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嘉宾:田耿,我校2010级本科在校生,自小在外公北房镇卫生院院长耿炳燃老先生的影响下誊抄中医古籍,在校期间博采众长,多次拜访省内中医名家,如我校附属医院的国家级名老中医黄志强教授、省级名老中医沈力主任、董氏儿科第六代传人董幼祺教授、已故国医大师钟一棠学术继承人周建扬教授。
主持人:紫癜是什么?
田耿:紫癜是以血液溢于皮肤、粘膜之下,出现瘀点瘀斑、压之不褪色为临床特征的疾病。紫癜是现在最容易被过度治疗的疾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越来越高,但大众对这个疾病的认识普遍还不够,部分基层医生也缺乏足够的经验,因此容易引发恐慌和焦虑,容易陷入过度治疗的误区。紫癜相当于中医的紫斑、肌衄、葡萄疫。《外科正宗》记载:“葡萄疫,其患多生小儿,感受四时不正之气,郁于皮肤不散,结成大小青紫斑点,色若葡萄。”《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记载:“大小青紫斑点,色状若葡萄,发于遍身,惟腿胫居多。”
主持人:那中医怎么治疗呢?
田耿:辨证施治为本,缓解症状为辅。我今天带来了几个治疗过敏性紫癜的小方子。第一个方子,针对下焦湿热证:黄柏10克、苍术10克、薏苡仁30克、景天三七30克。这个方子化裁自四妙丸,四妙丸是治疗下焦湿热的经典方,下焦湿热的特点是舌苔根部厚腻。我把牛膝换成景天三七,因为景天三七既能活血,又能止血。
主持人:景天三七和咱们平时说的三七是一个东西吗?
田耿:三七是五加科植物,景天三七和红景天一样,是景天科植物,但二者都可以散瘀止血、消肿,不同点在于三七长于止痛,景天三七止痛效果不如三七,但是可以养血安神解毒,更适用于紫癜病,因为紫癜是血症。(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原创首发,属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当然,如果没有景天三七,也可以用三七,三七一般用10克就可以了,如果是三七粉冲服的话还需要再减量。
主持人:那第二种证型是什么呢?
田耿:瘀血动血证。
主持人:这个瘀血动血证有什么特点?
田耿:舌下瘀络呀,在治疗上要“通因通用”。瘀血动血证的治疗尤其要掌握度,一是不能大量用止血药、炭类药,二是不能急功近利,大量用破血药,可能会加重出血。我们给大家带来的是千古名方桂枝茯苓丸:桂枝10克、茯苓10克、牡丹皮10克、桃仁10克、白芍10克。这里面桂枝和白芍配伍,又是桂枝汤的主要结构,可以调和营卫。有一类紫癜患者主诉,总保持一个姿势,紫癜出得多,这种一般是血液循环不好,如果确实是血瘀证,那么就要以活血立法。
主持人:第三种证型是什么?
田耿:气虚不摄证,推荐的方子是党参30克、莲子15克、甘草10克、乌梅12克、山药30克、景天三七30克。
主持人:看起来都是常见的药材或者食材。
田耿:这个其实也是一个古方化裁的,是《温病条辨》里的人参乌梅汤,原本是治疗痢疾的,我有一次给一位拉肚子的朋友开了这个方子,他告诉我不但肚子不拉了,而且身上的紫癜也消了很多。很多紫癜患者都会表示稍微干点活儿就会发作,身体非常糟糕,这种情况有些就是气虚,像党参就可以增加肌力,乌梅可以收敛止血,我又加了景天三七增加止血的力量,同时养血安神,乌梅本身还可以抗过敏。(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原创首发,属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人参乌梅汤里本来还有一味木瓜,和乌梅一起酸甘化阴,我觉得对治疗气虚不摄型紫癜没有太多意义,就给去掉了。不过酸甘化阴、辛甘化阳这个思路还是非常值得学习的。有一些紫癜患者一道天冷的时候就发作,这个时候我会把乌梅换成细辛,细辛这个药非常好,既入肺经,可以散在表的风寒,又入肾经,可以除在里之痼冷。
田耿:紫癜可能出现的证型非常多,以上只是举几个例子。除此以外,我在治疗紫癜的时候还经常用到香附和郁金。
主持人:这两个药的作用是什么呢?
田耿:紫癜这个病病程很长,而且容易反复发作,很多患者的精神压力都非常大,这两个药都有解郁的作用。
主持人:让心情变好?
田耿:是的,不光是紫癜这个病,其他病如果有心情郁闷不舒,我都会酌情加入这个解郁的药,毕竟心情情志对疾病的影响非常大啊。
主持人:那这两个药的剂量一般是什么样呢?
田耿:我习惯用四制香附10克、郁金10克。现在药店里最多的是醋香附,是用醋制的,偏重于止痛,而这个四制香附用到了醋、黄酒、生姜汁和盐,偏重于行气解郁,严重的话我还会加上20克刺五加,这个药对思虑重、压力大的人特别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