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 【功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血府逐瘀主要用于治疗偏头痛、冠心病、失眠等症。 【组成】当归 生地各9克 桃仁12克 红花9克 枳壳 赤芍各6克 柴胡3克 甘草3克 桔梗4.5克 川芎4.5克 牛膝10克 【主要适应病症神经精神系统病症】如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神经衰弱综合征、脑外伤后遗症、脑水 肿、脑血管病、癫痫、脑囊虫、脑积水、脑动脉硬化、眩晕、麻痹震颤等。 心血管系统病症如冠心病、心绞痛、肺源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无脉症、血栓性静脉炎等。 消化系统病症如溃疡病、慢性肝炎、肝脾肿大、呕吐、呃逆等。 妇产科病症如原发性痛经、流产后腰痛或出血、产后身痛、月经失调、不孕症、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等。 现用于改善微循环抗休克高血压、脑震荡后遗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血栓性静脉炎、色素沉着、 性功能低下、更年期综合征、顽固性头痛、顽固性低热、眼底出血等属瘀血内阻日久不愈者。 方剂特点功效本方由桃红四物汤 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生地、赤芍合四逆散柴胡、枳壳、甘草、 赤芍加桔梗、牛膝而成。方中以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而养血防纯化瘀之伤正四逆散疏理肝气使气行则血 行加桔梗引药上行达于胸中血府牛膝引瘀血下行而通利血脉。诸药相合构成理气活血之剂。本方以活 血化瘀而不伤正、疏肝理气而不耗气为特点达到运气活血、祛瘀止痛的功效。 方剂主治本方为王清任用于治疗“胸中血府血瘀”诸症之名方。即由于肝郁气滞、气滞血瘀所致头痛、胸痛、 憋闷、急躁、肝气病及用归脾治疗无效的心跳心忙、胸不任物或胸任重物、夜睡多梦、失眠不安、发热、饮水即 呛、干呕、呃逆、食从胸后下等症均可用本方治疗。 【主治】上焦瘀血头痛胸痛胸闷呃逆失眠不寐心悸怔忡瘀血发热舌质暗红 边有瘀斑或瘀点唇暗或两目暗黑脉涩或弦紧3妇人血瘀经闭不行痛经肌肤甲错 日晡潮热以及脱疽、白疙眼科云雾移睛、青盲等目疾。现用于高血压、精神分裂症、 脑震荡后遗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血栓性静脉炎、色素沉着、性功能低下、更年期综 合征、顽固性头痛、顽固性低热、眼底出血等属瘀血内阻日久不愈者者。 这是很有名的方子出自清代医家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本方具有血化瘀而不伤正、疏肝 理气而不耗气为特点达到运气活血、祛瘀止痛的功效。原为瘀血阻滞胸部引起的胸闷、 胸痛而设后来经过长期的临床应用发现本方除了能治疗胸部疾病之外还能应用于类 似于肋骨骨折等的躯干部骨伤另外如瘀血阻滞引起的腹痛胸闷呃逆失眠不寐心悸 怔忡瘀血发热舌质暗红边有瘀斑或瘀点唇暗或两目暗黑脉涩或弦紧3妇人血瘀 经闭不行痛经肌肤甲错日晡潮热等等疾病。 失眠又称“不寐”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而言。究其原因总属阳盛阴虚阴阳交失。治以补虚泻实调整阴阳用 常法无效者可用血府逐瘀汤化裁。因心主血脉心藏神脉舍神。瘀血阻滞血脉血不养心则神不守舍心神失养故 致失眠。血府逐瘀汤为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所载名方方云“夜不能睡用安神养血药治之不效此方若神。”又 曰“夜睡梦多是瘀血此方一两剂全愈外无良方。”用血府逐瘀汤活血化瘀佐以安神之品酸枣仁等或酌情加味 治疗失眠常获效验。 基本方炒酸枣仁50g葛根30g白芍、桃仁各12g红花、当归、生地、牛膝各9g川芎、桔梗、枳壳、柴胡、 甘草各6g。水煎服1剂/日分2次服用10天为1个疗程。临证加减肝气不舒加郁金9g惊悸不安加龙齿、磁 石各15g胃中不和加焦麦芽、鸡内金、神曲各9g减桔梗倦怠乏力黄芪、党参、熟地各15g减生地心阴亏虚 加麦冬9g百合15g阴虚内热加丹皮9g阿胶9g穿山甲6g减川芎痰热内生加黄连6g竹茹12g减当归。 典型病例张某女42岁经常失眠多梦半年有余曾服养阴安神片2个月其效果不显。每晚须再服佳乐定片 (23片)才能维持睡眠且多梦易醒停用佳乐定则彻夜难眠。伴心烦易怒心悸头晕健忘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 细。观其脉证属血脉瘀阻、心神失养。治以活血化瘀佐以清心安神。投以基本方加郁金9g栀子15g。5剂后多梦 心悸头晕诸症减轻。继服上方10剂不用佳乐定片亦可入睡了。嘱再进5剂巩固疗效诸症消失而愈。随访半年未发。 身痛逐瘀汤 【来源】《医林改错》卷下。 【组成】秦艽3克 川芎6克 桃仁9克 红花9克 甘草6克 羌活3克 没药6克 当归9克 灵脂6克(炒) 香附3克 牛膝9克 地龙6克(去土) 【用法】水煎服。 【功用】活血祛瘀祛风除湿通痹止痛。 【主治】瘀血挟风湿经络痹阻肩痛、臂痛、腰腿痛或周身疼痛经久不愈者。 【各家论述】《医林改错注释》方中秦艽、羌活祛风除湿桃仁、红花、当归、川芎活血祛瘀没药、灵 脂、香附行气血止疼痛牛膝、地龙疏通经络以利关节甘草调和诸药。 柴胡疏肝散 疏肝行气活血止痛【方解】柴胡疏肝散证是肝气郁结不得疏泄气郁导致血滞故见胁肋疼痛诸症。 方用四逆散去枳实加陈皮、枳壳、川芎、香附增强疏肝行气活血止痛之效故服后肝气条达血脉通畅 痛止而诸症亦除。 成分柴胡陈皮各6g 川穹香附枳实芍药各4.5g 甘草1.5g 加减柴胡疏肝散 【方名】加减柴胡疏肝散 【处方】柴胡、川芎、枳实、香附、陈皮、厚朴各10g、白芍、半夏各6g、甘草5g。 【用法】每日1剂水煎300毫升早晚各服1次。 【适用病症】用于疏肝和胃、理气止痛。胃神经症肝气郁结横逆犯胃型症状为腹痛、腹胀、纳差、 嗳气、伴有失眠、健忘、腹泻、易激动、大便时溏时结、恶心呕吐、舌质淡、苔薄白、脉弦。 【按】本方症病变在胃病机在肝、脾、胃。脾胃居于中焦中焦受阻土虚木克气机郁滞则克脾犯胃 脾为后天之本脾胃之气为一身之气的枢机中气虚弱则枢转气机被郁导致中焦脾胃之气升降失调气血运行 受阻出现肝胃不和的一系列症候。因此治疗必须求本本标结合故疏肝理气畅通气机调理脾胃使之脾胃功 能恢复。 方中白芍养肝敛阴和胃止痛与柴胡相伍一散一收助柴胡疏肝相反相成共为主药配枳实泻脾气之壅 滞调中焦之运动与柴胡同用一升一降加强疏肝理气之功以达郁邪 白芍、甘草配伍缓急止痛疏理肝气以和脾胃且具有保护胃粘膜屏障和修复粘膜之作用 川芎行气开郁活血止痛 厚朴、半夏以宽胸畅通宣泄郁气香附、陈皮理气和胃止痛且有助于消除上腹痛不适等症。诸药合用辛以 散结苦以降通气滞郁结方可解除。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芍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有镇静作用并对平滑肌有松弛作用。 柴胡主含皂甙及挥发油有镇静和镇痛作用并有抗炎、利胆作用。 陈皮主含挥发油有松弛平滑肌作用有抗炎抗溃疡作用。 香附含挥发油和糖类可提高小鼠的痛阈有镇痛作用及健胃驱除消化道积气的作用。 枳实含挥发油、黄酮甙等有健胃作用。 半夏有镇吐作用。 厚朴主含挥发油对动物肠管平滑肌有兴奋作用对肌肉和神经有较轻的麻醉作用。 甘草可缓解胃及肠管痉挛有抗炎、抗变态反应作用。易激动失眠健忘加夜交藤15g酸枣仁20g珍 珠母25g便秘加大麻仁15g腹泻加附子、诃子、苍术各10g恶心呕吐加姜汁、竹茹各20g旋覆花包、 藿香各10g纳差加焦三仙各10g腹痛甚加延胡索、郁金各10g脾胃虚弱加党参、山药、白术各12g脾湿 困中加白扁豆、薏苡仁各20g。 左金丸 【清泻肝火降逆止呕】 成分黄连180g 吴茱萸30g 龙胆泻肝汤 【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 成分龙胆草6g 黄芩6g 栀子9g 泽泻12g 木通6g 当归3g 生地黄9g 柴胡6g 生甘草 6g 车前子9g 痛泻要方 【补脾柔肝祛湿止泻】 白术90g 白芍药60g 陈皮45g 防风30g 有位老中医给我开了个方子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金匮肾气丸、龙胆泻肝丸一起吃 【主要是肾阴虚!肝虚火!胃功能不佳!血压低!头部有供血不足的现象!! 】【早上吃龙胆丸 中午吃六味地黄晚上吃金匮。】 【龙胆是泄肝火的,柴胡是疏肝郁的火是已经形成的 郁久才能化火】 龙胆泻肝丸主治肝胆实火湿热 清热燥湿为主 药性上偏于苦寒燥 柴胡疏肝嘛 主要用于肝气郁结 气机不畅引起的疼痛 药性上偏于温燥 所以同服药性相抵 没效果了 四逆散降肺气平养肝四逆散调理气机 韭杞茶【韭菜籽枸杞子浓缩做的】 可以一起吃不过要整合到一起才好从中加减可以把温热性的药剂量稍微放大一点。防 止太过寒凉。三个方子本身都是疏肝理气的药而四逆散偏于透邪逍遥丸偏于养血柴 胡疏肝丸偏于和胃。最好的建议是吃中成药柴胡舒肝丸该药 【处方】 茯苓 100g 枳壳炒 50g 豆蔻 40g 白芍酒炒50g 甘草 50g 香附醋制 75g 陈皮 50g 桔梗 50g 厚朴姜制 50g 山楂炒 50g 防风 50g 六神曲炒 50g 柴胡 75g 黄芩 50g 薄荷 50g 紫苏梗 75g 木香 25g 槟榔炒 75g 三棱醋制50g 大黄酒炒50g 青皮炒 50g 当归 50g 姜半夏 75g 乌药 50g 莪术制 50g 其中包括了四逆散的成分如果可以配合加味逍遥丸一起吃疏肝理气效果更佳还能调 理乳房胀痛等问题。既可以避免药物重复还何以减少副作用。我一般给人配药的时候像 你的症状都是那么开的其效如神。如果配汤药呢就用原方剂量加减就可以了不过还是 要根据病情的以上供你参考。 柴胡疏肝散 【功用】疏肝行气活血止痛。 【主治】肝气郁滞证。胁肋疼痛胸闷喜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嗳气脘腹胀满脉 弦。 现在临床 1.1胃炎慢性胃炎2 消化性溃疡3 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 1.2 肝胆疾病各种肝胆疾 病如肝炎、胆囊炎、胆结石6 顽固性失眠 失笑散 【功用】活血祛瘀散结止痛。 【主治】小肠气及心腹痛或产后恶露不行或月经不调少腹急痛。现用于心绞痛、 胃痛、痛经、产后腹痛、宫外孕等属于瘀血停滞者。 现在临床 失笑散对于痛经、闭经、冠心病、宫外孕等属瘀血停滞证者疗效颇佳 【这个是祛斑的方子】月经情况怎么样量多不多量少的话问题不大多的话就不要吃了 生地、赤芍、桔梗、香附、川牛膝、红花、丹皮各9克川芎6克当归12克甘草3克。 制用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