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便秘不是大毛病,解不出来真要命。”便秘已经成了很多人难以启齿的困扰,如不加重视,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一般来说,如出现排便困难、排便较干、一周排便少于3次即为便秘。大众如注重养生,平顺脏腑气机,阴阳不偏不盛,津液流通,肠道滋润,大肠传导自然正常。可见便秘既要治疗,更要预防,防重于治。
发病原因
便秘原因可大致分为器质性病变和功能性病变两大类,需根据病因来调治。
器质性便秘
顽固性便秘多为器质性病变,要及早就诊行相关检查。如肛门直肠镜、乙状结肠镜及纤维肠镜检查有助于观察肠黏膜的改变,并可做活检,明确病变性质;胃肠X线检查有助于观察胃肠道功能;直肠指诊有助于诊断直肠癌、肛裂;钡剂灌肠、低张双重造影等都可以协助检查,确定便秘的原因,以便下一步进行对因治疗。
功能性便秘
这类型便秘多由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饮食方式及排便习惯引起。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压力增大、工作学习紧张均可能导致胃肠功能紊乱。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如多糖、过咸、多油、高脂肪、高热量、高胆固醇等易导致胃肠消化吸收负担增大,进而出现便秘。不良排便习惯如排便时看书、看手机等,也是便秘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看东西时会转移注意力,使自己的气血调动于上,主动排便的意识减弱,导致排便时间延长,肛门压力变大,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便秘、痔疮。(以上内容摘自《拒绝便秘,防重于治》宋添力 湖北民族大学医学部,《中国中医药报》2022-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