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方治疗牙痛120例
古方孙氏牙痛方录自于家藏珍书《青囊回春》外科卷,传为孙思邈所降,我们运用此方治疗牙痛120例,现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一般资料:本组120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76例,女44例;年龄最大者67岁,最小者7岁,平均34岁:病程最长者14天,最短者5小时;服药1疗程102例,2疗程18例;诊断为牙髓炎者62例,根尖周炎者47例,牙周脓肿者11例。
药物组成:荆芥4g,石膏4g,生地4g,青皮2g,防风4g,丹皮4g,牛蒡子2g。
加减:牙痛加贝母、金银花、公英;牙床肿加连翘;上门牙痛为心火上炎,加黄连、麦冬;上两旁牙痛为胃火炽盛,加川芎、白芷;上右牙痛是大肠火炽,加大黄、枳壳;上左牙痛为胆火上犯,加羌活、龙胆草;下前门牙痛为肾火上炎,加黄柏、知母;下两旁牙痛为脾火壅盛,加白术、白芍;下左牙痛为肝火所致,加柴胡、栀子;下右牙痛为肺火壅盛,加麦冬、桔梗。
用法:将上药水煎2次,取汁300ml,每次服用50ml,每3小时服用1次,3剂为1疗程。
疗效观察:治愈:牙痛消失者96例(80%),好转:牙痛明显减轻者18例(15%),无效:牙痛减轻不明显或无好转者6例(5%),总有效率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