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宁心痛颗粒
组成:黄芪15g,川芎10g,葛根10g,毛冬青10g,细辛3g。
功效:益气活血,化瘀止痛。
主治: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现已制成院内颗粒剂,10mg/次,3次/d。
方解:方中黄芪味甘性温,入脾肺二经,“为补气之要药”;川芎味辛性温,善走散,活血祛瘀,兼有行气作用,乃“血中之气药”,具活血与行气双重功效;葛根味甘辛、性凉,升举清阳,使脾之清气上达,充填胸中宗气,与行气之川芎相配,补而不滞;毛冬青、细辛活血通脉止痛。全方标本兼顾,共奏气血并治、补通共行之功。
加减:气虚明显者,加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等;瘀血明显者,加紫丹参、三七等;心悸阵作、心神不宁者,加酸枣仁、柏子仁、远志、莲子心等;夜寐不安、梦多者,加百合、合欢皮、首乌藤、紫贝齿等。
2验案举隅
张某,男,68岁。初诊日期:2019年9月16日。主诉:反复发作性胸闷、胸痛3年余,加重1个月。患者2016年4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无气喘,同年9月胸闷明显,活动后加重,并出现胸痛,放射至左肩部,数十分钟后缓解,外院住院确诊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植入支架3枚。近1个月来诸症有所加重。刻下:常感胸部憋闷,活动时加重,休息后可缓解,时发胸痛,痛有定处,伴心慌气短,全身乏力,不耐劳累,夜寐欠佳,胃纳一般,小便尚调,大便偏干难解。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平素血压最高达168/105mmHg(1mmHg≈0.133kPa)。查体:血压(BP)132/78mmHg,心率83次/min,律齐,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舌黯淡苔少,脉细弦
按语:患者胸痛反复发作时间较长,疼痛明显,痛处固定,劳累及活动后易作,舌黯淡、脉细弦。此系久病心气亏虚为本,瘀血阻络、心脉痹阻为标,辨证为气虚血瘀证。宁心痛颗粒方中炙黄芪为补气之要药;茯苓、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川芎、郁金活血行气;丹参、参三七、毛冬青、细辛活血化瘀、通脉止痛;葛根升举清阳,使脾之清气上达,充填胸中宗气;百合、莲子心清心安神;火麻仁、瓜蒌仁润肠通便。全方共奏气血并治、补通共行、标本兼顾之力。二诊时加入酸枣仁、首乌藤、煅紫贝齿,增加宁心养心、镇惊安神之功。三诊时加入炒麦芽、炒谷芽、焦神曲、炒鸡内金,消食和中、健脾开胃。方证合拍,收效甚好。患者进药2个月,胸闷胸痛症状未再发作,继以医院制剂“宁心痛颗粒”口服,巩固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