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痒
阴痒是指妇女外阴及阴道瘙痒,甚则奇痒难忍,坐卧不安,或伴带下增多者,亦称为“阴门瘙痒”。
阴痒的主要机制有虚有实。虚者因肝肾阴虚,精血亏损,外阴失养而致阴痒;实者因肝经湿热下注,带下浸渍阴部,或湿热生虫,虫蚀阴中而致阴痒。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中的“外阴瘙痒症”“外阴炎”“阴道炎”及“外阴营养不良”。
(一)辨证论治
1.肝肾阴虚型治宜调肝补肾,滋阴降火,选用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加何首乌、白鲜皮。
2.肝经湿热型治宜泻肝清热,除湿止痒,选用龙胆泻肝汤(《兰室秘藏》)。
3.湿虫滋生型治宜清热利湿,解毒杀虫,选用萆薢渗湿汤(《疡科心得集》)加白头翁、苦参、防风。
(二)名医名方
祛湿清热汤(傅方珍)
1.功效祛湿化浊,清热解毒。
2.主治外阴瘙痒发炎,甚则溃疡。症见白带多而黄白相间,发热烦躁,腹胀腹痛,少腹有下坠感,舌苔黄腻,脉滑数。
3.组成藿香、佩兰、厚朴、法半夏、茯苓、苍术、白术、生地榆、淡竹叶、车前子(包煎)各10克,黄柏、枳壳各6克。
4.加减发热者,加荆芥、薄荷;腹痛者,加延胡索或川楝子;大便干结者,加郁李仁;脏腑有热者,加生石膏;胸闷者,加苏梗、郁金;热重者,加败酱草、蒲公英。
5.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外用青白散以鱼肝油调匀外用而清热消炎。青白散为煅石膏120克,海螵蛸30克,青黛15克,冰片1.5克。共研细末,鱼肝油调匀搽外阴。
6.按语傅老集50余年临床经验,自拟本方内服外用,如有红肿加黄芩、黄连、黄柏,效果明显。
老年阴痒方(姚寓晨)
1.功效育阴填精,渗湿清热。
2.主治老妇人阴痒。
3.组成内服方为土茯苓、生薏苡仁、熟薏苡仁各30克,炙龟版20克(先煎),老紫草、熟女贞子、旱莲草各15克,何首乌、山茱萸各12克,炒赤芍、炒白芍、建泽泻各10克;外用方为淫羊藿、蛇床子、老紫草、覆盆子各适量。
4.用法内服方,水煎,每日1剂,早晚服;外用方,水煎汤,先熏后洗。并另将外用方4味药各50克为末,凡士林调匀外搽。
苦蛇洗剂(宋清)
1.功效清热燥湿,温肾杀虫,解毒止痒。
2.主治阴痒肿痛,赤白带下量多,阴囊湿疹,疮癣瘙痒等。
3.组成苦参、蛇床子各90克,龙胆草、黄柏各50克,枯矾30克。
4.用法将诸药加水5000毫升煎煮,取药液2000毫升,每晚先用药液热气熏3~4分钟后,再洗浴20分钟左右,半个月为1个疗程。轻者1个疗程,重者2~3个疗程,可以痊愈。
5.按语宋清医师多年来用此方治疗阴痒患者近百例,有效率100%。
阴痒药条(黄良生)
1.功效清热利湿,解毒止痒。
2.主治外阴瘙痒。
3.组成青黛10克,黄柏、僵蚕各6克,甘草、人中白、枯矾、煅月石、雄黄、蒲黄、薄荷、射干、山豆根各5克,冰片1.5克,麝香1克。
4.用法上药(除青黛、冰片、麝香以外)全部共研细揉至无声,再下青黛、冰片、麝香揉细备用。用时以纱布将药粉裹成长条,塞人阴道内,每晚换药1次。
矾倍霜(蒋庆芳)
1.功效清热燥湿,杀虫灭菌,收敛止痒。
2.主治外阴瘙痒。
3.组成枯矾、五倍子各25克。
4.用法共研细末,用100克愈裂霜作基质配成软膏,每晚用高锰酸钾溶液(1:5000)坐浴或用中药熏洗后,外阴涂擦矾倍霜,每日1~2次,7~10天为1个疗程,月经期停用。
5.按语曾用本方治疗外阴瘙痒55例,治愈25例,显效22例,有效6例,无效2例,有效率96%。
消肿止痒汤(王潮宗)
1.功效清热,利湿,解毒。
2.主治用于外阴红肿,胀痒糜烂,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3.组成蒲公英、紫花地丁各30克,金银花50克,玄参25克,栀子、龙胆草、白芍、甘草、苦参各20克,五灵脂、地肤子各15克。
4.用法水煎服。
阴疮清浴汤(王潮宗)
1.功效清热除湿,止痒消肿。
2.主治用于阴蚀诸疮,脓水不绝,痛痒频作,如有蚁行感,少腹胀满,溺赤频数,神疲肢倦,潮热,苔黄腻,脉滑数。
3.组成龙胆草25克,当归、栀子、甘草各20克,川芎、牡丹皮各15克,苦参30克,白芷10克。
4.用法水煎服。
苦参土苓汤(斑秀文)
1.功效养血柔肝,利湿解毒。
2.主治用于湿郁下焦,化浊生虫所致的阴痒。症见月经经色暗红,伴有腰胀,小腹胀痛,带下黏稠,外阴瘙痒,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濡缓。镜检:真菌。
3.组成土茯苓30克,苦参15克,当归、槟榔、白芍、甘草各10克。
4.用法水煎服。
阴痒洗方(段富津)
1.功效祛风,除湿,止痒。
2.主治外阴瘙痒,外阴白斑,阴肿。
3.组成苦参50克,白鲜皮、防风、蛇床子、刺蒺藜各25克,皂角刺20克。
4.用法水煎,外洗。
消肿止痒汤(何任)
1.功效健脾渗湿。
2.主治用于脾虚湿浊下注,浸淫胞脉所致阴痒。症见腰膝酸软,月经错后,阴部瘙痒而肿,带下量多,腹部有包块移动,大便较坚硬,2日1次,苔薄白,脉濡细。
3.组成山药15克,茯苓12克,瓜蒌、川楝子各9克,麻子仁6克,炒荆芥、甘草各5克。
4.用法水煎服。另外,用蛇床子30克,野菊花15克,苦参12克,煎汤外洗。
阴痒汤(朱小南)
1.功效健脾益血,清热化湿。
2.主治阴痒(脾虚血少,湿热内蕴型)。症见绝经后阴部瘙痒,带下连绵,坐卧不安,头晕心烦,情绪急躁,舌苔黄腻,脉浮数。
3.组成金银花12克,杜仲、鸡冠花、炒枳壳、蛇床子、黄柏、茯苓、陈皮、生地黄、焦白术、淮山药各9克。
4.用法水煎服。
止痒粉药方(王潮宗)
1.功效杀虫止痒。
2.主治用于阴内痒甚,滴虫炎症不孕。
3.组成五倍子、黄柏各50克,蛇床子15克,雄黄5克,冰片3克。
4.用法共为细末备用。用时取药粉1克掺敷于阴内,5日为1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