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膏药方
ED
蒙医
王琦经验集
体质验方
专利技术
阴阳八卦
万年历
男科
专利方剂
骨科神经
内科
外科
妇科
头痛
儿科
口喉鼻眼耳
肠胃泌尿
肝胆肛肠
呼吸皮肤
肿瘤
美容减肥
心脑血管
理疗保健
滋补延寿
偏方秘方
中医杂科
药酒食疗
中医疗法
性病
在线预约
十二经络病证及病机分析
急救方法
中医诊断
刘渡舟
八卦象数疗法
《中药学》教材目录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艾灸药粉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男科专治
首页
>>
通知公告
>>
特种治疗方法
>>
查看详情
全国经方论坛
2022-10-01 08:23:33
徐苏老师讲《痤疮治疗经验》
2015-01-20 星期二
张琳琳整理
今天晚上呢,向各位老师说一说我治疗痤疮的心得体会,欢迎各位老师拍砖,在没有讲痤疮之前,先说一下我治疗皮肤病方面的几个观点。第一个观点呢,内科是中医各科的基础,只有内科的功底深厚了,其他的各科的治疗才能有很大的突破;第二,皮肤科有特殊性,在于皮肤外在防卫功能有关,比如湿疹,急性期流水比较多,我曾经有个教训,用麻杏石甘汤汤治疗,后来呢引起水湿泛滥非常的重;另外,有蜈蚣虫类药来治疗疮疡,或者说全蝎,只要舌苔黄腻的湿热者一般属于禁忌范畴,这个一定要小心!又比如牛皮癣的治疗,很多的牛皮癣的后期呢,都会表现为舌淡,苔白,脉细弱,一派阳虚寒凝之象,但是呢,他那个皮肤皮损呢,还会出现红点或者***,至于这个时候,我经常用温阳的方法呢与来凉血解毒混用,就是寒热并用,这样呢就是治疗以后会容易复发,这个也是皮肤病非常的大的一个特点,第三,我治疗皮肤病以脉象为中心,以经方为龙头,专病专药,画龙点睛。原来我是中医内科大夫,原来主要看心脏,肾病,肝病比较多,内科看的比较多呢以后,一个介绍一个,朋友啊,接踵而来,对于皮肤病也是比较多来找我的,特别是女同志,女青年,40多岁的都有,这个他们都看就是要求呢就是速度比较快,而且不容易复发,去年接诊了一个从英国回来的女孩子28岁,他她在英国治疗半年,因为这个痤疮啊,回来以后又在上海治疗量两三个月,治疗之后没有什么大的效果,满脸的痘印、痤疮包括结节,还有脓头都有,当时,和他的母亲交流了一下,我说,痤疮应该没什么问题, 但是痘印呢,一时是治不了,她的母亲啊当时就哭了,我也是非常理解她,我说了,你不要着急,但是说不是一点把握都没有,可以治疗一段时间看看吧,总共治疗4个多月,痤疮全部消失,痘印消退八成,这个患者在上海帮我介绍了很多病人过来看,我们祖国医学对于痤疮的认识历史比较悠久,历代医家治疗本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早在《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汗出见湿,乃生痤痱”“ 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诸病源候论》中:“湿热疹,上有滓如米粒者也。此由肤腠受于风邪,搏于津液。津液之气,因虚作而作之也”。五六十、六七十年代,以朱仁康朱老为代表的皮肤科泰斗,他们认为痤疮由于素体阳热过盛,加上青春期生机旺盛,营血偏热,血热外蕴,气血瘀滞,淤滞于皮肤而成,代表方枇杷清肺饮;在七八十年代之前呢,就是那一辈皮肤病老专家呢,用的效果还是挺好的,而当今呢,由于缺少运动,贪凉、熬夜,特别是孩子阳虚的比较多,我这一次刚从福州出诊回来,正如古人所言:“乱世多热,盛世多寒”,所以痤疮总的病机是卫阳郁遏、阳虚寒凝。痤疮是一个面子工程,治疗非常有意义,所以就是我常用几个办法来治疗痤疮。第一个,外洗方:外洗方呢一般常用 生地榆30g金银花30g蒲公英30g黄芩10g野菊花15g黄柏10g明矾5g,这个方法就是外洗,主要有痤疮红、肿有脓头的效果不错。在辨证,我常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辨证:第一个是冲任虚寒型,第二个是上热下寒型,就是龙雷之火上冲,第三个是肝热脾寒型,第四个是湿热壅结于三焦。第一个呢,冲任虚寒型,我常用温经汤,温经汤这个方,一般适用于形体比较瘦,体寒,特别是伴有内分泌紊乱的。表现为月经量少,颜色比较暗,有血块的效果特别佳。温经汤其实由吴茱萸汤、四物汤、桂枝汤、麦门冬汤加吴茱萸、阿胶组成。条文中叙述既有瘀、郁寒征象,又有虚热征象,是典型的虚实错杂,*冲任虚寒,瘀血阻滞之本,以温经散寒,祛瘀阳虚大发,兼清虚热。温经汤是温、清、补、消并用,在温补药之中,少佐寒凉药配之,温而不燥,辨证要点为脉弦细多见。温经汤在临床上见到患痤疮的孩子比较消瘦,问诊月经量比较少,舌淡苔白,脉弦细,手足非常冷,临床上选温经汤。第二个方:庆阳封髓丹,主要是龙雷之火上冲,虚寒在下,表现为面部痤疮有脓头,或面红,口干,但是手足较冷,舌淡苔白,两尺脉纤细或弱,或者寸关脉大,尺脉弱。第三种类型为肝热脾寒型,也是表现面部痤疮、口干、烦躁、胸胁胀或者乳房胀痛,月经量或多或少,或伴有血块,此方辨证要点主要为左右关脉不对称(其中很多老师讨论柴胡桂枝干姜汤,究竟是大便干或者溏,无论干或者溏临床上都可见,主要辨证是左右关脉不对称)一般表现左关脉弦滑,右关脉弱以这个比较多见,只要是口干的,以这两个****。柴胡桂枝干姜汤定方了之后如果合并有女同志带下的,白带多的合用当归芍药散,如果合并有大便干的,多用桂枝茯苓丸。第四个类型为湿热蕴结于三焦,这种表现为面部痤疮有脓头,或者结节比较多见,典型特点主要是黄腻苔,脉象可以濡缓或濡滑,这种多用三仁汤或千金苇茎汤化裁。关于秘方药,我各种辨证类型上都加用忍冬藤、虎杖、全虫。忍冬藤常用计量30~100,为金银花的藤有活血解毒、消肿散结之力,虎杖能活血通络,清热利湿。全虫散结消肿,对囊性痤疮有良效,一般3~10g,我一般喜用全虫跟徐长卿配伍,一般不会过敏。学习朱老的经验,痤疮日久血瘀凝结,草木之品一般不能深入,体内之邪一般可以选用虫类药,因其:“俾飞者升,走者能降,辛窜灵速,最能追拔深混气血之邪,搜剔络隧,松透病根”,特别是囊肿型,寒热胶着不去,每每在辨证的基础上加上虫类药,能收剃**。虫类药特点是多偏咸腥,腥能入络,咸能软坚,故能通络散结。囊肿型的或用四味软坚汤,即海藻、昆布、三棱、莪术,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则可加用穿山甲。外用可用疤痕散,即乌梅50g,五倍子50g,打粉,用醋调成糊状,晚上敷脸,对囊肿型效果比较好。
谢谢各位老师。
痤疮我在临床观察发现以寒证及寒热错杂证比较多,脉象主要为脉弦细或脉沉弱多见,也有左关脉弦滑肝火为主,右关脉较弱。
对痤疮的治疗我一般不考虑病名,一般是总体辨证,辨证基础上加上4味药(软坚散结汤)。
虚寒的脉象一般可见弦细脉,或两尺脉弱,或寸关脉大尺脉弱,或者以沉取无力为主,其他都是次要的。
龙雷之火,清热用温潜法,用砂仁、龟板、黄柏、甘草,另外所有的痤疮治疗中多加上忍冬藤、虎杖这两味药,效果较快。
寸关脉大,尺脉弱代表肝肾亏虚,虚阳上浮,或者真阳不能内走,阳虚。
我们判断疾病阳虚或者阴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整体脉象,不管脉象是弦大,弦硬或者弦紧的,只要是沉取无力的,基本上定为虚证。第二种情况是不管寸、关脉如何,如果尺脉较弱,也是定为虚证,在这基础上还要根据病人的整体情况尺直或者中来判断。
寸关脉大,尺脉细数的一般我选用山甲斛麦汤,常用于高血压病,下肢骨刺、骨质增生。如果寸关脉大,尺脉细弱无力的基本上考虑温潜,就是龙雷之火上冲比较多见,一般可以考虑黄连阿胶汤治疗。
冲任虚寒的症状与上热下寒的舌脉是有明显的区别。冲任虚寒引起的症状一般颜色较暗,手足较冷,以妇科症状明显,血块、量少、颜色紫暗,舌头紫暗,脉弦细或沉细者多见。如果上热下寒一般表现,面部症状比较明显,痤疮的颜色比较鲜红或伴有脓头、感染,伴有口干、口渴等症状比较多见。山甲斛麦汤寸关脉虽是弦大,但是沉取是无力的。王之光王老师也是脉学大家,研究也比较深透。
下面讲两个案例:
王某,女,23岁,2013-9初诊
病史:面部丘疹,伴有月经延后2年。
现病史:2年来面部反复出丘疹,月经来时加重,量少,经期延迟5~7天,颜色比较深,有血块。西药外涂治疗,效不佳。来诊见形体瘦,面部散在暗红丘疹,以口周、下巴多见。月经量少,延迟,手足冷,舌淡苔白,脉细弱。
诊断:粉刺-冲任不调型
治法:温补冲任
处方:温经汤加味
吴茱萸5g 阿胶10g 桂枝10g 肉桂5g
红参10g 丹皮10g 麦冬10g 当归10g
川芎10g 甘草6g 制附子5g 莪术10g
益母草30g
10剂,日一剂,水煎早晚分服
服用10剂以后,面部痤疮明显好转,脉象较前有力,继服原方治疗。
此患者共治疗一月余,面部痤疮全部消失,仅余少许痘印,后予以大黄蛰虫丸和益母草膏口服巩固治疗。
第二例此患者亦于多处治疗后效均不佳,来诊时痤疮以双颊部多见,面色暗红,伴有小结节,口干,大便干,舌苔黄腻,脉弦细滑。但患者月经正常。
辨证:湿热壅滞于三焦,
处方:三仁汤和千金苇茎汤,加忍冬藤、虎杖。
杏仁10g 白豆蔻10g 砂仁10g 薏苡仁30g
冬瓜子30g 姜半夏12g 通草10g 竹叶10g
滑石15g 桃仁10g 黄连6g 忍冬藤30g
虎杖15g
此患者治疗20余日,舌苔基本上转淡,面部痤疮明显好转,未完全消退,后患者脉象转为左关脉弦滑,右关脉弱,复改用柴胡桂枝干姜汤配桂枝茯苓丸加减。又治疗1月余,面部痤疮全部消失。
在临床上我见面部痤疮这4种类型比较多见,治疗起来比较顺手,每年基本上治疗五六百例到一千例左右,是我这边研究组的主打病种。
最难治的是结节及痘印,痘印的消失,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加用穿山甲,会有非常好的效果。
相关文章
暂无信息
回顶部
中医中药养生网 ICP备888888888号
手机:13847698978
地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畜产业园区金宸领地公寓颈复康大药房
技术支持:
云梦吧网络
首页
一键拨号
男科
我的
在线预约