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背雷公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200例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病,由于病因不明,目前无特效疗法。我院自1977年以来,用桂林粉背雷公藤治疗本病疗效较好,现将急性活动期200例,小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200例,均为住院病人,男79例,女121例。年龄最小13岁,最大73岁;20岁以下19例,20~60岁165例,60岁以上16例。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40年;1年以内32例,1~10.年135例,10年以上33例,平均4.4年。合并证:原发性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鼻炎各3例,12指肠球部溃疡2例,左肾结石、慢性肾炎、泌尿系感染、房缺、肺静脉畸形各1例。心电图检查:低电压10例,心动过级6例,心动过速5例,心肌供血不足4例,房性早搏3例,不完全性右束枝阻滞、左前半枝阻滯各2例,I°房室传导阻滞1例。血沉均增快。病例诊断标准按美国风湿病协会制定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标准”。中医分型:风寒湿痹103例,热痹97例。
二、治法
成人每天用本药茎枝干品25~45克,儿童酌减,以文火水煎3~4小时,早晚饭后分服。胃病不能口服者,用本品20~30克,按上法煎取药汁100~150毫升,每晚睡前作保留灌肠。一般连续服药至症状体征消失,以后根据病情作巩固治疗。用药期间停用对疗效有影响的其他药物;可加服胃舒平及复合维生素B,以消除或减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长期服用激素者,用本药后则递减至停服。
三、治疗结果
全部病例均治疗15天以上,一般治疗1~2个月。缓解(关节红、肿、痛、热消失,功能明显改善,体温和血沉正常者)94例,占47%;显效(关节红、肿、痛、热基本消失,功能改善,体温正常,血沉下降至接近正常者)60例,占30%;好转(关节红、肿、痛、热减轻,功能略有改善,体温正常,血沉下降未达上述标准者)40例,占20%;无效(服药15天症状及检查未达到上述指标者)6例,占3%。总有效率97%。其中风寒湿痹103例,缓解54例(52.4%),显效22例(21.4%),好转25例(24.3%),无效2例(1.9%);热痹97例,缓解40例(41.2%),显效38例(39.2%),好转15例(15.5%),无效4例(4.1%);以风寒湿痹疗效好。对改善临床主要症状、体征和降低血沉均有较好疗效。
治前关节红、肿、痛、热者分别为71例、186例、200例、97例,治后消失者分别为62例(90.1%)、126例(46.7%)、112例(56%)、84例(86.6%),以红、热消失率高。治前全部病例血沉增快、平均60.8毫米/1小时,治后平均22.1毫米/1小时;其中降至正常者(平均11.9毫米/1小时)120例,占60%,降低而未达正常者72例。略升高者6例,不变者2例,对血沉有效率为96%。另外,200例中类风湿因子阳性者121例,治疗后复查82例,转阴40例,转阴率为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