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通知公告
>>
特种治疗方法
>>
查看详情
颠倒木金散,胸肋疼痛方
2022-06-06 08:48:41
导读:
《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胸痛气血热饮痰,颠倒木金血气安,饮热大陷小陷治,顽痰须用控涎丹。”胸痛之症,须分清属气、属血、属痰饮、属老痰。若气郁痛者,以倍木香,属血郁痛者,以倍郁金。上二味药为末,老酒调服。现代多以本方为汤剂,加入其他方剂中合用,其效果更佳。
颠倒木金散,胸肋疼痛方
四川有句话说:“三年抓抓匠,识病能开方。”也有人认为,中医在药不在医,只要能背得汤头,熟悉药性,即可治病救人。此说虽有些片面,但只有熟悉、掌握了治病救人的“武器”,才能得心应手、临证不乱。正如古人说“用药如用兵”既是此理,若要做到胸有成竹,必明医理。笔者临床处方用药,多以经方、时方、自拟方为常用,或合用,或单独使用,多建功效。在这里谈谈颠倒木金散在临床上的运用。
颠倒木金散,其组方为木香、郁金。在《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中有较为详细的论述,书云:“
胸痛气血热饮痰,颠倒木金血气安,饮热大陷小陷治,顽痰须用控涎丹。
”胸痛之症,须分清属气、属血、属痰饮、属老痰。
若气郁痛者,以倍木香,属血郁痛者,以倍郁金。上二味药为末,老酒调服。
现代多以本方为汤剂,加入其他方剂中合用,其效果更佳。《熊继柏医案实录·胸痹心痛案》中,
熊老以此方与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味治疗胸痹心痛,加入姜黄,又名为
姜黄颠倒散
;
与逍遥散合用增强其解郁疏肝之功;
与加味温胆汤合用,以治痰热瘀血互结之心悸等症;
与小陷胸汤合用,以治疗痰热所致胸闷、胸痛等症;
与丹参饮合用,以活血行气之功。
笔者临床亦爱用此方,现举案例。
病案一
刘某,男,46岁,诉心慌、胸闷、气短1年,以活动或生气后症状发作或加重,病人曾经西医治疗,诊断为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给予服药治疗,症状时好时坏,迁延不愈。因病人长期居住高原,医师安劝其回内地工作。偶来我处就诊,诉及此事,劝其服用中医治疗,病人惊讶地问我: 中医能行吗? 我经多次住院输液和口服药治疗皆无效。劝说下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并诉经常失眠。查口唇发绀,舌苔白,舌质紫暗脉弦涩。
处方为:
党参20g,黄芪30g,桂枝15g,龙骨30g,牡蛎30g,木香10g,郁金20g,石菖蒲15g,炙甘草10g,炒酸枣仁20g。
嘱服药5剂,以观疗效。病人10天后复诊,高兴地说,中药效果很好,要求继续服药治疗,再以上方不变,给予10剂,并加三七粉3g,每天3次,与上药同服,后患者共服用中药月余,诸症消失,嘱患者间断服用三七粉,后随访近1年,上述症状未再发作。
《伤寒论》原文谓:“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心悸是指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症。本案例属于气虚血瘀致病,取参芪桂甘龙牡汤加颠倒木金散,以温通心阳、行气化瘀,故取效。
病案二
尚某,为一青年男性,来高原半年,常感胸闷,偶有心前区疼痛,伴失眠,曾做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未见异常,只能靠安定片才能入睡,来诊时,精神尚可,查舌苔黄,微厚腻,脉细。
处方为:
半夏15g,茯苓15g,陈皮12g,枳实12g,竹茹15g,黄连9g,黄芩10g,石菖蒲15g,炒酸枣仁20g,首乌藤30g,龙骨30g,牡蛎30g,木香10g,郁金20g,炙甘草6g,5剂。
病人复诊时,诉症状明显好转,嘱继续服用上方。病人服药10剂时,因工作原因只能停药,嘱服用三七粉,每次3g,每天3 次,数月后来我处治疗感冒,问及上述疾病,病人诉三七粉服用3 个月后未再服用,现已经无不适症状。
《医学衷中参西录·论心病治法》:“有其惊悸恒发于夜间,每当交睫甫睡之时,其心中即惊悸而醒,此多因心下停有痰饮,心脏属火,痰饮属水,火畏水迫,故作惊悸也,宜清痰之药与养心之药并用。”此案为痰热之患,以芩连温胆汤合颠倒木金散治疗而取效。
病案三
一妇人,年38岁,诉左侧乳房及胁肋部疼痛3个月,多在生气后发作,做B超检查提示: 乳腺小叶增生。自服乳癖消、逍遥丸治疗,症状未见好转,就诊于我处。问及月经情况,诉月经期间多有痛经,月经量少,呈紫黑色,触及乳房包块有鸡子大小。查舌苔薄黄,脉弦细。
处方为:
柴胡12g,白术12g,茯苓15g,当归15g,赤芍15g,木香15g,郁金15g,鸡血藤20g,川楝子9g,延胡索12g,甘草6g,3剂。
病人服药1周后复诊,诉疼痛稍有缓解,但乳房仍有包块。上方见效,于上方加橘核15g,10剂。
复诊时,乳房包块变小,后服用上方2 个月,无疼痛症状,乳房包块有蚕豆大小后再给予上方为散剂服用月余,包块消失,临床告愈。此案属于中医学之“乳痛”“乳核”等疾病,多因肝郁不和、气滞痰郁而成故而取效。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