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通知公告
>>
特种治疗方法
>>
查看详情
一种湿热,几十种表现!治它,有一神方
2022-09-23 19:33:28
心肝宝贝之肝,主疏泄,调畅全身气机,使脏腑经络之气运行通畅。
肝有个小弟叫胆,胆汁为肝之余气所化,其分泌和排泄受肝疏泄功能的影响。若肝气郁结化火,胆汁不能正常分泌与排泄,可致淤滞。
胆汁瘀滞,不仅反过来伤肝,还可伤脾等。这是由于食物的消化吸收除脾胃运化外,还要借助于胆汁的分泌和排泄。
反过来说,若脾虚水湿内生,日久化热,或长期过食甘肥厚味生湿助热,也会影响肝胆功能,导致肝胆湿热。
龙胆泻肝汤
,出自宋代官修医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泻肝胆实火,清肝经湿热,
治
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耳肿疼痛,胁痛,口苦,尿赤涩痛,阴肿阴痛,湿热带下等。观舌,舌红苔黄。
比如耳鸣耳聋,头晕
胆经有条支脉,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最后再走到外眼角的太阳穴。当肝胆湿热时就会沿着经络侵犯到双耳,从而引起耳鸣。而这个行走路线也是头部区域,所以肝胆里面有大量的湿热集聚时,湿热之邪也会上蒸到头部,影响头部正常供应,从而引起头晕。
胁痛
由于肝胆脾均位于肋下,所以肝胆湿热,常引起肋下疼痛。
口苦
口苦有一个名字是“胆痹”,其原因主要就是肝热和胆热,而以胆热为主要病机。胆汁是苦的,热又往上走,走到口腔,就会表现为口苦症状。
龙胆泻肝汤组成:
龙胆草(酒炒)9克,黄芩(炒)9克,栀子(酒炒)6克,泽泻6克,木通6克,车前子3克,当归(酒洗)1.5克,柴胡6克,甘草1.5克,生地黄(酒炒)6克。
方中
龙胆草
↓↓
,一个“胆”字,道尽了它与肝胆注定的宿命。其性苦寒,苦能燥湿,寒能清热,滋肝血、益胆汁、降肝胆之热,使肝火不上炎。但凡因肝胆有热而致目疾、吐血、鼻血、二便下血、眩晕等等,均可用其清热燥湿。
黄芩
活跃于肺胃肾经,不仅燥湿,还泻火解毒,尤善清肺火。
栀子
表里双解,既能清气中的热,又能清血中的热,加之能利湿,是治黄疸的佳药。配黄芩,能清肺火。
二味共助龙胆草清热燥湿,并因肺主皮毛,可使湿热从肌表而解。
泽泻、木通、车前子,清热利湿。
泽泻
性味甘寒,甘能补阴,寒能清热,活跃于肾膀胱经,可利水渗湿,泄下焦湿热与肾中浊气。
木通
为木通科木通,是安全的木通,性味苦寒,入心与小肠经,上清心经之火,下导小肠之热。
车前子
甘寒
,
是有名的利尿通淋药。与木通配,可泻小肠、膀胱之湿。
三味引热下行,
令湿热从小便解。与黄芩桅子配,可谓
让邪气各有出路。
生地
甘寒,凉血养肝。
当归
甘温,养血益阴和肝。
二味相配,益肝养血。肝胆湿热可造成肝之藏血功效不佳,脾之虚弱无力,生地当归弥补了这一亏空,且生地还有益肾之效,与上述清热干将相配,
泻中有补,可防止因肝胆火盛而耗伤阴液,以使去邪而不伤正。
同时,方中大量苦寒药清肝,恐抑制肝的生发之气,故又用
柴胡
↑↑疏肝升阳,畅肝经之气,引众药归肝经。柴胡同时能和胃,加上甘草护中,不仅防伤胃,还有健脾之效。
柴胡与龙胆草也是佳配。
龙胆草苦寒沉降,泻肝胆实火。柴胡升发疏泄,疏畅肝胆之气。相当于一升一散,泻火清阳,
令郁滞均散。
本方曾被探讨安全性问题,本方木通用木通科木通便无毒性。另外,
壮火食气,肝胆实火,
亢盛的阳热会对正气造成损耗。本方以寒凉清热,改变阳热亢盛的局面,让体内环境达到平稳,是对正气的维护。
正气充足,邪不可扰。由此泻中有补,郁滞均散。
胁痛,头痛,目赤口苦,耳聋耳肿,以及肝经湿热下注之阳痿阴汗,小便淋浊,妇女带下这些邪气的产物
,只能快速离开。
现代龙胆泻肝汤适应面很宽,
是一张充分体现异病同治的一张常用方。
如用于高血压病、急性结膜炎、急性中耳炎、鼻前庭及外耳道疖肿属于肝胆实火者。亦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急性胆囊炎、尿路感染、急性前列腺炎、外生殖器炎症、急性盆腔炎、带状疱疹等属于肝胆湿热者。
比如外生殖器炎证,
当外阴发生炎症时,无论什么原因引起,患者都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外阴红肿、灼热疼痛等湿热表现出来的症候。《疡科心得集》谓"在下部者,俱属湿火湿热,水性下趋故也。"这正说明生殖器居人身下属,肝经络布其上,湿热内蕴常易循经下注致病。可用龙胆泻肝汤治疗。
带状疱疹,
生长的部位不同,表现不同,治疗方也不同。《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缠腰火丹记载:“此证俗名蛇串疮,有干湿不同,红黄之异,皆如累累珠形。干的颜色红赤,形如云彩,上起如粟米般的红斑,作痒发热,此属肝心二经风火,治宜龙胆泻肝汤。
外耳道疖肿,
多发于外耳道软骨部皮肤,分为风热邪毒型,与肝胆湿热型。
肝胆湿热型表现为耳道局限红肿,高突如半球状,顶部可见黄色脓点,周围肌肤红赤,破后有少许脓血流出。若是耳疮则漫肿红赤严重,兼见黄色渗液。
一个问题:
龙胆泻肝汤如何服用?
水煎服。本方中成药名龙胆泻肝丸,每服6-9克,一日两次,温开水送服。
另外,本方亦可视情况加入适量黄芪调和寒热,并提升正气。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