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大黄炭
大黄,性寒,味苦,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具有泻热通便、逐瘀通经、利湿解毒等功效,符合慢性肾脏病水湿困阻、邪毒不化、损伤肾络的病机。湿热瘀毒既是慢性肾炎的病理产物,又是其致病因素。大黄气味重浊,直降下行,走而不守。《读医随笔》曰“凡治病总宜使邪有出路”“泄浊毒即所为保肾元”。大黄炭味淡,气平,是将生大黄高温不完全炭化而成,从而削弱其涤荡肠胃、通腑泻下之力,取其活血止血、化瘀通络之效。因为黑则入血,血瘀出血证者尤为适合,而且经炮制后能够缓和大黄的药性,减少不良反应。二者合用,具有清而不伤胃、下而不损脾、凉而不留瘀、敛而不恋邪的特点。
金樱子——升麻
金樱子味酸、甘,性平,归肾、膀胱、大肠经,具固精缩尿、涩肠止泻功能,尤其适合慢性肾炎患者因肾虚不固所致的蛋白尿长期存在或尿频者。研究表明金樱子能减轻肾炎大鼠模型的蛋白尿和血尿症状,可减缓肾脏肾小球系膜增生,减少受损害组织,在实验室检测方面也能降低肾炎大鼠蛋白尿和尿红细胞含量。升麻具有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的作用,它性微寒,能升散,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张元素论其“气味俱薄,浮而升,阳也,为足阳明、太阴引经药”,历代医家也多主张对其“发表透疹、升阳举陷”的功效加以应用。《本草汇言》曰:“升麻,散表升阳之剂也。如内伤元气,脾胃衰败,下陷至阴之分,升麻能疗之。”张大宁认为其具有升、降双重作用,根据其配伍不同,所起作用亦不相同。升麻和金樱子配伍,体现了张大宁所主张的“补肾升提法”,取意“升清和固涩同用”,使金樱子固涩收敛之力增强,从而减少精微下泄,减少尿蛋白。
五味子——石斛
五味子酸、甘、辛、苦、咸五味俱全,故名五味子。归肺、心、肾经,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之功效。五味子是张大宁治疗慢性肾炎必用之品,可“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五味子合剂对小鼠糖尿病肾病模型肾脏具有一定保护作用,能够防止肾间质纤维化。张大宁认为,慢性肾炎患者服用的雷公藤多苷片等免疫抑制剂及降脂药,有肝损害的副作用,而五味子柔肝养血,又滋补肾精,体现了肝肾同治,对体外肝细胞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石斛养胃生津、滋阴清热、明目强腰。它还有明目强腰的作用。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为九大仙草之首。《神农本草经》曰其“主伤中,除痹,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久服厚肠胃”。二者合用,一敛一滋,既能滋生阴津,又能固摄津液,防治津液丢失。传统医学将其用于热病伤津,口干烦渴,病后虚热等。现代药理学表明,其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改善肝功能、提高免疫力、抗血栓等作用。微信搜索关注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了解更多中医秘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