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为临床常用药,常规应用剂量差别较大。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仝小林教授带领的医疗与研究团队对黄连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剂量进行了长期地探索与实践。一起来看看他们的用药经验吧。
一、根据糖尿病的不同阶段
糖尿病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郁、热、虚、损阶段:
1)糖尿病早中期多处于郁热阶段,以实证为主,虚证不甚,火热偏盛,表现为火热内盛之象,故治疗应以清泄火热为主,黄连用量宜大,一般30~45 g。对于血糖极高甚至出现糖尿病酮症的情况,黄连用量可达60或90 g,甚者120 g,方能迅速消解火势,缓解危急。
2)糖尿病中晚期多处于虚、损阶段,以虚证或虚实夹杂为主,火热不甚,黄连用量不宜大,一般15 g左右即可。而阳虚征象明显者,黄连可不用,或配伍辛热之品,如干姜、吴茱萸、肉桂等,去其苦寒之性而取其降糖之用。
3)无论早中期或晚期,血糖控制达标后,痰热、火毒等病理基础基本已清除,故以小剂量长期缓慢调理足矣,此时一般改汤剂为丸、散剂,黄连平均每日用量3~6 g,意在长期维持治疗。
二、糖尿病杂病黄连用量不同
黄连用途颇广,除用于降血糖外,亦常用治胃肠功能紊乱、失眠等糖尿病并发症:调理胃肠一般用3~6 g;若治疗糖尿病汗证,一般用9~12 g;治疗糖尿病合并失眠,一般用3~9 g。因此,黄连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剂量主要取决于黄连所主治病证,用于降血糖,剂量须大,治疗杂病,小剂量足矣。
三、脏腑热经络寒仍可重用黄连
四、应用黄连的技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