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有电子书赠送福利】
史鸿涛老中医60多年前的一张验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竟然令患者惊喜万分。
2019年4月3日接诊一位苏女士,35岁,患类风湿性关节炎10年之久。
初发时仅有部分关节游走性疼痛,随后就诊于几家大医院权威专家,给予规范的西医治疗。
目前,产后三个月,肩、肘、膝关节疼痛、晨僵、肿胀积液逐渐出现,肘膝关节较重,波及到腕、指关节,身体沉困酸痛,夜间沉重疼痛加剧,
次日晨僵明显,中午逐渐减轻,下午更轻松一下,晚上又加重。自从产后五个月开始服用中药治疗至今,症状稍有改善。
四诊之后,判断患者属于寒热错杂,气虚血虚,痰湿内阻的证型。
对于此病,我经验少,思索在三,想到了吉林老中医史鸿涛先生的效验灵方------史氏治疗类风湿专方,药方和患者目前的症状比较符合。
遂处方如下:黄芪200g 秦艽20g 防己15g 红花15g 桃仁15g 青风藤20g 海风藤20g 地龙15g 桂枝15g 牛膝15g 炮甲珠15g(打粉冲服) 白芷15g 白鲜皮15g 甘草15g漏芦30g当归30g
1付,药凉水浸泡半小时,大火烧开调小火煮半小时,一次煮出来200毫升药液,三次600毫升兑在一起,分早中晚饭后半小时温服。
因为药物剂量大,而且其中的炮甲珠昂贵,所以只给患者开了一付,看看反应再说。
二诊:4月4日下午,苏女士一进门就高兴的说:张医生,这次的药是吃对了,就一付药,我觉得身体变得轻松了,晨僵有改善,关节疼痛也减轻,人也有精神了。
这一付药是我最近几年治疗起效最显著、身体感觉最舒服的一次体验。
这次还是多开几付药吧,不然来回跑也不方便。
四诊之后,患者脉症大致同前,效不更方,继续给予前方7付。
三诊:4月18日患者复诊,苏女士说:张医生,这7付药本来是上周吃完,因为药量大,每次煎药时候把握不住水量,总是煮的多了,所以一付药我就吃了两天,不过也有明显的改善。
这两周下来我的晨僵、乏力、关节肿胀疼痛和积液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大约能减轻四五成。我觉得我这病有希望,你就放开胆子给我治,我这次一定好好配合。
根据苏女士四诊的情况,原方加醋香附10克,鸡屎藤20克,其余的药量不变。7付,开水冲服,每次200毫升,日2次,早晚饭后温服。
史鸿涛老中医原方就是初诊方去了漏芦和当归,加减法:热盛为主,可加漏芦30g,漏芦清热而不伤阴;以寒为主者,可加制附子1Og,增强散寒止痛之力;顽痹正虚、关节变形者,可加当归20g、制附子10g、伸筋草15g,并改甲珠30g,加强温补穿透之力。
原文出自《当代名医临证精华·痹证专辑·下册》附有3则医案,均获治愈,所以我才敢放胆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