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补肾助孕方
组成:鹿角片10g(先煎),紫石英10g(先煎),菟丝子15g,炒白芍10g,淮山药10g,山萸肉10g,春柴胡6g,紫丹参10g,双钩藤10g(后下),青龙齿20g(先煎)。
功效:补肾助阳,宁心疏肝。
主治:月经不调、不孕症、痛经(肾阳偏虚,兼有心肝气郁)。
用法:经前期,或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或移植前1周起服,每日1剂,常规水煎,早晚饭后分服,连续服药12d,月经来潮停服。
方解:方中以鹿角片为君,补肾助阳为主;紫石英温阳暖宫,菟丝子平补肾阴肾阳,炒白芍、淮山药、山萸肉补肾中阴精,共为臣药;佐以柴胡疏肝解郁、鼓舞阳气,丹参养血活血、除烦安神;使以钩藤、青龙齿镇心安神。
加减:神疲乏力、便溏者,加炒党参、炒白术、炒苍术;腰酸明显者,加杜仲、川续断;焦虑抑郁、乳胀乳痛者,加牡丹皮、广郁金、生麦芽。
2验案举隅
徐某,女,35岁。初诊日期:2017年9月19日。主诉:继发性不孕5年,要求中药调理自然受孕。患者2009年结婚,生育史:0-0-2-0,分别于2010年、2012年均孕50余天胚胎停止发育而行流产术。2015年8月于外院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提示双侧输卵管通畅,子宫形态未见异常。男方精液检查基本正常。2016年8月、2017年4月分别在外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胚胎均未着床。平素腰膝酸软,形寒怕冷,带下清稀量少,情绪烦躁易怒,夜寐早醒,入睡困难,常做噩梦。
按语:本案患者年至五七,有过2次不良妊娠流产史,外院行2次IVF-ET胚胎均未着床,为求自然受孕就诊,诊断为继发性不孕症,中医称之为断绪。就诊时月经后期、量少,查B超示子宫内膜偏薄,容受性差。此责之多次流产导致肝肾亏虚,精血不足,冲任血海不盈,心肾不交,肝失濡养,阴损及阳,肾阳不足,心(脑)-肾-子宫轴失调,诸证峰起,必然难孕。经后以滋阴养血、补肾填精为治,使阴长至重,经前用补肾助孕方,补肾助阳、宁心疏肝,调整心(脑)-肾-子宫轴,使阳长至重,阴阳俱盛,胞宫温煦,无不孕之理。微信搜索关注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了解更多中医秘验方。
◎ 江苏省名中医 周惠芳
周惠芳,女,1962年10月生,江苏武进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名中医、第二届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现任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党委副书记,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常务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妇女联合会第十三届执委,南京医学会医疗事故暨医疗损害鉴定专家。
1986 年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本科毕业;2000年获中医妇科学硕士学位,师从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2008年获中医妇科学博士学位,师从江苏省名中医谈勇教授。
最擅长治疗的疾病:不孕症、月经不调、妇人腹痛、流产类疾病。
最擅 长使用的经典方:养精种玉汤、二甲地黄汤、毓麟珠、清经散、两地汤、保阴煎、固冲汤、温经汤、易黄汤、寿胎丸。
最擅 长使用的中药:炙龟甲、炙鳖甲、炒白芍、山萸肉、熟地黄、牡丹皮、紫丹参、云茯苓、炒白术、制香附、炒川续断、菟丝子、鹿角片、紫石英。
最 推 崇的古代中医药学家:张仲景、王叔和、巢元方、孙思邈、陈自明、朱丹溪、刘完素、张子和、李东垣、张景岳。
最 喜 爱的中医药典籍:《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金匮要略》《脉经》《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妇人大全良方》《景岳全书》。
从医格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