效疏肝理气,养血健脾。
2.主治两乳房胀痛,月经超前,心悸,眩晕,两胁胀闷,情志抑郁,急躁易怒,善太息,舌质淡,苔白,脉弦滑。
3.组成瓜蒌25克,白芍、茯苓、香附各20克,青皮、甘草、厚朴、枳壳、白术、当归、柴胡各15克。
4.用法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